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朋友想了解脂肪肌肉比例的一些知识,在此小美给大家介绍一些脂肪肌肉比例相关的知识,大家可参考一下
一斤脂肪等于约0.45公斤,而一斤肌肉等于约0.45公斤。因此,一斤脂肪大约等于一斤肌肉。 但是,这两者的体积大小不同,脂肪比肌肉体积大得多,所以即使体重相同,身体外观可能各不相同。
肌肉和脂肪在身体所占的比例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变化,比如一个人在20岁时的体重和50岁的体重都是60kg,但是体内的肌肉和脂肪的含量是不一样的!
但是单纯从肌肉和脂肪来比的话,肌肉的密度是脂肪的3倍,即:1kg的肌肉的体积相当3kg脂肪的体积!
一、人体脂肪率
男性体脂25%,女性33%是诊断为肥胖的标准。体脂百分比可通过以下公式用BMI的数值进行计算:
体脂 % = 1.2×BMI +0.23×年龄-5.4-10.8× 性别
其中男性性别取值为1,女性取值为0。
二、水分率
以身体内水份的含量计算, 最多的是脑脊髓,约占百分之九十九;其次为淋巴腺,约占百分之九十四;血液中的水份约占百分之八十三;肌肉中的水份约占百分之七十七;骨骼虽然坚硬,也含有百分之二十的水。以上是指成年人的身体,婴孩平均约占全身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三、肌肉率
人体内的肌肉比例。肌肉率=(肌肉重量/体重)×100% (备注:女性肌肉率的标准值约为27%)
扩展资料:
人体脂肪秤
1、人体脂肪秤是除了可测量体重外还可以测量脂肪、水分等的称重计。目前市场上有ito膜和电极片两种材料的传感器测体脂。
2、人体脂肪秤的原理是肌肉内含有较多血液等水份,可以导电,而脂肪是不导电的。因为体内电流的通道导体是肌肉,从电流通过的难易度可以知道肌肉的重量,由此可判断,在体重的比例。
正确的健康理念:
健康的身体,在于体内脂肪的平衡,脂肪过量积聚对身体产生危害,导致各种疾病。人体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内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例如提供能量,保护内脏,维持体温,协助水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参与人体代谢活动等。
但是,过多的脂肪却会影响人体健康,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另外,肥胖疾病患者又往往面临着怕热、影响体形、易疲劳等种种苦恼。因此,医生和专家建议将体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目前国际上存在着多种测人体成分特别是人体脂肪的方法,主要有水下称重法(hydrodensitometry),皮折计法(skinfold anthropometry),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等。
另外还有近年来发展的比较迅速的双能X射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nmetry,DEXA),计算器断层成像法(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法(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等。
但是这些方法需要比较昂贵的设备和专业的训练,并且患者容易受到辐射,不适合家用。BIA方法使用方便,测量结果比较准确,价格相对低廉,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BIA(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的理论根据BIA是一种根据不同身体组织具有不同导电性质而设计估算体组成的技术。身体组织被接上大于频率50kHz的电流后,电流可由细胞外液而通过。
但是一部分电流会被细胞膜(阻力,resistance,R);一部分电流则因为细胞膜暂时荷电而减缓电流的速度,这就是抗(reactance,).Impedrance(Z)是阻力和抗力的总和,通常阻力占90%以上。
电子脂肪秤,就是根据以上原理,利用秤体表面的电极片与用户的双腿接触,通过一定的安全电流,测量人体电阻(bio-impedance).然后基于输入的用户数据和测量得到的人体电阻。
使用我们在广泛实验的得到的公式,能够比较精确地测量人体脂肪百分比、人体水分百分比、人体肌肉百分比、骨骼重量等人体成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体脂肪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人体脂肪秤
肌肉与脂肪两者的比例,是维持良好体态很重要的一环,当你吃太多又不运动,身体就会将储存的热量转变为脂肪,脂肪多了,身材当然不会好看;非但如此,科学研究指出,过多的脂肪会破坏身体平衡,使体内讯息传递错误。
脂肪组织可消耗的热量较少,而肌肉可以消耗的热量较多,因此,肌肉可说是新陈代谢的引擎。当体内肌肉较多时,饮食控制就相对较为轻松,比较不会有额外热量囤积,所以肌肉与脂肪的比例,可说是体型管理的重要关键。
若以不正确的方式节食,再加上缺乏运动,会使脂肪减少的同时,肌肉也在减少,一旦恢复正常饮食,就更容易变胖了;胖了又减,又会失去更多肌肉,形成所谓的溜溜球效应,让老化速度变快。
拓展资料:
肌肉:
muscle肌肉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肌肉组织由肌细胞(肌纤维)和结缔组织组成。肌细胞的形状细长,呈纤维状,故肌细胞通常称为肌纤维。细胞内含丰富的肌丝蛋白,组成细肌丝和粗肌丝。头肌可分为面肌(表情肌)和咀嚼肌两部分。
