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回答:
“人类历史”这个帽子扣得太大了,谈不起。我们就来聊聊中国历史上,尤其是离现在相对比较近的抗战中的一件事件,让人细思极恐。1942年,随着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惨败,日军杀入中国云南境内。当时的云南防卫空虚,兵力薄弱,正规军只有宋希濂的第11集团军驻扎在昆明,其中最能打的当属宋曾担任师长多年的老部队第36师。知道日寇进犯云南的消息后,宋希濂即刻率领第36师赶往怒江边,希望能挡住日军。否则,一旦怒江失守,日军杀过来,恐怕云南不保,西南半壁就可能沦陷,进而导致中国亡国的危险。唯一可以阻拦日本的,只有怒江天险,那么怒江上那座可以过汽车坦克的惠通桥,就是日本人唯一的指望。也许有朋友会说,既然这座桥这么重要,为什么不直接炸掉,这样不是一劳永逸,日本人就过不来了吗?没错,这确实是一个办法,但大家要知道,桥对岸有大批中国人等着过桥,他们有的是云南龙陵一带的难民,有的是缅甸逃回来的华侨,如果把桥一炸,这些同胞怎么办?所以,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远征军工兵总指挥马崇六将军只给惠通桥留下一队宪兵和工兵,他给宪兵队长张祖武的命令是:遇到危险,可以当机立断炸桥。张祖武接到这个命令,有点不知所措,也不清楚什么时候该炸,什么时候不该炸。日本人知道这座桥的重要性,不会直接派军队来抢,一定会乔装打扮,伺机夺取大桥。张队长只好命令手下的宪兵加强戒备,加紧查验过桥的人,工兵则随时做好炸桥的准备。1942年5月4日,日军占领了云南境内重镇龙陵,并于当天晚上占领了怒江西岸的松山主峰,还派出一队便衣,混在中国难民中间,希望可以趁乱过桥,占领惠通桥,掩护日军大部队过桥。然后,历史就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刻出现了拐点。一辆卡车在桥中间抛锚了,宪兵怕耽误难民过桥,要求车主人把卡车翻到桥下怒江里。卡车的主人貌似和军统有一些关系,自恃后台硬,和宪兵吵了起来,死活不肯翻车。张队长火了,这是什么时候了,每多耽搁一分钟,就少几十个人过桥,哪有闲空和他闲扯淡。于是,张队长下令宪兵直接翻车,这个车主人真是为了钱,什么都不顾,死死靠在车上不松手,不肯让宪兵来翻车。张队长一声令下,命令宪兵开枪,于是一阵枪响,车主人被击毙,卡车被翻了下去。这本是桥上发生的一件小事。可紧张的日本便衣队不知道,听到枪声,下意识以为有队员暴露了。于是,日本军官下令脱掉便衣,发起攻击。中国宪兵完全没想到日本人已经离得这么近,慌乱中匆忙抵抗。张队长当机立断,下令炸桥。一声巨响,在日本人还来不及冲上桥面的时候,大桥已经炸毁。日军的千军万马终于在最后一刻,被挡在怒江边上,老天爷在最后一刻,青睐了中国。随后几天,日本派出舟桥部队,企图强渡怒江。但第36师先头部队及时赶到,在怒江边上歼灭日军小股偷袭部队,稳住了局面。最后,宋希濂指挥大队人马赶到,和日军沿着怒江对峙。日军无法再找到突破口,激烈的战事逐渐平静下来。事后想一下,越想越可怕。如果日军的便衣队冲过了大桥,那么仅仅只有几十名宪兵和工兵的中国部队必然守不住大桥,日军主力部队就将比第36师早一天渡过怒江,占领有利地形。如此一来,云南危险,四川危险,西南危险,中国大后方危险。惠通桥的得失直接关系到抗战的胜负,直到现在都不敢去想象,一旦丢失了惠通桥,日军大队人马杀过怒江,中国将何去何从。如果说中国近现代史上哪件事情让人细思极恐,恐怕就是惠通桥的得失。这对中国来说,对抗战来说,都意义重大。参考资料:邓贤:《大国之魂》“许述工作室”核心成员查佳峰主答
相关热词:
时间:2024-02-23
时间:2024-02-23
时间:2024-02-23
时间:2024-02-23
时间:2024-02-23
时间:2024-02-23
时间:2024-02-23
时间:2024-02-23
时间:2024-02-23
时间:202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