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东华养生网 > 运动养生 > 太极 > 正文

中药附子的副作用_中药附子的毒副作用

  分类:太极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
本文目录一览:1、医案:附子中毒2、附子理中丸的副作用?3、附子理中丸的危害4、附子的药理毒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本文目录一览:医案:附子中毒

1、观其医案,附子用量超出常用量,少则12~15g,多则30g,故有祝附子之名盛传于沪滨。他在处方中,将温阳药附子与潜阳药(灵磁石、生龙齿)或与安神药(酸枣仁、朱茯神)并用,能使阳气振作而潜藏,神气安然而勿浮,深得附子配伍之妙。

2、5年曾参与川乌中毒濒危2例的抢救,以生大黄、防风、黑小豆、甘草各30g,蜂蜜150g,煎汤送服生绿豆粉30g,均在40min内救活。附子中毒的治疗措施 冷水冲服生绿豆粉:大人2调羹,约40g,小孩用1调羹,约20g。

3、附子中毒的治疗措施 冷水冲服生绿豆粉:大人2调羹,约40g,小孩用1调羹,约20g。冷水冲服蜂蜜:大人一次约120g,小孩约40g。 嚼食生白萝卜片:一次约3片,每片约0.5cm厚,亦可根据具体情况斟酌服用。

4、中药附子具毒性 收治该病患的台南市立安南医院急诊部主任符凌斌在询问病史后,判定是由中药引起的症状,他一方面急救病患,另一方面请病患儿子找出古方帖子。经综合判断,该病患应是附子中毒。

5、后来,他们对于附子中毒的病人都采取此法,绝大部分的病人,都在很短时间症状缓解出院。后来这一中药疗法的临床观察结果还发在要求很高的国外SCI杂志。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附子中毒,是典型地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的范例。

附子理中丸的副作用?

孕妇慎用。 不适用于急性肠胃炎,泄泻兼有大便不畅,肛门灼热者。 高血压、心脏病、肾病、咳喘、浮肿患者或正在接受其他药物治疗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有些人在服用了附子理中丸之专后会出现脱发、食欲不振的现象,如果出现了这种症状,应立即减少或者停药。所以,孕妇、急性肠炎、泄泻兼有大便不畅、肛门灼热的人群,在使用附子理中丸时要格外慎重属。

你好,附子理中丸是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的药物,其的主要功效就是温中健脾,主要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症。

临床应用 本品适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腹泻、腹胀肠鸣、不欲饮食、手足发凉等症及脾肾两虚,寒凝不化所致之精神倦怠,形寒肢冷,不思饮食,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带下清稀等症。

附子是有相当毒性的,著名中医李可就是大量用附子解救了许多的重危病例,是因为以毒攻毒吧。

附子理中丸的危害

1、孕妇慎用。 不适用于急性肠胃炎,泄泻兼有大便不畅,肛门灼热者。 高血压、心脏病、肾病、咳喘、浮肿患者或正在接受其他药物治疗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附子理中丸是主治脾肾虚寒见于胃肠道的疾病。只要对症(虚寒),不会对胃造成伤害。

3、附子理中丸,按病人体重给药,合理用量不会有什么伤害的。腰膝酸软四肢怕冷,脾肾阳虚的病人可以吃。注意:肝肾阴虚,阴虚火旺 的病人不能服用。

4、哪些人容易出现附子理中丸的证呢?比如平时 喜欢吃冰冻冷饮,生冷瓜果或者吃冷食 等,或者 晚上睡觉喜欢贪凉,露肚子的 。

附子的药理毒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附子剂量过大,可导致心律失常,应引起注意。 (5)心肌保护作用 附子注射液静脉注射,能显著对抗垂体后叶素所引起的大鼠急性实验性心肌缺血,对心电图S-T段升高有抑制作用。

附子的毒性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损害。机理之一是兴奋迷周神经,二是直接对心脏的毒性作用,可引起心律失常,以频发室早最常见,且为多源性,并易形成二联律及阵发性室速、扭转型室速、甚至发展为室颤。

一般情况下,服用附子中毒的第一步是神经中毒,这个时候身体出现了口舌发麻甚至是全身发麻的情况,并且精神上也感觉到头晕头痛以及神志不清的情况,严重者还有可能出现阵发性抽搐以及双目失明,对健康非常的不利。

相关热词:中药附子的副作用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