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朋友想了解为什么运动后矿物质流失的一些知识,在此小美给大家介绍一些为什么运动后矿物质流失相关的知识,大家可参考一下
炎热的夏天到来,对于热衷于跑步人来说非常有挑战性的季节,要不要坚持跑?夏天跑步要注意什么?作为一名跑步两年的跑友,BIGGER跑步教练,科学快乐跑步理念传播者,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
中华传统武术里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这里说的夏练三伏,就是在通过在酷热天气下锻炼,能提高人的耐热能力,使得肌体能更好地适应炎热的自然气候,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夏天跑步可以强身健体,具体表现在:
1)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夏天的耐热运动,能使肌体能更好地适应炎热气候,以达防病强身之目的。可以使心脏的冠状动脉口径增粗,让心脏的供血更加充分,以适应夏季高消耗的需要。通过夏练,心脏的交感神经紧张性相对减轻,心率明显减慢,从而使心脏负担减轻,心肌耗氧量减少,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促进呼吸系统功能。夏天气压较低,锻炼时呼吸会自然加深,能提高呼吸器官功能,使气体交换充分,血液中氧含量增高,从而保证新陈代谢的需要。
3)促进消化系统功能。夏天,人体的消化功能较弱,食欲不佳,且易患胃肠道疾病,坚持夏练,能使唾液分泌量增加,增进食欲,并保持大便通畅,有利于防治消化道疾病。
夏天跑步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因为夏天穿的少身材好的人可以穿的美美的,身材不好的人可以有更多的动力去减肥瘦身,然后你也可以有看到更多的俊男倩女在跑步……(嘿嘿,此处请脑补)
但是在夏天里锻炼,要讲究适时适度和科学锻炼,需要因人而异,盲目地在高温环境下锻炼身体,非但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可能伤及健康,甚至引发危险。
先举一个栗子: 2014年初夏,安盛集团董事长雍波高温跑步患热射病致死。
夏天的天气特点是高温高湿,让我们来看看高温高湿对人体运动会有什么影响?
1)高温高湿影响人体吸收氧份的能力
在比赛和训练中中,运动员需要大量的氧气来维持人脑皮层的激烈活动和能量的高速释放。对于短跑这类短时间的运动来说,人体可以通过本身的机能来调节在运动中对氧的需求。而对中长跑运动员来说,由于大脑的激烈活动和能量的释放速度始终都接近于百米短跑,而持续时间却长得多,因此,体内能量和氧气的需求量,都大大超出体内呼吸和循环系统本身的能力,氧气入不敷出,大量乳酸在体内积聚,使人感到疲劳。所以,中长跑成绩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本身的最大吸氧量。
在夏天的高温高湿天气里,人在呼吸过程中既吸进了氧,同时也吸进了大量的水汽。水汽填塞了肺部的部分极细小支气管,减少了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量,使吸进的氧不能很好地进入循环系统(当然,二氧化碳也不能顺利地排出),造成运动员吸氧最大幅度下降。因此,高湿天气是不利于跑者创造好成绩的。
因此,高温高湿影响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或者说人体吸收氧份的能力。
2)高温运动排汗量大增,造成矿物质流失,影响运动能力
夏季高温运动由於出汗排出大量矿物质,尤其是盐,补充不及时,会出现抽筋,浑身没有力气,肌肉发软,使运动能力大幅度下降。
3)夏季人们普遍营养摄入少、人体消耗大,造成身体虚弱,易造成头晕、昏厥。
夏季普遍胃口不好营养摄入少,气温高人体消耗大,身体消耗常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身体往往比较虚弱,运动能力下降。过量运动会致使血糖偏低、抵抗力下降,轻者头晕,严重的则会导致昏厥。
