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朋友想了解12块肌肉抗阻流程的一些知识,在此小美给大家介绍一些12块肌肉抗阻流程相关的知识,大家可参考一下
下面是梦想青成健身学院初级健身教练常见肌肉的抗阻练习的功能、动作!
其中红色字体标注的功能是必须记牢的!
在每个动作名称后面紧跟该动作考试必须掌握的功能!
胸大肌
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肩水平屈、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提肋助吸气。
固定器械:器械夹胸 肩水平屈
杠铃:平板卧推 肩水平屈
哑铃:仰卧飞鸟 肩水平屈
自重:俯卧撑 肩水平屈
背阔肌
近固定时,使肩关节伸、肩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并可辅助吸气
固定器械:器械高位下拉
肩内收(上下)
杠铃:杠铃俯身划船 肩伸
哑铃:哑铃单臂跪撑划船 肩伸
斜方肌
近固定时,上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和后缩;中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后缩;下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和肩胛骨后缩。远固定时,一侧肌纤维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对侧旋转;两侧收缩,使脊柱伸。
斜方肌上部固定器械:史密斯耸肩 肩胛骨上提
斜方肌上部(杠铃):杠铃耸肩 肩胛骨上提
斜方肌上部(哑铃):哑铃耸肩 肩胛骨上提
斜方肌中下部(固定器械):直臂肩胛后缩 肩胛骨后缩
斜方肌中下部(杠铃):杠铃俯身直臂肩胛后缩 肩胛骨后缩
斜方肌中下部(哑铃):哑铃俯身直臂肩胛后缩 肩胛骨后缩
三角肌
近固定时,前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和内旋;中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外展;后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伸、肩水平伸和外旋;整体收缩,可使肩关节外展。
三角肌前部(固定器械):器械纵把肩上推举 肩关节屈
三角肌前部(杠铃):杠铃前平举 肩关节屈
三角肌前部(哑铃):哑铃前平举 肩关节屈
三角肌中部(固定器械):器械横把肩上推举 肩关节外展
三角肌中部(杠铃):站姿直立划船 肩关节外展
三角肌中部(哑铃):哑铃侧平举 肩关节外展
三角肌后部(固定器械):坐姿反飞鸟 肩水平伸
三角肌后部(杠铃):杠铃俯身开肘划船 肩水平伸
三角肌后部(哑铃):哑铃俯身反飞鸟 肩水平伸
肱二头肌
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长头)、肘关节屈和外旋。远固定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固定器械: 器械弯举 肘关节屈
杠铃:杠铃臂弯举 肘关节屈
哑铃:哑铃臂弯举 肘关节屈
肱三头肌
近固定时,使肘关节伸,长头还可使肩关节伸。远固定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固定器械: 器械臂屈伸 肘关节伸
杠铃: 仰卧杠铃臂屈伸 肘关节伸
哑铃: 哑铃颈后臂屈伸 肘关节伸
自重: 体后臂屈伸 肘关节伸
腹直肌
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脊柱屈。还可降肋助呼气。
固定器械: 器械卷腹 脊柱屈
哑铃: 哑铃卷腹 脊柱屈
自重:仰卧卷腹 脊柱屈
竖脊肌
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头和脊柱伸。上固定时,使骨盆前倾。躯干稳定,背部挺直。
固定器械: 山羊挺身 等长收缩,躯干稳定,背部挺直。
杠铃:杠铃屈膝硬拉 躯干稳定,背部挺直。
哑铃: 哑铃屈膝硬拉 躯干稳定,背部挺直。
自重:俯卧挺身 头和脊柱伸
臀大肌
近固定时,使髋关节伸和外旋;上部肌纤维收缩可使髋关节外展,下部可使髋关节内收。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固定器械:坐姿蹬腿 髋关节伸
