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朋友想了解肌肉内旋百度百科的一些知识,在此小美给大家介绍一些肌肉内旋百度百科相关的知识,大家可参考一下
参与肩关节运动的肌肉主要为肩部肌肉,而且肩关节活动必须在上臂肌肉协助下共同进行。
肩关节的活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要有良好的肩部肌肉使肩部保持相当的稳定;其次,肱骨头和关节盂之间必须保持密切相接(这主要是靠肩袖来完成)。
参与肩关节活动的肌肉大致可分为3类:
1、主要作用为稳定关节位置,次要作用为供给关节动力的肌肉:如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及肩脚下肌,统称为肩袖肌。在这些肌肉瘫痪时,失去部分动力,肩关节脱位现象便十分明显。
2、专供动力的肌肉;如胸大肌、斜方肌等。此类肌肉的纤维较长,活动障碍时肩关节仅失去部分活动功能,但不会引起肩关节脱位。
3、稳定关节及供给动力二者并重的肌肉:如三角肌。当此类肌肉运动障碍时,肩关节一方面失去部分动力,同时也可有脱位现象产生。
当第2,3类肌肉同时瘫痪时,肩关节不仅失去大部分动力,而且脱位现象也更为显着。
扩展资料:
肌肉的构造为:肌肉→肌束→肌纤维(肌细胞)→肌原纤维→肌节(肌动蛋白、肌球蛋白)。
肌肉作用:肌肉收缩牵引骨骼而产生关节的运动,其作用犹如杠杆装置,有3种基本形式。
1、平衡杠杆运动,支点在重点和力点之间,如寰枕关节进行的仰头和低头运动。
2、省力杠杆运动,其重点位于支点和力点之间,如起步抬足跟时踝关节的运动。
3、速度杠杆运动,其力点位于重点和支点之间,如举起重物时肘关节的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肩关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肌肉
都是人体的几种运动方式。
1、内翻、外翻:通常是指关节沿冠状轴进行的,使得相关节的两骨之间角度变小的运动,如向前抬腿时,大腿股骨围绕髋关节做了前屈的运动。
2、旋转(包括旋前、旋后、外旋、内旋):是关节沿垂直轴进行的运动,如肱骨围绕骨中心轴向前内侧旋转,称为旋内或内旋,而向后外侧旋转,则称为旋外或外旋。
3、外展(包括内收、外展):一般是关节沿着矢状轴进行的运动,骨向正中矢状面靠拢称为收,远离正中矢状面则为展。如两臂侧平举的动作过程,是两臂围绕肩关节作外展的运动。
扩展资料:
扭转动作是躯干运动动作的主要表现形式。如在跑步时躯干配合四肢的扭转,使人体保持在运动方向上的平衡,为下一个动作储存肌肉的弹性势能。又如在掷标枪最后用力前,躯干的扭转拉长腰腹部肌肉的长度,可增大最后用力时投掷臂的转动速度和幅度。
人体完成相向运动动作时,身体的两个部分相互接近(或远离),如仰卧起坐、跳水中的屈体(图6)。在动作技术中利用人体相向运动规律,可以加强动作效果。例如,跳远落地前躯干上部的主动下压,可以较为轻松地收腹举腿,延长脚触及沙面的距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体基本运动动作形式
前臂内旋是以中立位是手掌和肘关节向正前方,这时将拇指向前的旋转动作是旋前,也是旋内。
前臂外旋是以中立位是手掌和肘关节向正后方,这时将拇指向后的旋转动作是旋后,也是旋外。
旋前=旋内
旋后=旋外
旋前,旋后只特定用于尺桡骨。而旋内,旋外普遍都能用。
扩展资料
旋前圆肌起于肱骨内上髁,止于桡骨体中部外侧。旋前方肌起自尺骨远端四分之一处,止于桡骨远端四分之一。肘肌起于肱骨外上髁向后下走行止于尺骨鹰嘴的外侧。
前臂旋后的肌肉有旋后肌:主要起自肱骨外上髁和尺骨外侧缘的上部,肌束向外下,止于桡骨上部的前面。肱二头肌:属于骨骼肌三大肌群中的四肢肌。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上粗隆,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长,短二头于肱骨中部汇合为肌腹,下行至肱骨下端,集成肌腱止于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腱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旋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旋
是指双脚并拢站立的时候(芭蕾标准姿态)大腿内侧的肌肉。在双腿中间部分并拢,骨关节外旋的时候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给人以站姿“美丽矫健”的感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使内旋肌得到锻炼的机会,如果不有意识地进行锻炼的话,这部分肌肉的功能会衰退。而使用机会较多的前侧肌肉(大腿四头肌)变得发达,就会导致整个腿部的平衡遭到破坏。此外,通过对内旋肌的锻炼也可以使臀部的肌肉变得结实。
在瑜伽练习或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大臂外旋”,“小臂内旋”,“大腿外旋”等口令,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对“外旋/内旋”这样比较专业的词汇很陌生,不知道什么是“外旋/内旋”,也不知道怎么做。那么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瑜伽练习中,判断“外旋/内旋”的一个小技巧。在瑜伽练习中,涉及到“外旋/内旋”的部位,主要是大臂和大腿,小臂和小腿也会用到,但是相对较少,因此本文所阐述的“外旋/内旋”,主要以大臂和大腿为例。大臂的“外旋/内旋”山式站立,双手臂前平举,掌心相对,将双手向上向外打开,掌心朝上,此时,大臂所呈现的状态,即为大臂“外旋”,同理,将双手向下向后打开,掌被相对,此时,大臂所呈现的状态,即为大臂“内旋”。大腿的“外旋/内旋”山式站立,双脚并拢,将双脚向外打开,脚跟并拢,脚尖朝外,此时,大腿所呈现的状态,即为大腿的“外旋”,同理,脚尖并拢,将脚后跟向外打开,此时,大腿所呈现的状态,即为大腿的“内旋”。知道了什么是“外旋/内旋”,那么,瑜伽练习中,大腿/手臂为什么要经常的调整做“外旋/内旋”呢,增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空间以大臂的外旋为例,在山式手臂上举的体式中,很多人会感觉手臂举不上去,这里除了肩关节比较紧以外,如果做一个手臂外旋的动作,就会增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空间,让手臂上举的更多,同时肩关节也会更舒服。除了山式手臂上举的体式外,瑜伽体式中涉及到手臂的动作,比如下犬式、牛面式等体式也同样需要大臂外旋,来增加空间和活动范围。那么对于手肘超伸以及关节活动范围过大的人来说,在做这些练习的时候,就要适当的做“内旋”,从而保护身体不受伤害。以大腿的外旋为例,在战士2式中,很多伽人的前方腿都很容易膝盖内夹内扣,膝盖与脚尖无法同向,那么在此时,可以通过调整大腿的外旋,让膝盖的状态正位。除了战士2式,三角式、全莲花、束角式等体式也同样需要大腿的外旋,一方面增加空间,另一方面让体式更好的正位。那么,对于膝关节过度外旋的人来说,在做这些练习的时候,就需要适当的做内旋,来保护自己的关节。
以上肌肉内旋百度百科相关的内容 如果部分信息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 爱美达人养生网管理员交流处理,感谢关注本站,获取更多养生美容知识,做最美的达人
相关热词:肌肉内旋百度百科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