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朋友想了解高强度运动心率的一些知识,在此小美给大家介绍一些高强度运动心率相关的知识,大家可参考一下
取决于你的运动目的。你是要减脂还是提高心肺功能??不管是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都有一个合适的心率才能达到较佳的运动效果。常用的公式是(最大心率-运动前的心率)/2+运动前心率。这个公式可以反应出不同性别、年龄的个体心率。这个公式适用于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尽管运动形式不同,但是都能在运动时提高心率。
比如在涉及游泳等运动的间隙训练中,一般多将心率控制在120-150次/分的最佳范围内。一般学生的早操跑步中的心率控制在130-150次/分。而成年人的健身可用170-年龄来控制运动强度。
最大心率
我国优秀男性和女性运动员在递增负荷运动中的最大心率平均值分别为188.16次/分和187.31次/分,二者无性别差异。
最大心率受遗传、年龄、性别和体能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普通个体推算最大心率的公式为:最大心率=220次/分-年龄,或最大心率=210次/分-0.8×年龄。
了解运动员最大心率,有助于:
1. 控制运动强度。
2. 美国运动医学学会指出,可根据个体最大心率范围,加强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和提高身体素质。例如,以60%~90%最大心率的强度,每次训练20~60分钟,每周训练3~5次,可改善心血管机能;以85%最大心率以上的强度,每次训练60分钟,每周训练7次以上,可加强肌肉耐力。
心功能状况直接影响人体运动能力,强大的心功能是运动员的必备素质。经过长期系统训练,运动员的静息心率降低,每搏输出量增加,心肌处于节能状态,以便在运动时迅速动员心力储备,提高心输出量,满足机体运动的需要。作为运动训练监控指标的各项心率指标既具有实用性,也具有易变性,受各种因素影响。因此,在应用这些指标时,应结合其他指标并在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后作出综合判断。 图 靶目标心率示意图 静息心率
我国优秀男性和女性运动员的平均静息心率分别为58.95次/分和59.02次/分,最低心率均为37次/分,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为55.29%。从事不同项目的运动员,其心动过缓发生率不同,其中,举重运动员的心动过缓发生率最低,仅为16.22%。运动员心动过缓与长期系统训练导致神经对心脏的支配关系和心脏神经内分泌改变有关。
心率储备
我国优秀男性运动员的心率储备显著高于女运动员(131.80次/分对128.31次/分)。在男性运动员中,以皮划艇运动员的心率储备最高(141.96次/分);在女运动员中,以现代五项运动员的心率储备最高(136.45次/分)。
最大心率与静息心率是评估在运动状态下,运动员心功能和心力储备的重要指标。心率储备是最大心率与静息心率的差值,心率储备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心功能和运动应激能力越强。
无氧阈心率
普通中年男子的无氧阈心率约为最大心率的65%。在大众健身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应更多地选择进行无氧阈以下强度的健身活动,此类活动有助于发展和维持有氧耐力、提高心肺功能和增强体质。
我国优秀男性和女性运动员的无氧阈心率分别为161.32次/分和162.35次/分,二者无性别差异。从事速度耐力项目(如自行车、皮划艇和现代五项等)的运动员,其无氧阈心率高于从事其他项目者,这与速度耐力项目对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要求较高有关。
影响无氧阈心率的因素众多。研究显示,可影响心率和无氧阈的因素均有可能影响无氧阈心率,不同个体达到无氧阈时的心率亦有所不同。因此,不能单纯地根据无氧阈心率比较不同运动员个体的有氧能力情况。定期检测无氧阈,并对运动员的对应心率进行校正,有助于在实际运动训练中更好地应用无氧阈心率。
目前认为,影响无氧阈心率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1. 细胞水平氧化能力提高,如有氧代谢酶活性增强、线粒体数目增多、功能增强等。
2. 肌肉血流分布提高,如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血供增加等。
3. 骨骼肌纤维募集方式改变。
4. 心脏泵血功能增强,如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和心脏舒张功能增强等。
5. 系统训练年限。
运动员的心率偏慢,常在50次/分左右。
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以及体育爱好者基础心率常比较低,在50次/分左右。正常人心率正常,范围是60-100次/分,低于60次/分为心动过缓,大于100次/分为心动过速。
改善心率的方法
1、运动
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变慢。虽然运动时心率加快,但运动能使心功能得到锻炼,从而使静息心率减慢。一般适宜的运动心率是“170-年龄”,如一个50岁人,运动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钟为宜,过快说明运动量过大,达不到也起不到效果。运动前要自觉舒适、无疲劳感,一般运动不要超过1小时,而且每次最佳时间为30分钟~60分钟,每周至少坚持3次运动。
2、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熬夜、吸烟、饮酒均可使静息心率加快。少喝浓茶,特别是不要在睡前喝,否则容易导致失眠。还应定时大便,保持排便顺畅。
不管是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都有一个合适的心率才能达到较佳的运动效果。常用的公式是(最大心率-运动前的心率)/2+运动前心率。这个公式可以反应出不同性别、年龄的个体心率。这个公式适用于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尽管运动形式不同,但是都能在运动时提高心率。 比如在涉及游泳等运动的间隙训练中,一般多将心率控制在120-150次/分的最佳范围内。一般学生的早操跑步中的心率控制在130-150次/分。而成年人的健身可用170-年龄来控制运动强度。所以,不管你是在做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你都可以用那个公式,知道自己做运动时的最佳心率。
1、要增强体力耐力,慢跑是很好的方法。开始最少20分钟以上,坚持不下可以用快走接合的方法,慢慢的耐力就增加了
2、你要比赛,目前体重偏高,你可以考虑慢跑减肥到70公斤最好。
3、致于心率偏高的问题,最佳减脂心率为220-年龄*0.7=138,高过160以上了就用快走,把心率把握在140或150左右,应该没有问题。
我是长跑爱好者,积累了很多资料,希望这些经验对你有用。
采用有氧运动健身,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运动时间可每周3次,
每次20-30分钟或更长;强度则因人而异,20-30岁的,运动时心率维持在每分钟140次左右,40-50岁的心率每分钟120-135次,60岁的心率每分钟100-120次为宜。
祝你健康每一天!
以上高强度运动心率相关的内容 如果部分信息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 爱美达人养生网管理员交流处理,感谢关注本站,获取更多养生美容知识,做最美的达人
相关热词:高强度运动心率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