杠铃:杠铃深蹲 髋关节伸
哑铃: 哑铃深蹲 髋关节伸
自重:徒手深蹲 髋关节伸
股四头肌
近固定时,股直肌可使髋关节屈,整体收缩使膝关节伸。远固定时,使大腿在膝关节处伸,维持人体直立姿势。
固定器械:坐姿腿屈伸 膝关节伸
杠铃:杠铃下蹲 膝关节伸
哑铃:哑铃下蹲 膝关节伸
自重:徒手下蹲 膝关节伸
股二头肌
近固定时,使膝关节屈和外旋,长头还可使髋关节伸。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大腿在膝关节处屈;当小腿伸直时,使骨盆后倾。
固定器械:俯卧腿弯举 小腿在膝关节屈
一、
抗阻训练计划的制定依据与内容
(一)抗阻训练计划的制定依据
选择正确的锻炼手段方法和确定适当的运动负荷,是制定抗阻训练运动计划的关键。为了制定出个性化的抗阻训练运动计划,必须要以健康状况的调查评估和健康体适能的测试评估获得的客户信息为依据,另外还要了解客户目前的抗阻训练技术经验和训练水平。一种确定客户训练经验与水平的简单方式是询问其参加训练的持续时间。对于以前没有训练经历的客户来说,参加训练少于三个月的属于初学者水平;三到十二个月的属于中级水平;超过一年持续训练的就属于高级水平。
制定抗阻训练运动计划具体内容之前,要明确客户的锻炼目的。首先要明确客户需要重点增强锻炼哪些肌群,然后明确需要发展的是肌肉力量还是肌肉耐力,或是增加肌肉体积。
(二)抗阻训练计划的内容
抗阻训练运动计划的内容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运动频率、运动时间、运动的选择、动作顺序、负荷和重复次数、完成组数、组间休息、训练方法等要点。
1.运动频率
运动频率受客户的抗阻训练水平、其它运动以及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时间安排的影响。
健身教练应该主要以客户的抗阻训练水平来确定其运动频率。训练水平差的客户需要较多的休息时间,这就降低了训练频率。相反,训练水平较高的客户需要的休息时间较少,所以每周可以安排多次运动。但是,如果客户还有其它运动,而且总运动量很高,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减小抗阻训练的频率。
为了获得充分的休息,应该在相同肌群的训练中间至少安排一天的休息日。还可以根据客户的训练水平做出更详细的指导。一般来说,初级者的训练频率通常是每周两次或三次;中级者的训练频率通常是每周三次或四次;高级者的训练频率通常是每周四次或五次。
初级者每周两次或三次的训练应合理地平均分配,例如:可安排周一、周四训练或每周一、三和五训练。
中、高级者可以接受每周三次以上训练的运动频度,但不能每天都训练同一组肌肉群。这时就需要健身教练为其制定分化训练计划。例如:每周练四天可以这样安排,周一和周四训练上身肌肉,周二和周五训练下身肌肉。
2.运动时间
一般来说,运动时间也取决于客户的训练水平,但做为一般健身者来说,一次抗阻训练的时间一般不超过60分钟。
3.运动的选择
运动的选择就是为客户选择抗阻训练计划中的练习项目,这主要取决于客户的个人情况。所选择的练习动作应针对客户的特殊需要,排除不适当的运动。一般性的运动选择原则如下:
(1)健身教练应该在特殊性原则指导下选择动作,为了训练某些特定的肌群,应该选择这些肌群的针对性练习。
(2)应该考虑客户的时间问题。这个因素不仅影响练习项目的数量,还影响练习的方式。例如,单臂哑铃弯举练习所用时间长于双臂哑铃弯举所用的时间。
(3)对于没有抗阻训练经验的客户先安排其进行器械练习。因为器械练习较自由重量练习(杠铃、哑铃练习)在训练技术方面较为简单,同时也较为安全。
(4)对于存在身体结构问题或某些关节柔韧性较差的客户,选择运动项目更应慎重。例如,对于肩关节柔韧性非常差的客户,就不应让其进行直立推举哑铃的练习,否则容易造成腰部压力过大而导致受伤。
(5)可根据客户的具体身体状况和需要为其选择核心练习基本练习、辅助练习、结构练习和功能性练习。
(6)对初级者可选择每个肌群采用一个动作的方法,以基础肌肉锻炼为主;而对中级者和高级者则可选择每个肌群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动作的方法,并均衡锻炼基础肌肉和非基础肌肉。
4.运动顺序
运动顺序是指在一次抗阻训练中将练习动作排成一个特定的序列。运动顺序应该使前一次运动引起的疲劳对下一项运动的影响最小。在抗阻训练中,安排运动顺序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大部分可归纳为以下几个重要的方法:
