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朋友想了解茜草的功效与作用的一些知识,在此小美给大家介绍一些茜草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的知识,大家可参考一下
1、凉血止血。
茜草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凉血和止血,茜草的性质是很寒凉的,能凉血和止血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效都很好的。不但对于经常出现吐血或尿血,血崩的病人都是有治疗效果的,而且对于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茜草不但有止血的作用,还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的,所以对跌打经起的损作或是闭经的女性朋友都是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的。
2、清热退黄。
茜草还有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清热退黄,对于我们的黄疸和湿热引起的脚气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茜草能稀释我们的痰液,所以有止咳和化痰的作用。茜草还可以扩张我们的气管,可以清除我们的肺热,平时经常的服用是有清热退黄的作用的。
3、止痛止痒。
茜草不但有止血凉血的作用,还有止痛止痒的作用的。所以治疗我们的皮肤病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如荨麻疹等。
4、茜草还有消炎杀菌的作用的,是腹泻病人常用来治疗腹泻的,效果很好。
扩展资料
茜草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主含多种羟基蒽醌衍生物,如茜草素、异茜草素、经基茜草素、大黄素甲醚等;尚富含钙离子等。具有止血、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茜草根温浸液能缩短家兔出血和凝血时间,炒炭后作用更显著;茜草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流感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紫茜素对人型结核杆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茜草根煎剂给小鼠灌胃,有止咳、祛痰作用;对离体兔回肠,茜草根煎剂能对抗乙酰胆碱的收缩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茜草(草药)
茜草别名又叫四轮草、拉拉蔓、小活血、过山藤,为茜草科 植物 茜草的根及根茎。茜草是一种药材,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告诉大家茜草泡酒有什么 功效和作用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哦!
茜草泡酒功效与作用
一、活血化瘀的功效
茜草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血热瘀结之闭经及跌打损伤致瘀滞肿痛诸证,具有很好的疗效。
二、凉血止血的功能
茜草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茜草苦、咸,性寒,可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血崩诸证。
三、止咳祛痰的作用
茜草还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茜草根可用治肝火犯肺之 咳嗽 。
四、升白作用
茜草的粗提取物具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其升高白细胞的有效成分之一为带芳香环的酚羧酸甙,该有效成分的衍 生物 茜草双酯已有人工合成。
五、抗癌作用
茜草还有一项大的功效与作用就是抗癌。茜草根所含的环己肽类化合物腹腔注射,连续5天,对小鼠淋巴细胞 白血病 P388均有显着疗效。
茜草泡酒的制作方法
1、配方
鲜茜草根1-2两,白酒2斤。
2、制法
洗净,浸入2斤好白酒中,7日后可服用。
茜草泡酒的 注意事项
茜草的作用和功效很多,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好处,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对于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慎用茜草;精虚血少与阴虚火胜者都需禁用茜草。
茜草是一种可以止血的中药材,它也可以叫做活血丹,有着非常高的药用价值,而当归是一种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中药,它深受女性朋友的喜爱,很多女性在经期都会做当归煮鸡蛋吃,那么当归与茜草的用途是什么呢?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
1、血热夹瘀的出血证:如吐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等。本品去寒泻降,专入肝经血分,能凉血止血,又能活血散瘀。治吐血、衄血等,常配大蓟、侧枯叶等,如十灰散;若冲任不固之崩漏,则配黄芪、白术、乌贼骨等,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安冲汤。