4)高温高湿引起运动能力下降,继而引发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28-32℃以上),人体运动产生的热不能快速散发,引起身体温度升高,制约了人体各种酶参加人体生物化学反应,从而抑制能量对肌肉器官的供能。同时,湿度超过60%会影响体内汗腺的排汗功能,汗液无法及时排除,会造成人体体温上升,引发中暑。运动时最好要避开一个危险值:温度超过28℃、湿度超过60%。“在这样环境下运动,人体的运动能力下降。具体能力下降的多少与训练水平、年龄、 训练年限、性别、体型、遗传品质、体质等有关。
1)调整运动时间,避免高温高湿训练和比赛
夏季温度超过28℃、湿度超过60%,不推荐外出运动和跑步。上午的相对湿度一般都比较大,而下午相对湿度比较小,尽量考虑把运动时间安排在下午或晚上。 尽量不要在余热依然很高的水泥地面跑,即使在白天跑步,也应该选择有树荫的地方。为避免意外,不要去没人的地方跑步。
对于初跑者和老年人,夏季如果要进行运动,时间上推荐在清晨5-6点或傍晚7点以后,特别要注意避开早上10点至下午5点这段时间进行运动。
另外,在健身房中进行的高温瑜伽、跑步或动感单车等运动也很有可能引起中暑。
2)控制运动强度
通常来说,你需要花大概两周的时间适应高温。放慢你的跑步速度、减少锻炼强度比硬撑着跑完全程要好得多。在夏天跑步要适当降低强度,放缓一下跑步的节奏。即便你已经具有相当好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仍需要防范中暑。
夏季跑步尤其要把握运动量。不要过度运动,特别是对于长期不参加体育运动的锻炼者,要逐步增加运动强度,最好逐步地提高运动的持续时间和强度。适量的运动强度结合合理的饮食才能真正起到健身的目的,大量不合时宜的运动以及饮食习惯对身体无益。
缩短锻炼时间。在大热天,如果不改变运动强度,身体会累得更快。别担心,如果你上个周末跑了一个小时,这次不要超过半小时就好了。这样会避免脱水。如果你觉得特别累的时候,可以果断选择放弃,或者改为每周少量多次。
留更多的恢复时间。就算洗完澡之后,你的身体还在不断的流汗?这再正常不过了。在运动之后,心脏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冷静下来。趁机舒展一下!热天肌肉更具有延展性,这个时候拉伸的效果是最好的。
对于初跑者而言,夏天跑步更加要控制运动强度,只需要适应在高温下慢慢地跑,也不要跑太大的一个距离。对于成熟跑者来说,夏天不需要突破新的强度和速度,因为在夏天的高温高湿下运动本身对身体来说,强度就比平时在低温低湿下同样的速度和距离要高。
3)夏日跑步装备注意防晒排汗
夏天跑步的服饰的原则就是要避免过度出汗和体温升高。夏日时,跑步的装备要选择快干类的T恤短裤,鞋袜当然是选择舒适轻便透气的跑鞋和袜,衣物尽量选浅色的,这样可以避免吸收紫外线。除了避免在阳光最强的时候在室外跑步,夏天跑步要注重防晒,可以戴上太阳镜、太阳帽,也可以使用一些护肤产品,保护眼睛和皮肤。
4)跑步先后必要的热身、拉伸和冷却活动
夏季跑步前需要必要的热身,花上5分钟的时间,让你的身体完全地活动开,有稍稍出汗的感觉是最好的。跑步后做必要的拉伸运动,帮助放松肌肉,从而防止第二天的肌肉酸痛。同时要注意,动作不要太急,剧烈的动作会使你的肌肉超出负荷,从而容易受到伤害。身体在锻炼之后,也需要时间恢复平静,让心率重归正常。可以缓缓地放慢动作,直到心跳还原至每分钟120下或更少。当感到自己的心跳趋于缓和,呼吸也逐渐平稳时,就完成了最后的“冷却”工作。 刚才说了,夏天因为天气热,肌肉本身是舒张的,做拉伸效果非常好,注意拉伸,让身体慢慢的冷却下来。
此外,运动后一定不要立即冲冷水澡,因为运动导致毛孔张开,冷水刺激很容易引起感冒等病症。而且冲凉并不能帮助肌肉放松,反而会使肌肉更加紧张。正确的方法是等身上的汗都干了,再用温水冲澡,水温应高于体温1-2℃。
5)跑前、跑中、跑后补充能量,及时补充水分、矿物质,平时保证营养
跑前:运动前适当补充些营养物质是很有必要的。运动员为了提高运动能力而在运动前补充糖分是有必要的,对于普通人来说,运动前以摄取高糖低脂肪的食物为宜,例如面食、米饭、水果等,因为这些食物容易消化,又能提供糖类来作为运动的能量。如果运动时间超过60~90分钟,可以选择血糖指数较低的食物,如香蕉、全脂牛奶、米饭、麦片粥等,这些食物被缓慢地消化吸收,能够长时间提供运动能量。