(1)一般先进行核心练习基本练习、多关节练习,然后是辅助练习、单关节练习,或先进行大肌肉群的练习,然后进行小肌肉群的练习。如进行预先疲劳训练法,则先进行单关节练习,然后进行多关节练习
(2)“推”和“拉”运动的交替进行。
(3)上肢练习和下肢练习交替进行。
(4)多关节练习、单关节练习与交替推拉练习相结合。通常先进行下肢的运动,然后是上肢的运动。
(5)组合组和超级组。
(6)预先疲劳训练法。
(7)循环训练。
5.负荷强度和重复次数
研究证明,高负荷(最大或接近最大用力)和低重复次数的训练可使力量得到有效增大,而低负荷和高重复的训练可使肌肉耐力获得良好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肌肉力量和耐力在每种情况下都可以得到发展,但每种负荷方案更有利于其专门的神经肌肉类型。以发展肌肉力量为主的抗阻训练应采用1~6RM的强度;以发展肌肉体积为主采用6~12RM的强度;以发展肌肉耐力为主采用小于或等于12RM的强度。对于初学者水平的客户开始阶段采用12~15RM的强度较为合适。由于老年人(接近50~60岁或更老的人)在抗阻力训练中可能会发生骨骼肌损伤,一般可采用10~15RM的强度。这里应该指出,RM代表该负荷可能举起的最高重复次数,而不是指负荷本身的绝对值,同为8RM,对体适能不同的人,承受的绝对负荷值就可能不同。因此,采用RM做负荷指标,就可能使抗阻训练更加适应运动计划个性化的需要。
6.组数
每次训练课要完成的组数与每次训练课需要的时间有紧密联系。组数的安排不像运动次数的安排那样直接受到主要抗阻训练目标的影响,但组数也与训练目标有关。尽管研究显示,只进行一组训练就能使肌肉增粗并提高,但是中级者和高级者可能需要增加组数来获得进一步提高。初学者一般不能进行多组训练,开始训练的几个月可以采用单组训练,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可逐渐增加组数。发展肌肉力量与体积一般3~6组为宜,发展肌肉耐力一般为2~3组。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组数安排不包括热身组。
7.组间休息
客户的抗阻训练目标决定了组间休息时间。肌肉耐力训练,组间休息通常是30秒或更少。肌肉体积训练,组间休息通常是30~90秒。肌肉力量训练,组间休息较长,尤其是下肢或全身性运动,长达两到五分钟。
8.训练方法的变化
为了帮助客户不断提高肌肉的力量、耐力或增大肌肉体积,降低过度负荷的危险,减少厌烦感并维持训练强度,需要在运动计划中应用多样化原则。可以通过周期性改变频率、负荷、训练量或休息时间来改变抗阻训练运动计划,使训练具有多样化。下面重点介绍一些常用方法。
(1)基本练习法:首先通过测试确定个人10RM的重量,然后完成三组训练,每组10次,每组练习的重量依据10RM的百分比来确定。例如:
第一组10次 50﹪10RM
第二组10次 75﹪10RM
第三组10次 100﹪10RM
(2)金字塔练习法:先确定个人1RM的重量,然后依据这个重量的百分比来确定以下每组练习的重量。随着每组逐渐加重,每组次数逐渐减少。例如:
第一组12次 50﹪1RM
第二组8次 65﹪1RM
第三组6次或至力竭 75﹪1RM
(3)递减重量练习法★:同金字塔练习法相反,随着每组逐渐减重,每组次数逐渐增加。例如:
第一组6~8次或至力竭 约100﹪10RM
第二组9~12次或至力竭 约80﹪10RM
第三组13~15次或至力竭 约50﹪10RM
第四组16~18次或至力竭 约20﹪10RM
(4)强迫次数练习法★:当练习者做某一练习时,已完成一定的次数,无力继续完成全程规范动作时,健身教练可帮助其通过动作的“顶点”继续完成1~2次动作,使肌肉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
(5)退让练习法★:当练习者正常练习至疲劳后,健身教练可帮助其完成向心收缩动作,然后由其自己完成离心收缩动作。
(6)调整运动负荷量★:为了避免客户出现对某个运动计划的适应或出现过度疲劳,可周期性调整运动负荷量。运动负荷量的调整主要是改变多关节练习的负荷量。例如:如果客户每周锻炼三天,可以将这三天分别安排为“大负荷量日”、“小负荷量日”和“中负荷量日”。如果客户每周锻炼四天,可以采用“大负荷日”与“小负荷日”交替的方法。
(7)改变练习动作★:为了使客户保持对健身运动的兴趣,提高锻炼效果,可每4~8周改变练习动作,甚至可以在每次锻炼课都改变一些练习动作。
二、
训练原则