2、血瘀经闭及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本品能消瘀滞、通血脉、利关节。尤多用于妇科,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以本品配乌贼骨、雀卵、鲍鱼,治血枯经闭的记载;临床治血瘀经闭,常配桃仁、红花、当归等同用。治跌打损伤及风湿痹痛,可单味泡酒服,或配其他活血疗伤药及祛风通络药同用。
茜草的药理作用
(1)止血作用:茜草粉用于家兔割破的股动脉处,以纱布覆盖加压,35秒钟出血即停止。体外血凝固实验表明,茜草对凝血活酶生成、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形成3个阶段均有促进作用。有报道茜草止血作用的有效活性部位是水提液的正丁醇萃取部分。
(2)升高白细胞作用:茜草的粗提物具有升高白细胞作用。茜草水提醇沉液对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下降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作用。
当归的用途
当归的主要功效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这个药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血虚所致的各种症状,比如古代的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建中汤里就以当归为主药来治疗妇人产后虚损,所以我们认为它是一个非常好的补虚、补血的药。另外它还可以用于治疗月经失调、血虚腹痛、血瘀腹痛、虚寒腹痛等等一些妇科的疾病。比如古代的名方温经汤,另外由于这个药物还可以润燥滑肠,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用大剂量的当归来润肠通便。
【茜草】茜草的食用方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或浸酒。
茜草用药禁忌:
1、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慎服茜草。
2、茜草畏鼠姑。《本草经集注》
3、茜草勿犯铜铁。《本草蒙签》
4、精虚血少者,脾虚胃弱者,阴虚火胜者,俱禁用茜草。《本草汇言》
5、无瘀滞者忌投茜草。《本草从新》
6、血虚发热者忌用茜草。《本草求真》
7、病人虽见血症,若加泄泻、饮食不进者,勿服茜草。《本草经疏》
8、气虚不摄血及脾寒者勿用茜草。《本草正》
茜草汤
功效:滋阴清热,凉血止血。阴虚血热,迫血外溢。
组成:茜草根30克,生地15克,元参12克,丹皮10克,防风10克,阿胶10克,白芍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宋廷廉方
茜草蛇舌汤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凉血活血祛瘀。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
组成:茜草20克,丹皮12克,人中白12克,丹参20克,垂盆草30克,茵陈30克,半枝莲30克,柴胡6克,蛇舌草30克,穿山甲10克,生米仁30克,猫人参30克。
制法:每日1剂,3个月为1疗程,观察治疗4个疗程。
来源:刘靖.江苏中医,2000;21(6):33
蚤休茜草白芍汤
功效:柔肝健脾,化湿泄火。适用于乙型肝炎病毒健康携带者。
组成:炒白芍、茜草、蚤休、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虎杖、生大黄、土茯苓、生炙芪、生甘草。其中除白花蛇舌草、生炙芪各用30克而生大黄仅用3克之外,余均可以授之于常量。
制法:水煎1日1剂,3周为1疗程。
随症加减:如头胀身重者可加茵陈、苍白术等,口干咽痛者可加野菊花、马勃等,右胁胀痛者可加丹参、红花、佛手等,溲黄便秘者可重用生大黄并加炒车前子、赤小豆等,大便溏薄者可去生大黄并加苡仁、升麻等,腰膂痠痛者可加桑寄生、怀牛膝等,鼻齿衄血者可加白茅根、旱莲草等。
来源:张笑平.中医杂志,1991;(5):56
茜草茵陈茶
功效:活血化瘀,清热利湿。
主治: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症见发热,食少疲倦,厌油腻,巩膜、皮肤黄染,尿黄便秘,或伴肝脾肿大,舌红苔黄,脉弦滑。
组成:茜草、茵陈、淮山药各20克,甘草15克,白糖适量。
制法:上方前四味药量加大20倍,共研为末。每次用50——70克,置于保温瓶中,冲入适量沸水,盖闷20分钟后,代茶频频饮用。饮时取清汁,加入适量糖。每日1剂。
宜忌:脾胃虚寒、消化不良患者不宜长期饮服。
按语: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属中医“阳黄”范畴。多因内外合邪,致使湿热蕴结于脾胃,阻滞于肝胆,导致湿热瘀阻,肝胆大于疏泄,湿热郁蒸,胆汁泛溢肌肤而成黄疸。治宜清利湿热,活血化瘀。茜草性味苦寒,是凉血活血,通经止血药,用以疏利肝经之瘀滞,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促进肝细胞的恢复,有加速退黄的作用。茵陈能清利湿热,为治黄之专药。淮山药滋补脾肾,扶助正气,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甘草助脾解毒。四药合用,扶正祛邪,攻补兼施。
出处:《急难重症新方解》
