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身经验来说,饭前好。前提是中午吃饱了,或者下午有加点餐垫过肚子,否则晚上会没有力气的。晚餐前运动,然后洗澡吃饭,运动后补充营养是很棒的,吸收快。而如果饭后再运动,首先至少在进食后1小时(视饱的程度而言,吃得越饱需要消化的时间越长),我之前有过几次饭后一小时运动仍然因胃部不适导致中断的经历,所以现在执行的是:下班前一小时吃点东西(苹果啦、面包片、煮玉米),然后下班回到家中间间隔了2小时,跳操。
这个一般餐后两小时,和餐前运动都可以,这个只要注意时间就可以了。
如果想一下班就运动,那就5点到6点吃晚饭,饭后运动也要隔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晚上没什么事情,早点睡,对皮肤也好。
吃饱晚餐再去运动确实能够补充好能量,得到好的训练效率。但是假如吃饱都八点了,吃饱马上运动对健康与训练效率有害。胃部消化两小时后十点才开始运动是不太理想的,运动完十一二点还处于亢奋状态是会"妨碍睡眠"的,健身成效就受影响啦。
晚下班晚吃晚餐,那就建议下班前先准备食物吃,最好500大卡以上于下班前一~两小时吃,下班了就可以直接运动啦。不至于拖太晚也能运动。
科学研究显示中年人更适合在晚餐前锻炼
科学研究显示中年人更适合在晚餐前锻炼,现今生活中,许多中年人为了身体健康都会在早上锻炼身体,而科学研究显示中年人更适合在晚餐前锻炼,下面我带大家详细了解吧!
科学研究显示中年人更适合在晚餐前锻炼1
年近五旬的张教授几乎每天下午5~6时都要去锻炼身体,如打乒乓球、散步或游泳等,然后回家吃晚餐。
张教授感到身体很棒,五项指标(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压、血脂总胆固醇、腰围)都在正常范围内。
大多数中年人都是在下午6时半至7时吃晚餐。如果下午5时半至6时下班后就进行锻炼,其实最好不过。
最近,德国科学家一项研究表明,休闲时间锻炼才有益,紧张工作中所做的体力活动对心脏产生的影响弊大于利。这是因为与工作有关的体力活动往往是一种爆发性的锻炼,不会给人体的心血管带来益处。
研究人员指出,较之那些不锻炼的人,即使每周休闲时间里锻炼少于一小时的人,也能使心脏病的发生机会减少15%。
如果每周能在休闲时间里锻炼两个小时,发生心脏病的机会可以进一步减至40%。
即使简单的有氧运动,如低强度的散步或快步行走,就可以大大降低心脏病引起的死亡率。分析认为,人在快步行走时能量消耗增加,并从体内储存的脂肪中获得额外增加的能量需要。
在运动后的恢复期,则会从血液中提取膳食脂肪来补充脂肪储存库,从而使血脂水平下降,有益于预防冠心病。
国外另一项研究发现,在享用丰盛而油腻的饭菜之前进行一定时间的运动,可减少脂肪对血管功能的损害。
含有较多脂肪的食物能使血脂水平短暂升高,能对血管内皮的功能造成一定损害,而餐前运动可将这种损害降到最低水平。
餐前人体一般处在饥饿状态,体内的脂肪处于分解状态,一部分脂肪酸被释放进入血液。如在这时适度增加活动量,能有效消耗能量,减少脂肪。
相反,餐后运动既不利于消化道的消化吸收,也不能有效减少脂肪而减肥。此外,散步应在餐前。
科学研究显示中年人更适合在晚餐前锻炼2
春季中老年人最好傍晚时健身
人过壮年以后,身体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地衰退,身体机能也开始出现老化现象。
因此,中老年人在早晨起床后的短时间内,肌肉、四肢等运动器官还处于松弛状态,心跳和呼吸速度都很缓慢。
并且新陈代谢水平也比较低,肢体反应的敏感性和动作的灵活性,已经很难像年轻时那样,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到需要的水平。
通过科学家的研究证明,清晨3点至早上8点,是中老年人心脏最容易出现病症的时期,此时的血压为全天最高,中老年人此时也比较容易中风、猝死,如果进行不恰当的锻炼,这个时候很容易发生意外。
此外,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的病人要尽量避免晨练。
所以,根据人体生物钟的规律,老年人锻炼身体的最好选择是在上午或黄昏,此时不会导致内分泌的紊乱或者器官过度运转,因此也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疾病的发生。
确切地说,老年人锻炼身体最好选择在上午10点左右,此时为疾病发生的低谷阶段,再加上患者早上起来后已服过药物,一些疾病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对于中年人来说,如果把健身锻炼安排在下午4~6点,此时人体生物钟可以使机体处于最佳运动状态,精力充沛,健身锻炼的量可以增加,效果较为理想。
每日每次健身锻炼30~60分钟为宜,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锻炼时间。
温馨提示
在选择锻炼时间方面,还需要注意,如果在饭前锻炼,则应在锻炼后休息30分钟以后再进食。如果在饭后进行锻炼,则应在饭后休息1.5~2.5小时才可进行锻炼;如果在晚上锻炼,则要在临睡前1.5~2.0小时结束锻炼。
中老人要学会正确的健身方式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首席运动医学家凯文·克里斯蒂博士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会经历几种变化,包括肌肉重量流失、肌肉力量下降和体脂增加等,有氧代谢能力和肺活量也会下降。”
