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标肌肉:股四头肌。
2.训练目的:增加目标肌肉的力量与耐力。
3.器械名称:股四头肌训练器。
4.动作名称:坐姿举腿。
5.设计原理:在做坐姿举腿的过程中,阻力向下对抗阻力向上,在对抗阻力的环节中,身体做了一个膝关节伸的动作,因为目标肌肉有使膝关节伸的功能,动作与功能相吻合所以可以锻炼到目标肌肉。
6.身体位置:坐在座椅上,器械档轴贴紧踝关节处,屈膝双腿与髋同宽脚尖自然向前,膝关节对准器械运动轴,收腹挺胸下颚微收,双眼平视前方,从侧面看耳肩髋在一条直线上;腰背挺直,贴紧椅背,双手对握抓紧器械把手。
7.动作轨迹:由下至上,再由上至下。
8.运动幅度:向上时股四头肌充分收缩;向下还原至大小腿夹角接近90度,配重片不衔接。
9.安全提示:身体保持稳定,背部不要离开椅背。
10.呼吸和速度:向上时呼气,速度2-4秒;向下时吸气,速度2-4秒。
健身阻力带对练习胸肌有用。阻力带很便宜而且非常有效,适合各种锻炼,超乎你的想象。可以增加力量,帮你增加肌肉阻力。可以帮助你消耗更多卡路里。
阻力带也是最方便携带的健身器材。你可以把它装进背包,利用午休的时间做几组训练。也可以装进行李箱,出差在酒店锻炼身体。
各种肌肉骨骼系统病损、以及周围神经病损常导致患者的肌力减弱,肌肉功能障碍等,影响肢体运动功能。肌力训练的目的是运用各种康复训练的方法逐步增强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同时肌力训练具有预防各种骨关节疾病及术后患者的肌肉萎缩、促进肌肉功能恢复有作用。
肌力训练方法有徒手训练和器械训练。徒手肌力训练时一般不需要仪器设备。
1.器械训练物品准备 器械训练时,有哑铃、沙袋、实心球;弹性阻力装置;滑轮系统;等张力矩臂组件,如股四头肌训练器等;可变阻力装置;等长肌力训练装置;等速肌力训练装置等。
通常可根据患者不同肌肉功能障碍情况选用不同训练方法和训练仪器。
2.要向患者说明治疗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充分取得患者的合作。
支撑器(!)砂袋(!)挂式砂袋 哑铃(!)悬吊架(!)墙壁拉力器(!)股四头肌训练器(!)手指肌训练台(!)划船器功率自行车,跑步机 第五组(侧重于关节活动度训练):肩关节旋转运动器(!)前臂内外旋运动器(!)腕关节掌屈运动器 腕关节旋转运动器(!)膝关节旋转运动器踝关节历屈背伸运动器多功能组合运动器 第六组(侧重于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及其他):手功能综合训练板(!)生活自助具 取物器 穿衣板 防洒碗 轮椅 轮椅桌 轮椅垫 助行架 腋杖 肘杖 手杖 四脚手杖 角度尺 偏瘫综合康复器
第七组(儿童专用):姿势矫正椅(!)梯椅(!)爬行架 钻滚桶(!)钻笼 蹦床 球浴 玩教具 矫形背带 保护头盔 "!"表示该品种属康复训练器械基本品种。 4.什么是康复训练器械的基本品种?
本书前文列举的康复训练器械共80种,这是目前国内市场上所能见到的大致器械品种数。对于训练机构来说,即使规模较大,所需器械也一般在40种以内,不少机构的器械是 10-20多种。本书后文选择了38种器械进行介绍,它们是康复训练器械的基本品种,相关领域一般工作人员了解、掌握这些基本品种大体就够了。
弹力带是一种易于携带,使用简单方便且十分有效的小型体能训练工具。在100多年前,弹力带阻力训练工具便被应用在健身领域,主要用于男士的力量训练及女士的修身方案。并且广泛应用在康复训练领域。弹力带常常作为在家或出差时健身训练工具。可配合音乐节奏,变成一种能快速修身、加强心肺功能及改善体态的有氧训练。训练者如果参照专业的弹力带训练视频进行训练,训练效果更加显著。弹力带的阻力来源
弹力带阻力来源主要是以其伸长量为基础而变化的。弹力带弹性阻力训练是一种十分特殊的阻力训练,在运用弹力带训练时,使用者基本在任何位置及姿态都能训练全身大部分肌肉,训练时更方便,也更加有效。弹力带的阻力大小根据其相对静止时的伸长百分比,以千克为单位来计算的。在弹力带训练时,我们可以根据长度的变化来评估训练时阻力的大小,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长度的弹力带。易于携带,能随时进行训练。重量轻,是可以随身携带的训练工具。与重力无关,可以自由转动。阻力来源于弹力带拉长而非地球引力,训练时更自由,多变化。没有惯性,没有动力,不能借力。由于提供的阻力与重力无关,训练时不能借力,训练效果更佳。能模仿日常动作,提高功能性。可以在任何姿态、任何平面进行弹力带训练,功能性更强
1.目标肌肉:腹直肌。
2.锻炼目的:提高目标肌肉的肌肉力量与耐力。
3.器械名称:腹直肌训练器。
4.动作名称:坐姿卷腹。
5.设计原理:在做坐姿卷腹的过程中,阻力向上对抗阻力向下,在对抗阻力的环节中,身体做了一个脊柱屈的动作。因为目标肌肉向心收缩有使有使脊柱屈的功能,动作与功能相吻合所以可以锻炼到目标肌肉。
6.身体位置:坐于座椅上;双脚踩实地面双腿自然打开;骨盆中立位,肩胛骨中立位,下颚微收,双眼平视前方从侧面看耳肩髋在一条直线上;腰部紧贴挡板;双手采用对握闭合式握法握实器械把手,大臂紧贴于挡板上方。
7.动作轨迹:由上向下,再由下向上。
8.运动幅度:向下使腹直肌充分收缩,向上时还原配重片不相撞。
9.安全提示:始终保持头部稳定不要低头造成颈椎过大压力,腰部紧贴挡板骨盆保持中立位。
10.呼吸和速度:向下时呼气,速度2-4秒;向上时吸气,速度2-4秒。
相关热词:肌肉训练阻力器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