导读: 的与专区,为您详细介绍的与的药用价值、茜草的副等,要更多茜草的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目录(可点击哦): 茜草简介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 茜草的药用价值 茜草的炮制方法 茜草的食用方法 茜草的副作用 茜草的
茜草简介
茜草,多年生攀援草本。茎四棱形,有的沿棱有倒刺。叶4片轮生,其中1对较大而具长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6cm或更长,宽1~3cm或更宽;叶缘和背脉有源小倒刺。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萼齿不明显,花冠绿色或白色,5裂,有缘毛。果肉质,小形,熟时紫黑色。花果期9~10月。生于山坡路旁、沟沿、田边、灌丛及林缘。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主产安徽、河北、陕西、河南、山东。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
1、凉血止血
《本草正义》曰:“茜根性寒,所主多血热失血之症。古今说解,都无异之。《别录》止血,以血热涌泄言之。一以清血中之热,一以通壅积之瘀,斯血循故道而不横逆。”本鼎味苦、咸,性寒,功能凉血止血,可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血崩诸证。
2、活血祛瘀
本品可用治血热瘀结之闭经及跌打损伤致瘀滞肿痛诸证。
3、疏风通络
本证多由外感风寒湿邪,侵袭肌表经络,郁久不解化热所致。茜草根,苦寒而咸;苦可燥湿,寒能清热,咸可入血;活血祛瘀,疏风通络;热清络通则诸证自除。
4、清热退黄
本品可用治瘀血内结之黄疸证。功专活血祛瘀,行血软坚,消痞散结;用治蓄血发黄,疗效为佳。《本草经疏》曰“茜根,行血凉血之要药。主痹及疸。疸有五,此其为治,盖指蓄血发黄,而不专于湿热者也。”
5、止咳祛痰
茜草根可用治肝火犯肺之咳嗽。本证多由情志抑郁不舒,肝郁化火,木火刑金,以致肺失清肃,自觉气逆于喉而作咳嗽。茜草根,苦寒泻火,昧酸柔肝;平肝泻火,柔肝解郁;顺肝之性,清肺降逆,则诸征自除。
茜草的药用价值
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本品止血而不留瘀,用于热证出血、经闭腹痛、跌打损伤。
1、治吐血。用茜根一两,捣成末。每服二钱,水煎,冷眼,用水调末二钱服亦可。
2、治妇女经闭。用茜根一两,煎酒服。
3、治脱肛。用茜根、石榴皮各一把,加酒一碗,煎至七成,温服。
4、治外伤出血:茜草根、三七适量,研细末,外敷伤处,每日一次。
5、治慢性气管炎:茜草20克,浙贝母10克,杏仁10克,麻黄5克,石膏30克,甘草10克。水煎,每日一剂。
6、治治风湿痛,关节炎:鲜茜草根四两,白酒一斤。将茜草根洗净捣烂,浸入酒内一周,取酒炖温,空腹饮。第-次要饮到八成醉,然后睡觉,覆被取汗,每天一次。服药后七天不能下水。
7、治治荨麻疹:茜草根五钱,阴地蕨三钱。水煎,加黄酒二两冲服。
8、治预防疮疹:服茜根汁。
9、治时行瘟毒,疮痘正发:煎茜草根汁,入酒饮之。
10、治跌打损伤:茜草根120克,红花20克,川芎30克,白酒1000毫升。将上药置白酒中浸泡7天,每次服30毫升,每日两次。
11、治慢性腹泻:茜草、山药适量,炒黑存性,研为细末,加少许红糖。每天3次,每次9克,饭前服,一周为一疗程。
12、治口腔溃疡:茜草20克,黄连5克。水煎。每日一剂,连服14天。
茜草的炮制方法
1、茜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段,干燥,筛去灰屑。生用凉血止血,活血祛瘀。
2、茜草炭:取净茜草段或片,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再炒至水气逸尽,取出,晾乾,凉透。炒炭后寒性降低,性变收涩,止血作用增强。
3、炒茜草:取净茜草段或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黄。
4、酒制茜草:取净茜草片与黄酒拌匀,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晾干。每茜草片100kg,用黄酒25kg。
茜草的食用方法
1、茜草炖猪蹄
材料:猪蹄400克,茜草25克,枣(干)20克。
做法:茜草用纱布包好,猪蹄洗净剁成小块。将茜草,猪蹄,红枣一起加水炖,猪蹄熟烂后,拣去茜草食用。
功效:滋阴养血,增强性功能。
2、茜草章鱼汤
主料:章鱼800克,寻骨风50克,茜草25克。
做法:将章鱼洗净;章鱼同寻骨风、茜草一起置入锅内,加水适量,上火熬至鱼肉熟烂,去渣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抗癌,适用于鼻咽癌热象明显的癌瘤;鼻咽癌、肝癌、宫颈癌、血癌患者尤为适宜。
茜草的副作用
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慎服。
1、《本草经集注》:“畏鼠姑。”
2、《本草蒙签》:“勿犯铜铁。”
3、《本草经疏》:“人虽见血症,若加泄泻、饮食不进者,勿服。”
4、《本草正》:“气虚不摄血及脾寒者勿用。”
5、《本草汇言》:“精虚血少者,脾虚胃弱者,阴虚火胜者,俱禁用之。”
6、《本草从新》:“无瘀滞者忌投。”
7、《本草求真》:“血虚发热者忌用。”
茜草的
1、整地与施肥
选地势高,排水好的田块,深耕细作。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钾肥50公斤,然后作畦,等待播种。
2、播种
茜草用种子繁殖,也可扦插繁殖。播种期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清明前后,秋播在封冻之前。
