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朋友想了解肌肉燃烧吧的一些知识,在此小美给大家介绍一些肌肉燃烧吧相关的知识,大家可参考一下
你好
“夏天来了 让肌肉燃烧吧”翻译成英语是:
Summer is coming, let the muscles burn!
——“请问一下,我怎么增加训练强度呀?”
——“增加负重呀,这还用问!”
听着真耳熟,对吧。万一举不起大重量呢?大重量容易受伤咋办?那你来对了!专门给你准备了五大秘密招式。这五大招,来自下面这本书,别看是给女性写的,谁都可以用,作者可是个大神!
我看的是英文版,中文貌似是下面这本:
对比了一下两本书的目录,不太一样。为了顺带学学英语,直接看的英文版,原版是法语的,因为作者是法国人,看看豆瓣上的简介:
但大家可能更熟悉这本书:
所以今天的五个大招还是有科学依据的,搬好小板凳准备吧。
训练过程中产生的酸痛和灼烧感,是乳酸积累造成的,这可是好事,说明肌肉要长大了。因为肌肉们很讨厌这种感觉,必须变强才能够适应,所以这种燃烧感,在训练过程中,越强烈越好。
因此,增加训练强度,就从维持这种燃烧感出发。
五个大招让你的肌肉爽到爆!
为了让肌肉持续保持张力,增加训练组数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就要求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不!要!休!息!让肌肉燃烧吧燃烧吧燃烧吧...
大部分的负重训练都有动作顶端和动作底端,在动作顶端不要让手臂或腿挺直,保留一个小小小小的弯曲度。比如说上斜平板卧推,当手臂推到顶端完全伸展时,是骨骼在支撑负重,在负重下降之前,会短暂的降低肌肉张力,降低效果。
所以,在背部,肱二头肌和大腿后侧肌群的训练动作中,不要在伸展姿势中完全绷直你的手臂或腿;在胸部,肩部,肱三头肌和大腿前侧肌群的动作中,不要在收缩姿势中完全绷直你的手臂或腿。
当你的肌肉已经疲劳,这一组很难高质量完成的时候,可以采用递减组训练法。
具体操作为,短暂的停一下,减轻大概三分之一的重量后,立即接着做,当再次感到很难继续的时候,再减轻一部分重量,立刻开始接着做。这样既能够保证动作高质量的完成,也能够维持肌肉的持续燃烧。
但是,最多只能减轻2次重量,否则训练效果会大打折扣。
超级组训练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拮抗超级组,一种是复合超级组。拮抗超级组针对的是两个负责相反作用的肌肉,比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胸和背、股二头肌和股四头肌等。复合超级组针对的是同一肌群的训练。
拮抗超级组,一个肌群做完一组后,不要休息,立刻开始训练它的拮抗肌群。比如说做完一组腿屈伸后,就立刻去做腿弯举,在你做腿弯举训练股二头肌的时候,股四头肌正在休息恢复。所以这种训练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不需要休息,十分节省时间。
复合拮抗组,针对同一肌群连续训练,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后衰竭法,先做多关节动作,即多个肌群同时参与的动作(比如深蹲),再做单关节针对性动作,即只有一个肌群参与乏力的动作(比如腿屈伸)。一种是先衰竭法,就是先做单关节动作,再做多关节运动。
两种训练方式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循环训练法与传统的力量训练不太一样。传统的力量训练是针对同一个肌群做多组多个动作,而循环训练则是针对多个肌群做一组一个动作,然后立刻换另外一个肌群,再做一组一个动作,组间无休息时间,直到训练的第一个肌群,完成一圈,然后重复。
循环训练法比常规的训练更能有效的增长肌肉耐力,并且可以燃烧更多的脂肪。
如果你不喜欢有氧运动,也没有时间做负重训练,那循环训练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组间不休息,所以是一个很节省时间的训练方式。
关于循环训练法,之后会专门详细介绍,大家先试试这五大招,能否让你的肌肉爽到爆!
燃烧吧,肌肉!