跑中:运动中补充水分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每次控制在100~300毫升之间,并应间隔半小时左右。运动中可喝一些低浓度的盐水、葡萄糖水、果汁等,这样即可以补充水分,又可以补充无机盐,保持体液平衡和血糖浓度;夏季运动后大量出汗,如果不及时补充身体内流失的水分,容易造成体内电解质紊乱,这样也容易引起中暑。身体的两个信号也能够提醒身体缺水,一是小便少且黄;二是嘴唇干。
跑后:注意运动后能量和矿物质的补充。因为运动后人体内能源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大量消耗,尤其是夏季消耗更大,所以在健身后一定要多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身体必须的营养元素,饮食上最好荤素搭配,多喝白开水。建议少吃多餐,多吃水果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品,运动完后最好别吃太油腻的东西。
运动后大量出汗致使体液减少,从而影响消化液的分泌,所以夏季运动完后吃含水分高的食物有助于及时补充身体水分。但运动后也不宜立即大量喝水。另外,据研究显示,人体大量运动后,100-150克的葡萄糖可以补充运动中热能的消耗,预防脂肪肝,并且可以恢复血糖水平、加速消除血乳酸。经常运动的人,必须较平时补充更多的水分外,要补充更多的矿物质,由於出汗排出大量矿物质,尤其是盐,补充不及时,会出现抽筋,浑身没有力气,肌肉发软,使运动能力大幅度下降,饮水中放些盐。如果感到味道不好,可以放到果汁、茶叶水里面,要求少次多餐,尤其冰水,不易快饮多饮,易伤胃。
有的人运动后习惯吃冷饮。夏季运动后不能喝冰镇运动饮料。因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短时间内喝过凉的饮料会刺激食道、胃、肺和心脏等内脏器官,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血管突然收缩,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进而减慢饮料中糖、电解质和维生素等物质的吸收。运动后温稀盐水是最好的饮料。研究发现,5℃~15℃的运动饮料被人体吸收的速度最快,而且没有什么不良刺激。地供应糖分,为运动中的肌肉所使用;如果运动的时间少于60分钟,则可以选择高血糖指数食物,如面包、运动饮料等,这些易消化吸收,能迅速提供糖分。
夏季通常胃口不好,但营养必须保证。经常运动的人,必须较平时补充更多的水分外,要补充更多的矿物质,由於出汗排出大量矿物质,尤其是盐,补充不及时,会出现抽筋,浑身没有力气,肌肉发软,使运动能力大幅度下降,饮水中放些盐。如果感到味道不好,可以放到果汁、茶叶水里面,要求少次多餐,尤其冰水,不易快饮多饮,易伤胃。
可能有跑友说,夏天跑步这么麻烦,不跑算了,等天气凉了再跑。我个人建议夏天还是要坚持跑步,除了,本文第一部分说的夏天跑步的好处之外,有两个原因:
1、如果夏天停下来不跑的话到了秋天天气好的时候再重新开始跑,原来的积累的跑步基础包括体能就会下降,等秋天就要重新开始让身体要适应跑步。
2、夏天锻炼的时候,因为温度高湿度大在一定的强度下对身体的锻炼是很明显的,然后,夏天练了以后等到秋天,成绩会有提升。
因而:夏天不跑=跑步能力下降,夏天坚持跑=体能上升,你自已平衡吧。
在此,对夏天跑者训练和比赛的建议:
1、初跑者要注意补水,时间不宜太长,强度也不宜大,主要还是培养跑步的兴趣。
2、有经验的跑者,夏天不是上强度上量的季节,但是可以减少长距离跑的时间,增加一些时间较短的乳酸跑,节奏跑训练。
3、可以适当提高在室内运动的比率,比如在室内进行体能、肌肉力量、神经控制能力的训练,为秋季赛季的到来做准备。
4、参加比赛报名要谨慎、比赛要留点余地。夏季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比赛,所以大家想参加比赛,报名要谨慎。如果遇到比赛,赛前必须有充足的能量和水的补充,赛中及时补充水,电解质、能量等,跑步过程中用湿毛巾等进行物理降温,以完赛为目标,不必过于追求成绩。
5、夏季的跑步训练确实比较痛苦,建议可以选择做些交叉运动,像是游泳或是骑自行车。因为其他运动也是可以锻炼心肺能力,游泳泡泡水很舒服,骑自行车到山上看看风景也很凉爽,又可以锻炼腿部肌肉。我就是鼓励大家玩铁三的意思吗….