(1)种子繁殖:播前先在整好的畦面上开成浅沟,再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浇水,保墒,以利出苗。行距为30厘米。每亩播种量3公斤。茜草出苗后,应加强田间管理,生长一年后即可移栽。移栽时,将茜草苗按行株距50×30厘米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浇水保墒,以利成活。
(2)扦插繁殖:选生长健壮,发育充实,无虫害的茎蔓,每2—3节剪成插条。按行株距10×5厘米左右插入土中,上露1节。浇水、保墒、遮荫,以利成活。培育1年即可移栽。
3、田间管理
茜草齐苗后,注意中耕除草。干旱天气及时浇水,阴雨天气注意排水。苗高30厘米时,于株旁插立支柱,供其攀援。花蕾现后,除留种株植外应摘除花蕾,以减少养分消耗。
4、病虫害防治
茜草根腐病可于发病初期用1:1:120波尔多液防治,或用多菌灵防治。白粉病用粉锈宁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可用蚜螨净防治。
5、收获与加工
茜草一般于移栽后2—3年的秋季,地上茎叶枯萎后采挖。先将地上茎籐割去,再刨出地下根,去净泥土,晒干即可入要出售。亩产量150公斤。
以上就是一些茜草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养生之道网频道。
【茜草】、【茜草图片】、【】、【】、【】
茜草又称茹芦、牛曼。多年生茜草科草本植物。其根外观色黄,内含红色素汁,古代用黄根与花加工成红色染料,现代已不多用。 茜草性味:苦,寒。归肝经。有凉血止血,化瘀,通经的作用。主治血热吐衄,崩漏下血,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由于茜草有活血通经的作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风湿痹痛。 茜草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植物染料,古时称茹蔗、地血,早在商周的时候就已经是主要的红色染料。丝绸经茜草染色后可以得到非常漂亮的红色,在历代文献中也有诸多记载。茜草是一种媒染染料,色素成分是蒽醌类衍生物,主要有茜素、茜紫素、伪茜紫素等,经套染后可以得到从浅红到深红等不同色调。在出土的大量的丝织品文物中,茜草染色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茜草的附方:
1、吐血。用茜根一两,捣成末。每服二钱,水煎,冷眼,用水调末二钱服亦可。
2、妇女经闭。用茜根一两,煎酒服。
3、盅毒(吐血、下血如猪肝)用茜草根、蓑荷叶各三分,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服。
4、脱肛。用茜根、石榴皮各一把,加酒一碗,煎至七成,温服。 1.茜草泡酒可以治疗关节炎(风湿痹痛),不论是风寒湿痹,还是热痹,茜草单味药都可以治疗。但是单味药使用药力较弱,最好是配伍其他的药物使用。
2.茜草在配伍其他药物的时候要注意鉴别是风寒湿痹,还是热痹。如果是风寒湿痹,可以配川乌、独活、海风藤等同用,以祛风除湿、散寒通痹; 如果是热痹,可以配忍冬藤、络石藤、秦艾等药,以清热通络止痛。 茜草,别名蒨草、血见愁、地苏木、活血丹、土丹参、红内消等。茜草为人类最早使用的红色染料之一,古文献中早有记述,多年生攀援草本,生于山坡路旁、沟沿、田边、灌丛及林缘,春、秋季采挖。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主治血热咯血、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症。
症见:关节灼热,红肿疼痛,痛不可近,屈伸不便,活动受限,可涉及一个及多个关节。遇热则剧,遇寒则疼痛减轻。有发热、I=1渴、心烦、小便黄热、苔黄、脉滑数。热为阳邪,其性属火;热搏经脉,瘀阻气血;痹着不行,而为疼痛。
功效主治: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本品止血而不留瘀,用于热证出血、经闭腹痛、跌打损伤。配乌贼骨止血力更强。 茜草的作用:
1.镇咳法痰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及酚红排泌法,分别证明小鼠口服茜草根煎剂75g/kg,有明显的镇咳和祛痰作用,但加乙醇沉淀后的滤液则无效。
2.抗菌作用。体外试验表明,茜草根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和部分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茜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
3.抗癌作用。
用于风湿痹痛。茜草活血通经,故亦治风湿痹痛,若属热痹者,常配忍冬藤、络石藤、秦艾等药,以清热通络止痛;属风寒湿痹者,又当与川乌、独活、海风藤等同用,以祛风除湿、散寒通痹。用于黄疸。
茜草凉血清瘀热而退黄,用治湿热黄疸,可配茵陈、山栀、大黄等药,以清热凉血,利湿退黄。用于疮痈,痔肿。茜草能凉血化瘀以消散疮痈,治热毒疮疡或乳痈,常配蒲公英、银花、地丁等药;治痔疮肿痛,常配大黄、虎杖、地榆等药。
以上茜草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的内容 如果部分信息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 爱美达人养生网管理员交流处理,感谢关注本站,获取更多养生美容知识,做最美的达人
相关热词:茜草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