上一篇《为什么你的肌肉练不大?》中谈到了肌肉增长的原理,很多网友产生了锻炼肌肉的欲望。然而限于篇幅,没有写具体的训练方法,大家感觉没读到想看的内容,甚至有人怀疑我把“秘诀”藏起来,想搞个“健身速成班”之类的东西敛财。我当然想赚钱,但水平有限,搞不了健身班。这一系列文章主要是介绍一些普及性的知识,具体的训练还需要更为专业的教练。不过既然说到这里,我就在后面几篇介绍几个“秘诀”供大家参考。
这篇文章的标题借用了一个日本热血漫画式的题目。肌肉训练效果如何并不仅是训练方式是否科学的问题,更在于训练者是否拥有足够的激情和毅力来完成艰苦和枯燥的训练。有大量的训练者通过阅读杂志文章获得不少健身知识,但最终在训练的痛苦面前败退下来。相反,一些知识不多的人在健身房“死磕”,也事倍功半地练出了像模像样的体格。决定健身者成败的关键,就是被称为肌肉增长最重要秘诀的“力竭法则”。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力竭,顾名思义,就是把力气彻底用完、耗尽。学过高中生物知识的人都知道,肌肉运动消耗能量的形式有两种:以分解糖原供能为主的有氧运动、以分解三磷酸腺苷供能为主的无氧运动。前者可以让人持久运动,比如走路、慢跑、爬山等;后者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爆发出很大的力量,比如举重、短跑等。
我们知道,肌肉的增长需要变化的不断刺激,而有氧运动是很难让肌肉发达的——这也是长跑运动员都精瘦的原因——让肌肉发达,我们需要无氧运动。但无氧运动有个令人讨厌的问题,就是在运动中能量物质不能彻底代谢掉,会留下一些其他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等,让你“很不爽”。比如说,用哑铃做单臂弯举时,你会感到在头几次动作中肌肉逐渐升温,直至有一种“烧灼”感。这是三磷酸腺苷分解产生的热量,运动员通常把它叫做“燃烧肌肉”。假如忍住这种烧灼感,继续举哑铃,你会感到肌肉传来明显的酸胀,这是三磷酸腺苷代谢出的乳酸在肌肉中逐渐积累的结果。在消耗能量的同时,肌肉中的氧含量也在消耗中降低。神经对乳酸的感觉会越来越强烈,直到这种酸疼让你再也无法举起更多的次数。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作肌肉的“力竭”。
理论上说,对于同等状态的肌肉,要达到力竭所需的重量和次数是一定的。然而力竭状态的出现还要取决于训练者本身。意志、决心、精神状态以及对疼痛的忍耐能力,都决定了你能不能在一组之内再多举起几次。有些训练者试图通过增加训练总量来弥补自己在训练中不能忍受力竭的缺陷,然而不幸的是,这最后几次才真正是关键——决定肌肉得到的刺激深度,进而决定肌肉的生长幅度。假如用同样的重量,做6组弯举、每组8次和做3组弯举、每组10次相比,后者虽然比前者在总数上少了18次,却能够让你的肌肉得到更好的生长。
健美运动员对力竭的了解,在100年前的山道时期就已经有了很完整的阐述。而在韦德训练法则中,如何将力竭变成“进一步的力竭”,其技巧更是占据了三十二条军规中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比如“渐降组法则”:用15公斤的哑铃做单臂弯举,到了力竭的时候,换成10公斤的;再次做到力竭,再换成5公斤的做到力竭。“优先疲劳法则”:做弯举直到肱二头肌疲劳,再做同样要用到肱二头肌的T型划船。我们不得不佩服职业健美运动员的毅力——本来就已经进入力竭状态痛苦得难以为继,还要坚持用各种方法把这个状态延续下去。
一些类固醇药物被证实能够减轻力竭状态时的酸疼感,可以让运动员能够更加深入地训练,同时还能增加肌肉增长的幅度。上世纪中后期,类固醇药物在健美界泛滥成灾,包括施瓦辛格在内的一些健美名将后来也都承认自己曾经使用过类固醇药物。大量运动员被类固醇药物损害了健康,还有不少因此短寿的。这些负面新闻造成的恶果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很多人依旧认为健美运动员的肌肉是“吃激素长大的”。
在类固醇药物的使用受到普遍谴责之后,曾为滥用药物运动员教父的乔?韦德本人摇身一变,成为健美界坚定地反药物滥用者,并适时地推出了各式各样“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营养补剂”。比如前一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减肥神药”左旋肉碱,早已作为赛前减脂补剂在健美界使用了多年。这些营养补剂往往声称能够大幅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但由于绝大多数的运动员本身就是激情澎湃的训练狂人,这类营养补剂的目的又是减少力竭的“痛苦”,因而很难排除使用时的安慰剂效应。仅有的少数对营养补剂的双盲对照实验结果也并不令人满意。需要指出的是,力竭的痛苦感觉本身就是人体自我保护的机制,通过酸疼的感觉防止肌肉被过度使用造成损伤。这一点在滥用类固醇药物的运动员身上可以看得很清楚,他们常常因为力竭的痛苦不明显而过度训练,导致肌肉拉伤撕裂。
对普通人尤其是初学者而言,在训练中达到力竭依旧是获得肌肉增长的好办法。当然,我们不必每组都达到力竭,那样既痛苦也不安全。可以先安排几组热身,让肌肉充分运动后,再安排几组达到力竭的训练;最后换稍小点的重量,刺激一下已经较为疲劳的肌肉,就可以较好地完成一个部位的训练。
力竭虽然痛苦,但这种痛苦也能磨练人的意志,让我们从身心两方面都得到锻炼。
以上肌肉燃烧吧相关的内容 如果部分信息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 爱美达人养生网管理员交流处理,感谢关注本站,获取更多养生美容知识,做最美的达人
相关热词:肌肉燃烧吧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