当前位置:东华养生网 > 运动养生 > 正文

如何提升肌肉耐力(如何提高肌肉耐力)

  分类:运动养生  发布者:meiziai  发布时间:
肌肉耐力怎么提高针对肌肉耐力的训练,可以采取如下的方法:第一、可以采取小负荷持续的锻炼方式,比如患者如果..

肌肉耐力怎么提高

针对肌肉耐力的训练,可以采取如下的方法:第一、可以采取小负荷持续的锻炼方式,比如患者如果要对下肢进行耐力训练,可以进行持续的慢跑,先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相对较小的负荷量,然后在这个负荷持续地进行锻炼。患者在跑步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步频、步长,然后再找到一个适合的配速。之后就以这个配速持续地进行锻炼30-60分钟以上,并且逐步的延长,久而久之就会使下肢的耐力逐步的增强,其它的部位可以参照类似的方式来进行练习。第二、患者在进行锻炼的间期,一定要保证充足的水和电解质的供应。比如患者在锻炼结束之后,可以喝一些温开水,然后加上一些食盐,如果患者可以喝功能饮料最好。第三、患者在做完了此类锻炼之后,一定要保证充足的休息,也就是充足的睡眠,只有睡眠足够才能使患者的肌肉获得充分的恢复,继而在第二天持续地进行锻炼。

锻炼肌肉耐力训练方法

伏地挺身

扭瓶盖、搬重物,生活大小事全部都需要“肌力”,这次教你从核心肌群出发的几个简单动作,找好道具在家就可以轻松练习。另外,若想进入健身房好好锻链体魄,增加肌耐力便是做为前导训练的良方。不想再当弱“肌”一族,那就赶紧拿起手边哑铃动一动。

伏地挺身训练部位:胸大肌

1. 双手置於软垫上并约略对准锁骨位置,双脚着地距离约为肩宽的1.5倍,注意腹部、臀部紧收,身体侧面成一直线。

2. 手肘向外张开让胸口下沉,尽量靠近地面,再回到预备姿势。操作12到15下,并重覆3循环。

哑铃肩推

哑铃肩推训练部位:肩部肌群

1. 训练利用道具:哑铃1. 呈站立姿势,身体自然挺直。

2. 双手持哑铃,维持并置放於耳朵两侧,手肘维持约90度左右。

3. 双手慢慢往头顶方向上推,感觉手肘接近伸直,再回到预备姿势。操作12到15下,并重覆3循环。

上臂锻练

上臂锻练训练部位:二头肌

1. 利用道具:哑铃1. 呈站立姿势,身体自然挺直。

2. 双手掌心向前并握住哑铃,手肘顺势自然垂放。

3. 双手慢慢弯举到接近胸口位置,手肘接近约45度左右,注意双手贴紧身体不向外张开。操作12到15下,并重覆3循环。

上面介绍的.这些锻炼肌肉耐力的方法,你是否已经了解了呢?平时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更加注重自己的锻炼以及身体保健,而且饮食问题也不可忽略,因为合理的运动加上正确的饮食,对练就结实的肌肉,也可以带来很大的帮助。

如何锻炼肌肉耐力

肌肉大家都不会陌生,但是说到了肌肉耐力或许许多人就会有着这样的疑问,什么是肌肉耐力啊,肌肉耐力就是肌肉的工作力,这是人们肌肉的抗疲,下面我整理的如何锻炼肌肉耐力,欢迎来参考!

拥有健美发达的肌肉是很多人的梦想,那么怎样锻炼才能让肌肉发达耐力更强?让肌肉耐力强,健美发达的方法就是进行锻炼,在这里,直立划船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直立划船的主要锻炼部位为肩部,直立划船的动作要点包括窄握船桨和宽握船桨,这两种训练方法效果各有不同。窄握船桨能够扩大活动范围,宽握可以避免受伤。

直立划船时是窄握好还是宽握好?直立划船长久以来一直是主要的肩部训练动作之一,事实上,肩推和直立划船是唯一两个肩部多关节动作。肩推偏向"推"的运动方式主要会刺激到三角肌的三个区块(前、中、后)和斜方肌,而直立划船偏向"拉"的运动方式刺激着同样的部位。但是很多健身者在练习直立划船的时候会出现一个疑问?