躯干肌可分为背肌、胸肌、腹肌和膈。下肢肌按所在部位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均比上肢肌粗壮,这与支持体重、维持直立及行走有关。
脂类
是油、脂肪、类脂的总称。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的种类和长短却不相同。食物中的油脂主要是油和脂肪,一般把常温下是液体的称作油,而把常温下是固体的称作脂肪。脂肪所含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部分还含有N,P等元素。 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的种类和长短却不相同。脂肪酸分三大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
成年人的骨骼肌约占体重的40%,成年人的体脂率正常范围分别是女性20%~25%,男性15%~18%,
若体脂率过高,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就可视为肥胖。运动员的体脂率可随运动项目而定。一般男运动员为7%~15%,女运动员为12%—25%。
资料拓展:
人体肌肉共639块。约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其中最长的肌纤维达60厘米,最短的仅有1毫米左右。大块肌肉约有两千克重,小块的肌肉仅有几克。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的百分之三十五至四十五左右。
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按形态又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平滑肌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具有收缩缓慢、持久、不易疲劳等特点,心肌构成心壁,两者都不随人的意志收缩,故称不随意肌。骨骼肌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常附着于骨,骨骼肌收缩迅速、有力、容易疲劳,可随人的意志舒缩,故称随意肌。骨骼肌在显微镜下观察呈横纹状,故又称横纹肌。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分为白、红肌纤维,白肌依靠快速化学反应迅速收缩或者拉伸,红肌则依靠持续供氧运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中,牵引骨产生运动。人体骨骼肌共有600余块,分布广,约占体重的40%,每块骨骼肌不论大小如何,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位置和辅助装置,并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受一定的神经支配。因此,每块骨骼肌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器官。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肌肉
我们人体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比如 骨骼 肌肉 水分 血液 等等
其中成年以后骨骼的重量基本不变,所以组成人体体重的主要的就是 肌肉 水分 和脂肪
不同的人 肌肉 水分 和脂肪含量是不同的
正常人的体重:
体重(男)=脂肪15%+骨质6%+蛋白质19%+水分60%
体重(女)=脂肪22%+骨质5%+蛋白质18%+水分55%
对于脂肪 ,一般男性以15%为宜,高于18%为超标,高于25%为肥胖;女性以22%为宜,高于25%为超标,高于30%为肥胖。同样是1.8米和250斤,两个人的体型却截然不同,因为大胖子的体脂比超过50%,而健美先生的体脂比却低于4%。以上只是两个极端例子,实际上1.8米身高和250斤体重可搭配出很多种体型,差别就在脂肪比例。
对于水分,对于正常人含量大约 百分之55--65,不同的人水分含量是不同的。肥胖的人体内脂肪多肌肉少 所以水分含量少。在人体各组织中,水分的含量也是不同的:分布于骨骼和软骨中的水约占骨总量的10%;脂肪当中的水约占脂肪总量的20%~35%;肌肉中水的分布已高达肌肉总量的70%左右;而血液中的血浆里面,除了6%~8%的血浆蛋白,0.1%左右的葡萄糖和0.9%左右的无机盐以外,其余的成分全是水,约占血浆总量的91%~92%。
对于肌肉 肌肉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 所以蛋白质的含量就决定了肌肉的含量
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的百分之35至45左右。
人体肌肉共639块。约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其中最长的肌纤维达60厘米,最短的仅有1毫米左右。大块肌肉约有两千克重,小块的肌肉仅有几克。
越胖的人肌肉越少
所以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饮食习惯 拥有健康的体重 才会有好的 脂肪 肌肉 水分的比例
以上脂肪肌肉比例相关的内容 如果部分信息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 爱美达人养生网管理员交流处理,感谢关注本站,获取更多养生美容知识,做最美的达人
相关热词:脂肪肌肉比例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