身体活动要达到健身目的,必须达到一定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要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不能盲目地去运动。因此,在进行抗阻训练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超负荷原则
超负荷原则是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是指对于运动量的要求要超出平时所适应的负荷,这样训练才有效果。这是一种为了提高肌力和肌肉耐力所实施的超过自身平时最大能力的训练,使得肌肉系统功能因训练内容而获得相对的改善。肌肉力量、耐力训练的超负荷是通过在抗阻训练中增加重复次数、减少每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增加重量、增加练习组数、增加训练频率等方法实现的。
(二)特殊性原则
不同的身体活动具有不同的效果,运动者期望获得什么样的运动效果,就应进行能产生那种效果的运动。因此在运动计划中,不同的需求要采用不同的运动内容。例如,要增加胸肌、肱三头肌的力量,就要采取卧推练习,而不是坐姿划船练习。高强度的抗阻训练可增强肌肉力量和肌肉的体积;如果要获得最大的肌力就必须对抗最大的阻力;而要提高肌肉耐力则要采取低阻力、多次数的抗阻训练才能明显提高肌肉的耐力,但肌肉力量和体积却不会有多大改变。
(三)渐进性原则
实施运动计划要逐步增加运动量,从而使运动计划能够安全而有效地进行。在抗阻训练中,如果一时突然给予肌肉过强的负荷,就容易造成伤害事故。所以应采取渐进的方法增加强度、次数和组数。身体适应能力随着渐进的负荷而增加,肌肉力量、耐力和肌肉体积也随之增加。
随着全民健身政策的实施,现在关注健身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逐渐意识到健身对于健康的重要性,更多的人开始走进健身房锻炼,甚至开始从事健身教练这一行业,尤其是私教。不过从事健身教练需要具备证书,比如健身教练资格证、运动营养师证、运动康复师证书等,其中健身教练资格证是从事健身教练必考的证书。健身教练资格证主要考什么?好考吗?
国度健身教练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有等级限制,对于新人来说,需要从初级证书考试,初级证书考试的内容如下:
证书考试一般是三个部位:体能测试、理论知识,实践技能。
首屈一指部分:体能测试。只有通过体能测试,才有资格进入下一轮考试。测试项目:坐姿体前屈、俯卧撑、徒手下蹲。男子分别是静力性伸展5秒、40次、60次:女子:5秒、15次、40次。
第二部分:理论考试。健身教练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包括运动营养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计划原理,健康体适能等。这些理论知识是学习高级技能的基础,尤其是运动解剖学,是后期学习运动康复技能的基础知识。
第三部分:实操技能,抽题的形式。
1.抗阻训练技术(12块肌肉)
肌肉:股四头肌、臀大肌、股二头肌、腓肠肌、斜方肌(上、中、下束)、竖脊肌、背阔肌、腹直肌、胸大肌、三角肌(前、中、后束)、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长头、内外侧头)。
阻力形式:重量器械、自由重量(杠铃、哑铃)、自重,由考评员指定器械完成。
2.伸展练习考题(13块肌肉)
肌肉:股四头肌、臀大肌、股二头肌、腓肠肌、髂腰肌、斜方肌(上、中、下束)、竖脊肌、背阔肌、腹直肌(没有被动伸展)、胸大肌(上、中、下束)、三角肌(前、中、后束)、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练习形式:主动伸展、被动伸展
3、有氧运动技术 练习形式:有氧运动器械(跑步机、椭圆机、台阶练习器、固定自行车)
其实只要你认真学习,奔着以学习为目的出发,考健身教练对你来说那就很容易了。
以上12块肌肉抗阻流程相关的内容 如果部分信息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 爱美达人养生网管理员交流处理,感谢关注本站,获取更多养生美容知识,做最美的达人
相关热词:12块肌肉抗阻流程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