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朋友想了解郑浩南肌肉怎样锻炼的的一些知识,在此小美给大家介绍一些郑浩南肌肉怎样锻炼的相关的知识,大家可参考一下
香港集邮男星是谁
香港集邮男星是谁--不久前吴君如在采访刘德华时曾爆出“集邮”女星一事引起外界极大的关注。日前,台湾综艺节目《王牌鉴定团》则又爆出一位香港“集邮”男星。
在节目上,嘉宾再次谈论起吴君如爆料的“集邮”女星,并表示因为当天刘德华在场,所以吴君如为了顾及刘德华的面子才说出“集邮”女星缺的是刘德华,而事实上缺的是“四大天王”中的张学友。
此外,一嘉宾还在节目上爆料自己还认识一位曾与五大一线女星上床的香港“集邮”男星。称该男星是一位演员,身材精干,多肌肉,并透露该男星结婚后又与妻子离了婚。
集邮男星八大特征
集邮男星特征之一:是演员但不是四大天王
集邮男星特征之二:曾与五大一线女星上床
集邮男星特征之三:多演变态
集邮男星特征之四:多肌肉
集邮男星特征之五:身材精干
集邮男星特征之六:男星后来结了婚并已经离婚了
集邮男星特征之七:向友人爆料女星们的特殊癖好
集邮男星特征之八:曾出演过羔羊医生
此言一出,网友纷纷猜测“集邮”男星是谁。有人称是任达华,还有人称是郑浩南,而吕良伟、徐锦江、吴镇宇等男星也纷纷上榜。更搞笑的是,有人还称“集邮”男星是陈冠希。
网民选集邮男星,任达华被指嫌疑最大
香港某网站民调日前显示,四成网民认为,之前在台湾综艺节目上曝出的曾与五大女星上床“集邮男星”是任达华,而郑浩南和陈冠希则分列二三位。
香港媒体称,虽然网友认为任达华嫌疑最大,但有知情人曝料,其实郑浩南的条件与“集邮男星”最相似。台湾女星罗霈颖表示,武打出身的“集邮男星”是标准肌肉男,娶了日本老婆又离过婚,他与许多一线女星都有过“关系”,事后还会向友人曝料女星们的特殊癖好。而郑浩南就是武打出身,也是标准的肌肉男,他曾与日本武打女星大岛由加里结婚,之后又离婚,与“集邮男星”的条件相当符合。
反观得票率最高的任达华,他并非武打出身,也没有离婚,与“集邮男星”有诸多不符之处。至于陈冠希,相信是因为“艳照门”的关系才上榜,因为他根本就没结婚。
此外,还有网友表示,除了这些已经上榜的男星,成龙也有可能是“集邮男星”。更有网友表示,“集邮男星”可能是周星驰。
补充资料
阿娇柏芝等自拍欣赏,也没打算给大众分享吧?是“不法之徒”盗取后大肆传播。中国自拍这种情趣录像的...十三亿人中...不只陈冠希一个吧...如果她们是普通人,也没这效应了。只能怪她们是名人...
陈冠希本应该向一众女星道歉--因为他没“保管好照片”,没做到“不给第三人看”。他自己都心虚,怕众女星派人暗杀他。...哈,最好是让他成tai监...再也不能进行他“最爱的运动”.
这些女星只能后悔遇到有这个癖好的陈冠希。
没准以后他还会以收集美女为乐.
难道他不是“集邮男星”?看他的最大爱好,就是想把香港娱乐圈的美女都收集完呀,不然留照干什么?收集这么多,不拿出来给第三人看,怎么显出他本事大,勾女无数啊?
阿娇柏芝等自拍欣赏,也没打算给大众分享吧?是“不法之徒”盗取后大肆传播。中国自拍这种情趣录像的...十三亿人中...不只陈冠希一个吧...如果她们是普通人,也没这效应了。只能怪她们是名人...
陈冠希本应该向一众女星道歉--因为他没“保管好照片”,没做到“不给第三人看”。他自己都心虚,怕众女星派人暗杀他。...哈,最好是让他成tai监...再也不能进行他“最爱的运动”.
这些女星只能后悔遇到有这个癖好的陈冠希。
没准以后他还会以收集美女为乐.
难道他不是“集邮男星”?看他的最大爱好,就是想把香港娱乐圈的美女都收集完呀,不然留照干什么?收集这么多,不拿出来给第三人看,怎么显出他本事大,勾女无数啊?
最近郑浩南被传是集邮男星
参考资料:
其他国家的僵尸史是怎样我不知道,但我只到中国的!先容我说点废话,很久以前的中国是很封建的,老说鬼,却从来没人知道有僵尸,僵尸传说是在外国流传!
但是,中国在解放前,打仗的时候,死人多,就形成很多乱葬岗,尸体全丢在那,有的人刚死不久,身体的功能还没完全失去知觉,如果刚巧有个雷打下来,打中那条尸,他就会跳起来,在跳,知道第二声雷响起,他才会倒下!而他在跳的时候,是一直往前跳的,有一次,有个活人看到了整个"尸变"过程,站在那吓呆了,那条尸跳到他面前,以为那是尸体,没生命,头不听使唤,就向右倾,那个活人吓的跑回家了!后来人就想象,僵尸会吸血!因为,他的头如果倒向右或左,就对正人的勃子了...