综上,夏日跑步清单如下……
1、 夏天跑步有助于强身健体,减肥瘦身。
2、 夏天因为高温高湿,人体体能下降,夏天跑步要防止中暑,重症中暑有生命危险。
3、 温度超过28℃、湿度超过60%时避免户外跑步;可以适当增加室内体能、肌肉力量、神经控制能力的训练。
4、 夏天跑步要控制运动强度、关注跑前跑中跑后和日常饮食。
5、 夏季的跑步训练确实比较痛苦,只要科学合理安排,秋天来临时自会有回报(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在夏天不跑,但是到秋天的时候,需要时间和精力补上停跑所失去的体能)。
小初姐
职业经理人
高龄新妈
管理学博士
跑者、教练
终身学习者、分享者
我们都一样,打工、持家、带娃……但不忘留一点时间给自已刷认知,求精进!来吧,一起“过好当下,活来未来”。
比如跑步,天气炎热会对身体的战斗力造成多重打击,影响你的奔跑效率,从生理和心理多重因素干扰你,让你止步,让你闭嘴,让你变弱感觉怪怪的。
自然界,没有任何一个动物愿意在大太阳下奔跑,除了被逼无奈遭受攻击或者饿肚子需要捕食。炎热天气本来就不适合跑,动物界很少有动物愿意在高温天气下捕猎。人在自然界长跑能力是无出其右的霸主,但对于高温下奔跑,仍有诸多不适应,高温对跑步战斗力减损确实做到了多角度。
高温,血液流向皮肤,肌肉供血减少,更易疲劳。阳光耀眼,易造成心理焦虑。出汗消耗能量,也消耗原材料,温度高于35度,人体只能靠排汗来散热,其他的对流、热辐射等方式都没什么效果了。跑起来要大量出汗,本身消耗能量。出汗还需要水和盐分(主要是钠离子,还有少量的钙和钾),钠钙钾等矿物质会随着汗水流失,影响到身体的内环境,所以为了平衡这种流失,补充盐分或者运动饮料,是必须的。
另外,夏天戴帽子也需要注意散热。
有可能是出汗太多,体内盐分流失过多导致的,剧烈运动后,往往容易导致体内矿物质随汗液流失,会伴有抽筋、眩晕等现象。运动后可以喝些糖盐水,或者运动能量饮料来补充能量和流失的盐分。这只是猜测,最好还是看医生吧,相信医生会给你一个专业的解答
很多人认为在运动锻炼的时候必须要出汗,如果不出汗身体达不到有效的训练,也就没有了健身的意义,那么这种想法对不对呢?跟着本文一起来了解下运动后出汗好不好。
运动后出汗好不好
有研究表明训练出汗会随着毛孔排出,能及时的将身体的重金属毒素排出,适量的排汗能促进身体的排泄。但是如果长期大量的出汗会导致身体虚脱,出现气血亏虚的现象。另外汗液大部分都是来自血液,如果长期的出汗会导致一些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随着汗液丢失,可能会直接导致血容量下降、心率加快等,严重的可能会出现中暑脱水的效果。而且身体钠元素、钾元素等电解质的大量丢失也会导致神经肌肉系统障碍,出现肌肉无力的现象。
运动出汗的好处
1、提升免疫力:运动的时候出汗能提升免疫力,提高抗病毒、抗菌的能力。
2、美肤:运动后出汗会让肌肤呈现光滑的状态,对一些痘痘、美白等有很好的效果,让皮肤更加的紧致。
3、燃烧脂肪:运动后出汗能达到燃烧脂肪的效果,能很好的预防三高,且能将脂肪很好的转化成热量,从而能随着身体的毒素通过汗液排出体外,起到减脂的效果。
4、提升新陈代谢:经常运动出汗的话会提升新陈代谢,有助于促进肠胃消化,大大的促进食欲。
5、预防骨质疏松:运动能很好保留身体的钙物质,避免因为钙元素流失出现骨质疏松的风险。
上述就是本文针对运动后出汗好不好进行的分析,通过本文可以看出运动后适量的出汗能有助于身体的排泄及身体素质的提升。但是如果长期的大量运动出汗,会导致身体的矿物质元素流失,从而会降低身体的免疫力,出现虚脱的现象。所以建议在运动上要合理的进行安排时间及训练的力度,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持身体呈现健康的状态。而且在运动前后应该及时补充水分,这样能更好的保持体液的平衡,谨防脱水症状出现。
1 补充水分
在运动中,因为高强度的锻炼,会使得体内水分流失严重,所以在运动后要及时的补充水分。除了喝水之外,可以吃一些流食,像粥、汤水、水分较多的蔬菜等,不仅含有大量水分,还带有丰富维生素,迅速帮身体得到补充。
2 补充蛋白质
在运动过后,因为体内能量消耗大会导致产生疲劳感,所以可以补充一些含蛋白质的食物,像豆腐、瘦肉、鱼、鸡蛋等。
3 补充碳水化合物
在运动之后,补充肌肉中的糖原也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在运动之后半小时可以吃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粗粮面包、水果、谷类食物等。
4 补充钾和钠元素
因为高强度的运动,会导致钾、钠等矿物质元素大量流失,如果在运动后不及时进行补充,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而香蕉、橙子等则是比较好的运动后补充钾质元素的食物,而在运动后喝淡盐水或在饮食中添加盐,也可以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钠。
以上为什么运动后矿物质流失相关的内容 如果部分信息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 爱美达人养生网管理员交流处理,感谢关注本站,获取更多养生美容知识,做最美的达人
相关热词:为什么运动后矿物质流失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
时间: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