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朋友想了解运动消耗过程的一些知识,在此小美给大家介绍一些运动消耗过程相关的知识,大家可参考一下
先消耗糖类,再消耗脂肪,最后消耗蛋白质。给你举个例子,ATP就像你衣兜里的零钱,随取随用;糖类就是你的活期存折,需要时就去取;脂肪就是你的定期存折,只有到期才会用;蛋白质就是你的不动产,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动用! 再有你要理解一点,我们在这里说的是作为能源物资,那就是要用于呼吸消耗,释放能量,只有消耗完糖,才会消耗脂肪,最后才会消耗蛋白质。没有伴随关系。因为一直不进食,体内没有新的蛋白质的合成来源,你最终要消耗的蛋白质是你的组蛋白(组织蛋白)。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汗水,是脂肪的眼泪。所以就有99%的小伙伴认为:流汗就是在燃烧脂肪。完全错!今天,咱们就好好的说一说,脂肪是怎么被消耗掉的?减去的脂肪都去哪里了?
我们运动,需要机体消耗体内储能物质来提供能量。按照氧气供应是否充分,运动可以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无氧运动有100米、足球等,特点就是运动时氧气摄取量比较低,会产生乳酸;有氧运动有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特点是运动时间长,氧气供应充分)
时我们摄入过多的能量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在人体中(就是脂肪)。
当有氧气供应,需要脂肪供能时,甘油三酯分子会被氧化,这个过程会消耗许多氧气分子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以及产生其他一些废物。
如果把我们的身体看成是一辆汽车,我们平时吃的食物就是燃料,这些燃料给身体的正常活动提供了能量。
如果,吃的食物过多了,燃料不能被消耗掉,就会造成能量过剩,这些过剩的能量就会被身体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这就是我们变胖的最本质原因。然而,除了脂肪,还有其他的储能物质,比如糖。
运动开始时,前期机体消耗的是肌肉储存的糖原,随着时间增加,糖原参与逐渐减少,脂肪才会成为主要的能量来源。所以,想要减脂的话,最好选择中低强度,时间较长(大于40分钟)的有氧运动,而且要坚持。
运动过程之强度与能量消耗
运动过程之强度与能量消耗,运动的好处是一辈子都享不尽的,运动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运动可以舒缓我们的心情,运动可以降低身体的血糖,明白运动过程之强度与能量消耗,就快快动起来吧!
运动过程之强度与能量消耗1
在运动过程的能量消耗代谢作用中,关于运动强度的设定与选择,也是决定能量供应来源的重要关键。譬如,对于低强度(70%VO2max)的运动期间,占有能量消耗供应的优势。也就是说,当我们从事低强度长时间运动时,以脂肪的代谢利用为主;而当运动强度逐渐增强之际,反而以碳水化合物为能量的供应来源。
能量消耗利用的交叉概念
当我们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随着运动强度的逐渐增加,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作用也随着变化而增加;然而,脂肪的代谢作用却慢慢的下降。由图例的呈现看来,其主要说明:在运动强度的变化过程中,碳水化合物与脂肪供能之变化转换。我们可以看出,当运动强度偏低时,能量的代谢利用主要以脂肪为主,碳水化合物为辅;而当运动强度在偏高点时,碳水化合物将占有较大能量代谢消耗的比例,反观脂肪的参与比例却属偏低。再者,随着运动强度的逐渐增加,源自于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比率,慢慢地交叉越过脂肪,而这个能量的比率转换位置,称之为交叉点(cross-over point)。这也就是说,当我们参与运动的强度增加,在这个交叉点的位置上,发生能量代谢转换的作用,从以脂肪为主的比例转换到为碳水化合物所主导的代谢作用。我们将这种随着运动的参与,造成运动强度的增加过程,导致碳水化合物与脂肪参与比例的转换代谢情形,称之为能量交叉调控概念(cross-over concept)。
运动强度与能量的代谢转换─由脂肪到碳水化合物的转换
我们知道运动参与过程的强度设定,是影响能量代谢转换的重要关键之一。而在这种条件下的能量代谢转换,将伴随着运动强度的逐渐增加,而从塬以脂肪为主的代谢情形,转换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参与。所以我们主要在探讨是什么样的因素,造成了能量代谢转换会伴随着运动的强度而发生变化。
1、快缩肌纤维的招募(recruitment of fast fibers)
当我们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随着运动强度的逐渐增加,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快缩肌纤维被身体所招募。而在这些快缩肌纤维当中,它本身则含有丰富的醣酵解脢(glycolytic enzymes),但是却只有较少的粒线体和脂肪分解脢(lipolytic enzymes)。简言之,也就是意味着当身体的快缩肌纤维招募得越多,人体在运动代谢的过程中,将具有较佳的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能力,并显着胜过于脂肪的代谢作用。因此,当我们的运动强度提高,随之快缩肌纤维的招募增加,将造成较佳的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作用与较差的脂肪代谢能力。
