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因为它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被称为元宵节和上元节。因为有看灯的习俗,所以也叫元宵节。佛教对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元宵节的由来是什么呢?你明白吗?过来看一看。
元宵节的来历
根据一般资料和民间传说,农历正月十五在西汉时期就已受到重视。汉武帝于农历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乙的活动,被后人视为农历正月十五祭祀神灵的第一个标志(《史记乐书》:“汉家常于农历正月去信义甘泉,在暮色中过夜”)。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元宵节习俗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汉明帝永平年间,为了弘扬佛教,汉明帝下令正月十五晚上在宫中、寺庙里“燃灯示佛”。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烧灯笼的习俗是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和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而逐渐在中国扩大的。南北朝时期,元宵花灯逐渐流行。梁武帝信奉佛教,正月十五那天,他的宫殿里灯火辉煌。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更加密切。佛教兴盛,官民一般在正月十五“烧灯供佛”,于是佛灯遍布民间。自唐代以来,元宵节已成为一件法定的事情,并逐渐成为一种民俗。
元宵节彩灯有哪些
1.荷花灯
古代的莲花灯是闽南青年男女在元宵节互赠的礼物,寓意丰富。后来,它通常在元宵节时与一对灯笼一起送给新婚夫妇。据说祈福可以生出健康的胖娃娃。
2.宫灯
宫灯是世界闻名的中国特色工艺品。宫灯之所以有这个名字,是因为它们大多是由宫殿和政府办公室制作和使用的。宫灯种类繁多,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珠形、花篮形、方胜形、双鱼形、葫芦形、盘长形、艾叶形、眼镜形、项圈形等等,尤其是六角形宫灯。
3.龙灯
龙灯又称“舞龙”,是中国民间灯舞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国许多地方。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图腾文化。龙灯前面有一个龙头,身体中间的关节数量不等,但一般是单数,每个关节下面有一根棍子支撑。在每个节日里,点蜡烛的被称为“龙灯”,不点蜡烛的被称为“布龙”。舞蹈时,一人用彩珠玩龙,龙头随珠旋转,龙身龙尾的人各举一节,上下翻转,左右转动,锣鼓喧天,十分壮观。自古以来,关于龙的传说数不胜数,龙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
4.走马灯
骑马灯,古代称为盘盘灯(秦汉)、仙烛转鹭灯(唐代)、骑马灯(宋代),是汉族手工艺品,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也是灯笼的一种。它是灯笼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装饰灯。其名声遍布全球,常见于元宵节、灯会、中秋节等节日。灯里点着蜡烛,蜡烛产生的热量引起气流,使车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把剪纸的影子投在屏幕上,影像不停移动。因为灯的四面都画有许多古代武将骑马的画面,灯一转,看起来像是几个人在互相追逐,所以得名“骑马”。
5.纱灯
纱灯是用麻纱或麻织物作为灯面,多为圆形或
兔灯是三头的,中间头大,俗称“兔女”,两边头较小,所以叫“小兔”。以竹条为骨架,用红白绿纸制成,插入灯芯,点燃后运走。相传有些人渴望自己的孩子,象征着兔子会生孩子,多子多孙的寓意流传至今。
元宵节的由来和元宵节的灯笼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热词:,,,,,,,,,,,,,,,,,,,,,,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