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东华养生网 > 养生文化 > 养生常识 > 正文

热量的计算方式(热量的计算方式有几种)

  分类:养生常识  发布者:yansheng  发布时间:
好多朋友想了解热量的计算方式的一些知识,在此小美给大家介绍一些热量的计算方式相关的知识,大家可参考一下热..

好多朋友想了解热量的计算方式的一些知识,在此小美给大家介绍一些热量的计算方式相关的知识,大家可参考一下

热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热量计算公式是一种计算热量的公式,即Q=G·C·(tg-th)。

根据热量计算公式Q=G·C·(tg-th)可知当供热系统向热用户提供相同的热量Q时,供回水温差Δt= tg-th与循环水量G成比例关系。即系统的供回水温差大,则循环水量就小,水泵的电耗就会大大降低。从下面的一个例子,就可看出温差与电耗之间的关系。

热量公式的解题技巧及一般式

热量计算的一般式是Q=cm△t,其中△t表示温度的变化,可见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由物体质量、物质比热容和物体温度的变化量这三个量的乘积决定,跟物体的温度的高低无关。

解题的时候要弄清题目所描述的是怎样的物理过程,在这个物理过程中涉及哪些物理量,应标清要计算的是哪个物体在哪个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全部被物体吸收,还是部分被物体吸收。

热量的公式是什么?

热量的吸收和放热公式都是: Q=cm△t

式中Q为热量,正表示系统吸热,负表示放热;C为比热;m为质量;△t为温度变化,△t=t2-t1,所以,温度升高,△t为正,Q也为正的,这一过程为吸热;温度下降,△t为负,Q也为负的,这一过程为放热。

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放热的计算公式Q=cm(T初-T末);

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吸热的计算公式Q=cm(T末-T初);

Q代表热量 C代表比热容 M代表质量。

热传递的理解:

1、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是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2、热传递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并且将一直继续到温度相同的时候为止。

3、发生热传递的唯一条件是存在温度差,与物体的状态,物体间是否接触都无关。

4、热传递的结果是温差消失,即发生热传递的物体间或物体的不同部分达到相同的温度。

热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Q=cm△t 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如下:

1、热量Q: 焦耳 ( J )

2、比热容C: 焦耳/千克℃ ( J/kg℃ )

3、质量m: 千克 ( kg )

4、升高(或降低)的温度△t: 摄氏度( ℃ )。

一定质量的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该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称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用符号c表示。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 /(kg·K) ]或焦耳每千克每摄氏度[J /(kg·℃)]。

J是指焦耳,K是指热力学温标,即令1千克的物质的温度上升(或下降)1开尔文所需的能量。根据此定理,便可得出以下公式:

扩展资料:

比热容的单位是复合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功、热量的主单位统一为焦耳,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因此比热容的国际单位为J/(kg·K),读作“焦[耳]每千克开[尔文]”。国际单位或为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内的字可以省略。)

常用单位:J/(kg·℃)、J/(g·℃)、kJ/(kg·℃)、cal/(kg·℃)、kcal/(kg·℃)等。注意摄氏度和开尔文仅在温标表示上有所区别,在表示温差的量值意义上等价,因此这些单位中的℃和K可以任意互相替换。例如“焦每千克摄氏度”和“焦每千克开”是等价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比热容

以上热量的计算方式相关的内容 如果部分信息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 爱美达人养生网管理员交流处理,感谢关注本站,获取更多养生美容知识,做最美的达人

相关热词:热量的计算方式

最新文章
多吃荔枝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多吃荔枝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

时间:2025-07-04

荔枝和啤酒能一起吃吗荔枝和啤酒能一起吃吗

时间:2025-07-04

荔枝可以和虾一起吃吗荔枝可以和虾一起吃吗

时间:2025-07-04

为什么吃荔枝会上火为什么吃荔枝会上火

时间:2025-07-04

荔枝能和芒果一起吃吗荔枝能和芒果一起吃吗

时间:2025-07-04

喝完酒能吃荔枝吗喝完酒能吃荔枝吗

时间:2025-07-04

坐月子可以吃荔枝吗坐月子可以吃荔枝吗

时间:2025-07-04

萎缩性胃炎能吃荔枝吗萎缩性胃炎能吃荔枝吗

时间:2025-07-04

酸奶和荔枝能一起吃吗酸奶和荔枝能一起吃吗

时间:2025-07-04

河流中的小龙虾的营养有哪些河流中的小龙虾的营养有哪些

时间:2025-07-04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