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朋友想了解人体腹部肌肉结构图的一些知识,在此小美给大家介绍一些人体腹部肌肉结构图相关的知识,大家可参考一下
人体全身的肌肉共约639块。约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其中最长的肌纤维达60厘米,最短的仅有1毫米左右。大块肌肉有2000克重,小块的肌肉仅有几克。
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的35%-40%。肌肉内毛细血管的总长度可达10万公里,可绕地球两圈半。
组成运动器官的每一块肌肉都是一个复杂的器官,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组成。
扩展资料:
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按形态又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平滑肌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具有收缩缓慢、持久、不易疲劳等特点,心肌构成心壁,两者都不随人的意志收缩,故称不随意肌。
骨骼肌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常附着于骨,骨骼肌收缩迅速、有力、容易疲劳,可随人的意志舒缩,故称随意肌。骨骼肌在显微镜下观察呈横纹状,故又称横纹肌。
肌肉收缩牵引骨骼而产生关节的运动,其作用犹如杠杆装置,作用有:
1、平衡杠杆运动,支点在重点和力点之间,如寰枕关节进行的仰头和低头运动。
2、省力杠杆运动,其重点位于支点和力点之间,如起步抬足跟时踝关节的运动。
3、速度杠杆运动,其力点位于重点和支点之间,如举起重物时肘关节的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肌肉
怎样打造迷人的“小蛮腰”?这块肌肉很重要!
课前提示: 本文为登峰老师《运动解剖图谱3》视频课程的笔记解读, 本节课的目标内容:腹直肌。
阅读建议 :本节为 “腹横肌”的理论部分 ,手法部分可见今日公众号中的第二稿。
(文末附上:课后作业,作为全文大纲的回顾,期待你将作业以及疑问发至留言区或公众平台后台,做为你的打卡记录。格式:日期-第n次打卡-作业内容)
视频链接 (建议视频学习细节,文稿进行回顾) :1)预告篇链接2)腹横肌
帮你省时间: 7分02秒前——理论讲解;7分02秒后——手法讲解
在正式讲课前,先对整个腹部肌群构建一个整体观。腹部肌群有三环——简称腹三环:
最底环: 腹横肌。 中间环: 腹直肌腹内斜肌。 最外环: 腹外斜肌。(小提示:越深层的肌肉对骨骼的稳定越重要。)
学习目标:《运动解剖图谱3》腹横肌
使用指数:☆☆☆☆☆
腹横肌的位置: 在腹内斜肌深面,肌纤维为环装横向环纹,腹横肌这个环小了,自然腰就细了。
起点:在七——十二肋骨内面,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侧。
止点:以腱膜参与形成腹直肌鞘后侧,止于白线。
联想记忆法:腹横肌,像是一块天然的束腰,你是水桶腰还是水蛇腰最重要的就是此肌了。腹横肌正是我们腹部的周长。腹横肌越大,你的肚子就越大,整个腹横肌就像是一块天然的人体束腰, 这块束腰的扣(止)子(点)就在腹直肌腱鞘之上。腹部四块肌群均会影响肚子的大小,腹横肌为其中的老大肌。
与其他腹肌协同收缩,维持腹压,协助排便等生理功能。
判断依据: 腹横肌越紧,腹腔是一个密闭的腔室,肠子的压力也越大,因此腹横肌紧不仅可以维持恒定的压力,同时还能协助排便。
腹横肌可以矫正肋骨外翻哦 。
判断依据 :腹横肌在七——十二肋骨内面,他紧了,肋骨就往里收,他松了,肋骨就往外张开。
很有可能只是表层的腹直肌(八块腹肌)有力,然而腹直肌只占腰部支撑力量的1/4,腹部四块肌群协同支撑腰椎,腹横肌作为最深层的肌肉,起了重要作用。 上一讲中对孕妇的腹直肌分离进行了讲解。对于孕妇而言,生完(宝ᴗ宝)特别容易得到腰疼,主要的原因正是,腹横肌无力导致腰椎不稳定(点击链接腹横肌)。
腹腔是个密闭的腔室,他和吐气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太过松弛或者不启动的时候,呼气不充分,呼气不充分吸气也很充分。就像打气桶一样,气打的多,充的才多。