近期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在50~70岁之间会流失掉多达30%的肌肉重量。正确而又合理的体育健身锻炼能保持肌肉重量,提高肌肉力量和增加肺活量。
经常锻炼能有效预防与年龄老化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炎、癌症和肺病。据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总人口比重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人,占13.50%。
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中老年人身心健康问题,事关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无数家庭的幸福美满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宁。
中老年人正确健身的方式
1、中老年的健身计划要重点考虑融合四种不同类型的锻炼:耐力、力量、平衡性和柔韧性。在预防和逆转肌肉重量流失方面,中老年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定选择适合自己的类型,其中力量训练被证明是最有效的方式。
2、多做一些能调动更多肌肉群的复合型锻炼动作,如深蹲、硬拉、箭步蹲、划船和俯卧撑。与孤立地训练一个肌肉群的腿部伸展动作相比,上述复合型锻炼动作能运用到更多的肌肉纤维。
3、逐渐增加训练分量,改变每组的训练次数或融入点花样,如把手臂弯举和箭步蹲动作结合起来做。或是向身体平衡性发起挑战,用一只脚站立时完成手臂弯举动作。
4、设定健身目标,每三个月评估一次。中老年人应当经常性地改变锻炼计划,而不是几个月一直按同一套方案来锻炼,因为肌肉会习惯于做相同的动作。
为增强肌肉耐力,简单的方法就是缩短每组锻炼之间的休息时间,或是增加训练次数。
5、确保达到中老年人的推荐运动量,即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的锻炼,可以分解为每次20分钟,每周7次;
每次30分钟,每周5次;或每次50分钟,每周3次;达到微微出汗的程度即可,但不要受风寒。每次锻炼前后都要做拉伸运动,它们有助于保持脊柱的强壮和灵活性。
6、不要勉为其难。中老年人在感觉疲劳或繁忙时,可以减少锻炼或暂时停止几天。在锻炼过程中感觉不舒服,要立即停止锻炼,及时就医。
在开始锻炼之前,可以咨询医生和社会体育辅导员的指导意见。如果有高血压和背部受伤的情况,不要做高强度的力量训练。
7、体育锻炼并不能完全取代健康的生活方式。中老年人要和社会相适应,也要和环境相和谐,要有健康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一分为二地看待世界上的事,摆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饮食方面保持健康状态,不要暴饮暴食,各种蔬菜、水果、糖、蛋白质等搭配比较均衡;不过多饮酒,饮酒会造成肝脏损伤;不抽烟,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要求戒烟限酒,才能起到促进体育锻炼并延长寿命的健康效应。
想瘦身就必须有个减肥的方法,但是减肥的方法那么多哪种是最好的呢?有人说空腹运动减肥最有效,那么真的是这样的吗?
各种运动对人体减肥状况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些运动的确可起到减肥作用。但是,假如您认为只要参加运动就一定可以减肥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就运动量而言,不同运动方法、不同时间、不同强度,它们所消耗热量和脂肪都各不相同。
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
比如,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在30分钟之内消耗的热量中有35%来自脂肪;40分钟则上升到40%以上来自脂肪。此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消耗的脂肪越来越多,一个小时的慢跑所消耗的热量,有大约48%来自脂肪。
100米赛跑不能消耗半点脂肪
然而,我们以100米赛跑的速度进行运动,像国际比赛那样较为激烈的赛事活动,其消耗的热量几乎全部来自糖类和蛋白质,而不能消耗半点脂肪。因此,这对于减肥,根本无法起到丝毫的作用。
运动同样不能达到减肥的效果
又比如,我们在清晨做不足20分钟的短时间运动,所消耗的热量大致来自肌肉中的蛋白质和糖类。所以,这时运动同样不能达到减肥的效果。
消耗的热量则绝大部分来自于脂肪
但如果晚餐前进行空腹运动,比如,快速散步或慢跑运动,这时所消耗的热量则绝大部分来自于脂肪。
相关热词:晚餐前运动
时间:2023-03-27
时间:2023-03-27
时间:2023-03-27
时间:2023-03-27
时间:2023-01-17
时间:2023-01-17
时间:2023-01-17
时间:2023-01-17
时间:2023-01-17
时间:202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