2、血中肾上腺素的增加(increasing blood levels of epinephrine)
当运动参与强度逐渐增加时,人体的血中肾上腺素浓度将会随之增加。当人体的肾上腺素浓度逐渐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肌肉当中肝醣的分解作用、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作用,以及乳酸浓度的增加。正因乳酸浓度的逐渐增加,而抑制了脂肪的代谢作用,藉此减低了脂肪受质(接受酵素作用的物质)的可使用性。因此,身体慢慢地在脂肪受质的缺乏,或是工作肌群在血中肾上腺素增加的条件下,碳水化合物将成为人体运动主要的能量来源。
结论
记得,当我们在尚未瞭解运动强度与能量代谢的关系时,就是在能量的代谢转换过程里,其中有一部份会随着运动强度的参与而做变化之情形。那时,我们总以为强度大、疲累的运动,就是能帮助我们消耗能量的运动、就是能帮助我们做运动训练的'方式。然而,我们要知道并不是运动强度越高、运动感受越疲累,就能消耗越多的能量,甚至是以脂肪为能量来源;其实情况正好是相反的。当运动强度偏高时,主要是以碳水化合物来提供快速能量的消耗;而随着运动强度的下降,脂肪的参与比例增加,用以应付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之能量供给。因此,当我们在规划运动训练处方的同时,除了必须考量运动训练的种类、方式、训练量之外,还要再考量运动训练的强度与能量代谢系统的供应之转换。藉此我们才能让选手的训练内容得到充分的考量,而选手的训练效果、能量代谢转换也才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至于我们一般若只是想消耗能量、消除深层脂肪的话,追求高强度的运动是比较不适合的,因为它只消耗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运动不易持续而且容易疲劳。反之,若是以适当的强度而持续长时间的参与的话,反而能消耗较多的能量与更多的脂肪呢!
运动过程之强度与能量消耗2
人在运动过程中,会遇到运动强度、运动姿势、作息制度以及自身个体差异这样一些条件或因素,一般而言,人体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和适应,平衡身体的稳态和健康。
但现在生活中人们打错从事脑力劳动工作,缺少体力活动,而脑力劳动的能量消耗不会超过基础代谢的10%。正常人每天约摄入20000KJ的能量,但人体的基础代谢平均约8000KJ左右,而脑力劳动者一天的正常活动消耗是低于10000KJ的,每天的业余运动就成为了这类人急需的生活调剂,健身房的火爆也源于此。
运动健身对身体健康以及体重管理都是很有效的方式,今天想给大家科普一下运动中的能量消耗方式以及对身体的影响,希望能帮助你更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运动方式以及运动时间,更好的管理自己的体重和健康。
人体每天摄入的能量除了基础代谢之外,大部分都是靠肌肉活动消耗的,而肌肉活动的能量,首先由肌肉细胞中的三磷酸腺苷(ATP)迅速分界提供,之后由磷酸肌酸(CP)及时分解补充。该过程称之为ATP-CP系列。肌肉中的CP浓度约为ATP的5倍,但贮量甚微,只能提供肌肉活动几秒至一分钟使用。故而需要从营养物质分解代谢来提供在合成ATP的能量,营养物质主要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但一般不动用蛋白质。
在中等强度及以下强度运动时,食物在有氧条件下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再通过过氧化磷酸化过程合成大量ATP来提供能量,使肌肉活动能经济和持久的进行,该过程需要氧的参与,称之为有氧代谢。有氧代谢过程初始阶段,是利用糖较多,但随着时间延长,利用脂肪的比例增大,随即成为主要的代谢能源。
但大强度运动时,机体会处于相对缺氧的状态,有氧代谢产生的ATP无法提供运动所需,此时靠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的方式提供能量,称为无氧代谢,无氧代谢时糖酵解的速度是有氧系列的32倍。但是乳酸具有致疲劳性,不能持久,而且不代谢脂肪,但无氧代谢可以促进负荷力增强,增强身体力量,扩展空虚竭力边界。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跑步一公里过程中,哪些地方在消耗能量,这里有两点:
基础代谢消耗
运动过程消耗
基础代谢就是你什么也不干,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能量消耗。其数值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健康状况有关,一些智能体重秤可以测得个人基础代谢,这个可以作为参考,比如我的基础代谢在1800以上。
运动过程消耗就是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带来额外的消耗,这个也和个人基础体征和运动能力相关,一般测算中主要还是和体重关系比较大。
3.21公里,消耗164大卡
比如上图,当时体重70公斤左右,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平均心率136,耗时12'32'',消耗是164大卡,一公里的话就在50-60大卡左右。
回到这个问题,一公里消耗大约是多少米饭,已知米饭100g热量是116大卡。因为基础代谢数据不知道,如果单一算运动消耗的话,一公里消耗差不多是44g左右米饭的热量,也就是一两左右。
以上运动消耗过程相关的内容 如果部分信息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 爱美达人养生网管理员交流处理,感谢关注本站,获取更多养生美容知识,做最美的达人
相关热词:运动消耗过程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