怎样感觉腹横肌呢, 张开嘴,咳嗽咳嗽再咳嗽,感受腹部的震颤。另外,对于腹横肌而言,不要松解他,而是使用力量训练训练,具体见《运动解剖图谱3——腹横肌手法践行篇》(此处为链接)
视频链接:开始时间为7′02″后
患者仰卧位,屈膝屈髋90°,把瑜伽砖夹到大腿之间,双手十指相扣,一定配合好呼吸,因为腹横肌有 呼气降肋的功能,所以呼气降肋的时候 ,这块肌肉会充分缩短,从而达到激活作用。
鼻子吸气,呼气的时候,不要让手臂和腿搬开,这样就有效激活了腹横肌,让腹横肌有了充分的激活,有些腰部赘肉比较多的,都可以去训练他的能力为什么呢,因为他可以横向收缩。
腹横肌跟女性的腹直肌分离有关,腹横肌收缩了,就可以把腹直肌也拉回来了。鼻子吸气,嘴巴吐气 ,这个时候肚子收的很紧,压力很大,可以用手感受,6次呼吸,吸气时间<呼气 ,这样呢就会造成二氧化碳储留。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器官,广泛分布于人体各部
,在神经系的指挥下,完成随意运动
。
1.肌肉的形态结构
肌肉按形态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四类。
每块肌肉按组织结构可分为肌质和肌腱两部分。肌质位于肌肉的中
央,由肌细胞构成,有收缩功能;肌腱位于两端,是附着部分,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每块肌肉通常都跨越关节附着在骨面上,或一
端附着在骨面上,另一端附着在皮肤。一般将肌肉较固定的一端称为起点,较活动的一端称为止点。
2.肌肉的辅助结构
肌肉的辅助结构主要有筋膜、滑液囊和腱鞘,是肌肉周围的结缔组
织所形成的结构,有保护肌肉和辅助肌肉运动的作用。
3.全身各部的主要肌肉
人体全身的肌肉可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
(1)头颈肌:头颈肌可分为头肌和颈肌
。
头肌可分为表情肌和咀嚼肌。表情肌位于头面部皮下,多起于颅骨
,止于面部皮肤。肌肉收缩时可牵动皮肤,产生各种表情。咀嚼肌
为运动下颌骨的肌肉,包括浅层的颞肌和咬肌,深层的翼内肌和翼
外肌。
(2)躯干肌: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和腹肌等。
背肌可分为浅层和深层。浅层有斜方肌和背阔肌。深层的肌肉较多
,主要有骶棘肌。
胸肌主要有胸大肌、胸小肌和肋间肌。
膈位于胸、腹腔之间,是一扁平阔肌,呈穹窿形凸向胸腔,是主要
的呼吸肌,收缩时助吸气,舒张时助呼气。
腹肌位于胸廓下部与骨盆上缘之间,参与腹壁的构成。可分为前外
侧群和后群。前外侧群包括位于前正中线两侧的腹直肌和外侧的三
层扁阔肌,这三层阔肌由浅而深依次为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
、肌。后群有腰方肌。
(3)四肢肌:四肢肌可分为上肢肌和下肢肌。
a.上肢肌:上肢肌结构精细,运动灵巧,包括肩部肌、臂肌、前臂
肌和手肌。
肩部肌分布于肩关节周围,有保护和运动肩关节的作用。其中较重要的有三角肌。
臂肌均为长肌,可分为前后两群。前群为屈肌,有肱二头肌、肱肌
和喙肱肌;后群为伸肌,为肱三头肌。前臂肌位于尺、桡骨的周围,多为长棱形肌,可分为前、后两群。
前群为屈肌群;后群为伸肌群。
手肌位于手掌。分为外侧群、内侧群和中间群。
b.下肢肌:下肢肌可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髋肌起自躯干骨和骨盆,包绕髋关节的四周,止于股骨。按其部位
可分为两群。
髋内肌位于骨盆内,主要有髂腰肌、梨状肌和闭孔内肌。
髋外肌位于骨盆外,
主要有臀大肌、臀中肌、
臀小肌和闭孔外肌。
大腿肌分为前、内、后三群,分别位于股部的前面、内侧面和后面。
前群有股四头肌和缝匠肌。
内群位于大腿内侧,有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和股薄肌
等。
后群包括外侧的股二头肌和内侧的半腱肌、半膜肌。
小腿肌可分为前、外、后三群。
足肌可分为背肌与足底肌
手部肌肉图解
以上人体腹部肌肉结构图相关的内容 如果部分信息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 爱美达人养生网管理员交流处理,感谢关注本站,获取更多养生美容知识,做最美的达人
相关热词:人体腹部肌肉结构图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