我应该握宽一点好呢?还是窄一点?有什么区别吗?窄握:传统的直立划船采用窄握的握法(约半个肩宽)因为这样能使手肘抬至高于肩膀的高度,而使整个动作能够有最大的活动范围。宽握:使用宽握的训练方法(双掌间距比肩膀宽)较好的理由有两个:

一、避免手肘举的太高,这样容易使旋转肌群受伤。

二、能刺激到更多的中三角肌,而使肩部看起来更宽更饱满。

怎样锻炼才能让肌肉发达耐力更强就练习直立划船吧。当然选择宽握还是窄握的动作的时候,很多人都犹豫不决,这两种姿势都有不同的针对性。握的方法,可以让三角肌肉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和刺激,窄握则可以让运动幅度更大。

发展绝对力量

绝对力量即人在完成某种动作所表现的力量,不考虑与其本人体重的关系。发展绝对力量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选择重量大小的问题,如果不进行系统的克服相当大的重量训练,肌肉的最大力量就不会增长,采用重复次数少而大的训练,最有利于发展肌肉力量,重量的大小一般采用最大力量的百分数或一次训练能重复的次数来却定,发展最大力量采用能重复1-3次的重量(相当于本人最大力量的85%-95%的强度)进行3-5组训练,组间休息1-3分钟,隔天训练一次效果最佳。健美训练者会定期进行肌肉绝对力量专项训练。但在健美训练中主要是发展肌肉体积,所以发展肌肉体积最有效的重量是本人能连续做8-12次,最低不少于6次,最多不超过15次的重量,如果只能连续做5次以下,就只发展肌肉力量而很少增大肌肉体积,重复次数多而重量中等训练,可增大肌肉体积及肌肉耐久力,如果重复次数能超过20次以上的重量,则肌肉力量和肌肉体很少增长,会消耗体内能量,减少脂肪和发展肌积肉耐久力,所以。要增加肌肉力量和肌肉体就要在训练能重复次数超过12次时,便增加重量,重复次数不到8次时,就要减轻重量进行训练。但直得注意,不经常从事力量锻炼的人,最初采用的重量不能过大,因为力量训练的效果在最初阶段几乎不取决于重量大小,只要重量超过一定的最低限度(约为最大重量的40%左右就可以)。

发展速度力量

既指肌肉做等张收缩时产生的力量,从事这类训练疲劳出现较晚。发展速度力量与发展绝对力量的方法有所不同,要适当减少重量,用最快的速度来完成动作,发展速度力量采用大强度的间歇训练法,即60%-80%的强度,每组5-10次,以爆发性速度训练4-6组,组间休息2-5分钟。

力量练习中的呼吸

极限重量或大重量时需要憋气,即在紧闭声门的条件下使肌肉紧张用力,我们训练者曾是验在吸气,呼气和憋气的情况下进行肱=头肌力量测定,结果表明:吸气时举起25公斤,呼气时举起28公斤,憋气时举起32公斤,憋气能提高肌肉用力,但憋气对心血管系统的'活动产生一些不利因素,会引起胸阔内压增加,使肺部的血液循环产生障碍,长时间憋气会影响训练效果,而且易产生头昏,恶心,过早疲劳等弊端,甚至导致短暂脑贫血或休克,为了避免这些现象,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必须注意:在短时间内必需最大用力时才允许憋气,当有条件不憋气的时候,不要憋气;对初学者进行力量锻炼所用的极限(最大)和次极限负重力量不能过大;在完成力量训练前不应做最大吸气,以做中度吸气为宜;用狭窄的声门呼气(舌尖顶住上牙膛)可以达到类似憋气时同样大的力量,因此尽可能不憋气,以慢呼气完成最大用力训练为好;训练时的呼吸还应随动作而变,正确呼吸不仅要起到供氧作用,而且能固定肩带起到调整体位和协助完成动作的重要作用。

发展力量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

超负荷和渐增加负荷原则,超负荷就是按某人能承担的最大负荷或接近最大负荷进行训练,适应后要使力量训练的负荷(重量)逐渐增大,超过原来的最大负荷(重量),才能不断发展力量。超负荷能迫使更多的肌肉群参加最大收缩,刺激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适应性变化,增加肌肉力量,小负荷只能使肌肉力量保持原有的水平,甚至会有所下降。力量增长后。必需逐渐增加负荷,例如某训练者平卧推举重量能重复8次才出现疲劳,这种重量就是该训练者中上等强度的负荷量,用这一负荷进行训练,直到能举到12次后,便可增加重量,增加量以可以达到最多能举8次为准,使肌肉在每次训练中始终处:超负荷的收缩状态。

先练大肌肉群,后练小肌肉群,全身不同肌肉群交替进行训练的原则。人体总力量最大相关肌肉群有:脊柱的伸肌,脊柱的屈肌和髋关节周围的肌肉,两腿的肌肉,两臂的伸肌,胸大肌等五大肌群,在身体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在全面发展肌肉力量的基础上,还要采用专门性训练来发展这些的肌肉群力量。

如何正确增加肌肉耐力 正确增加肌肉耐力的方法

1、要想确实提升肌肉的耐力,单纯地提升肌肉的负荷是不行的。要想在持续的大负荷运动时游刃有余,提升肌肉的收缩速度与伸缩时的力量是必要的。发展肌肉的速度力量,训练的目的需要以提升肌肉的伸缩速度为主,即大强度的间歇训练,用爆发性的速度完成60%至80%最大负荷的练习,完成5组动作,组间间隔休息3分钟。

2、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8~1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

3、要想增长肌肉的力量,超负荷原则不能忽视的。即按照自身肌肉能承受的最大负荷或接近最大负荷的重量与强度进行训练,待身体适应后逐渐增加负荷并最终超过自身的最大负荷,以达到增长力量的目的。这种训练方式能使全身的肌肉更多的参与到训练中,进而使身体对负荷产生适应性变化,使力量得到增长。不过这种方法极易受伤,训练时要万分小心。

4、不管是划船、卧推、推举、弯举,都要首先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举得尽量高。这一条与“持续紧张”有时会矛盾,解决方法是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

如何提升肌肉耐力

提升肌肉耐力的原则:

(1)渐增阻力原则

渐增阻力原则是指在力量练习过程中,要逐渐增加运动负荷。随着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增长,原来采用的重量、组数和重复次数以及间歇时间等这些构成运动负荷的因素都需要逐渐进行调整。当肌肉对某一运动负荷从不适应到完全适应之后,原来的超负荷变成了非超负荷或低负荷,此时如果不增加负荷,则力量、耐力就不能增长。例如:要增加局部肌肉的耐久力,就要逐步减少组与组之间的间歇时间或增加训练组数和训练次数。运动负荷要由小到大,动作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一切都要逐渐增长。

(2)专门性原则

专门性原则是指在练习中针对不同运动项目的需要或专项力量、耐力的需求程度而采取的练习手段和方法。在完成练习动作过程中,每块肌肉都有它各自的作用,但总有一块肌肉群是起主要作用的。如果你要最大限度地单独发展某一部位的肌肉,就要尽可能使主要用力 肌肉与其他肌肉活动分开。例如,要单独加强上肢肱二头肌的力量,采用两臂弯举练习比采用引体向上练习的效果要好。再如,举重物练习中,采用大负荷、少组数的练习,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体积,不能增加肌肉的耐力;而采用小负荷、多组数的练习,可以加强肌肉的耐力,但肌肉力量的增加不明显。

(3)经常性原则

“持之以恒”、“贵在坚持”,增加肌肉的力量与耐力,要通过长期的、系统的训练。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每隔72~96h(3~4天)不进行适当的超负荷练习,肌肉就会变弱变小。停止练习30周后原增长水平完全消退。每周一次力量练习只能保持原有水平,每周两次练习可以增加力量,每周进行3~4次练习可以明显增加肌肉的力量。

相关热词:如何提升肌肉耐力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