严重“违反”健身理论的“双重训练”,竟可以翻倍肌肉合成时间!
FitEmipre健身领域
3天前 · 健身教练
本文适合初级以上健身爱好者
内容标签 双重训练 延长蛋白质合成
原著:Christian Thibaudeau
编译:陆肆壹
“努力训练一块肌肉,然后让它去恢复。5-7天后才能再次训练它。”
“训练一块肌肉之后3天内,切勿直接或间接再次练到它。”
“在高强度训练之后,肌肉需要恢复72小时。”
是不是对这些话语很熟悉?因为你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如果这些信条阻碍了你的肌肉和力量发展呢?
如果你不遵循这些信条,反倒可以更快地进步呢?
想想看下面这些运动员
---奥林匹克举重运动员每天都在训练抓举、挺举,深蹲。
---顶尖的crossfit运动员几乎每天都训练到全身。
---俄罗斯力量举运动员每周训练好几次卧推、硬拉、深蹲。
简而言之,你所遵循的“训练,然后休息72-96小时”的观念过于简单化了。
身体对训练的适应是一个连绵不断的过程,它没有纯粹的分解代谢期或合成代谢期,它们总是同步发生的。
身体时刻都在不断地分解和建立肌肉组织,只不过分解与合成的比率会不一样。而且这个比率会因为你的训练、饮食、休息而发生变化。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一种我已经大量试验过的训练技巧——能帮助你更快增长肌肉、同时也能突破力量平台期。
双重训练
我是一个高频率训练的信徒,喜欢经常训练一些基本动作。所以我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案,包括每周训练相同动作12次!
我发现,当我连续两天训练同一肌群时,总是会在第二天感到更好的收缩,并得到更好的泵感。第二次训练结束后,肌肉会在很长的时间里呈现出泵感、充血的外观。
但是如果我第三天又再次训练它,就会感到肌肉变得很平坦。
几年前,我曾指导健美运动员Daryl Gee,帮助他备战奥林匹亚先生。Daryl需要迅速改善他的背部肌群。
我让Daryl在第一天的时候非常努力地训练背部。而第二天,我打破规则,让他再次训练背部,不过这次用的是轻重量的泵感训练。
一段时间过后,Daryl最终获得的成果震惊了我!我开始将这种方法运用至所有的主要肌肉群——第一天做大重量复合动作,然后第二天为同样的肌肉做15-20分钟的泵感训练。
我把这第二次训练称之为“喂养训练(feeder sessions)”。我对自己和许多健美运动员进行了测试。毫无疑问,这个方法是有效的。
为什么在第一次训练后的24-36小时内进行第二次刺激?
1.延长的蛋白质合成
该方法延长了第一天训练后的蛋白质合成持续时间。
简单地说,在一次训练结束后,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都是升高的。在最初的4小时里,蛋白质的分解比合成更明显。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合成逐渐变得更高,在训练后24小时达到最高,24-36小时后恢复正常。
所以,你基本上有20个小时的高蛋白质合成/肌肉合成状态。而在第一次训练后24小时进行第二次训练,你可以再将其延长12小时甚至24小时。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营养条件充足时,它才会有效。如果你的训练和营养都很到位,蛋白质的分解会被限制得很低,从而导致更多的蛋白质合成。
此外,如果第二次训练遵循了“泵感、充血原则”,你就可以让营养物质加速传递到正在恢复的肌肉中。
关键信息:第二次训练是为了加强第一次训练的合成反应。它延长蛋白质合成的时间、增加对肌肉的营养输送。
2.强化肌肉反馈
“强化肌肉反馈”是改善大脑肌肉链接的一种好方法。
当你狠狠地训练一块肌肉的时候,你会在第二天更清楚地意识到它。因为你会感到它乏力、酸胀、疼痛等。
当一块肌肉处于这种“增强意识”状态时,你再次训练该肌肉,会在更大程度上感受到这块肌肉。
对于那些很难主动收缩特定肌肉的人来说,刻意营造这种感受是非常有用的。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卧推的时候,胸大肌的收缩感比不上和肱三头肌或者三角肌,那么在卧推之后第二天做一些胸大肌的孤立动作可以帮助你改善大脑肌肉链接。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你改善了大脑肌肉链接时,会变得越来越擅长在卧推时募集胸大肌。
记住,如果你在训练时感觉不到目标肌肉,那么你很可能没有达到最佳刺激效果。因此,花时间去改善那些弱势肌群的大脑肌肉链接,对于你的长远进展是非常重要的。
3.增强肌肉的反应
在被大重量刺激后的第二天,肌肉对训练的反应更灵敏。
当然,你的力量潜力可能会降低,因为肌肉还没有完全恢复,僵硬/酸痛会阻碍你的运动能力。
然而,如果你用更轻的重量来训练肌肉,专注于收缩质量和肌肉泵感,而不是关注举起更大重量——这是提升滞后肌肉群的极好方法。(“滞后”指的是你身体上某个视觉效果偏小的肌肉,或者是复合动作中的薄弱环节、它拖了整体力量的后腿。)
举个例子,假设你在周一做了大重量卧推,你发现可以较轻易让重量离开胸部,但是却很难伸直肘关节完成动作后半段。那么意味着第二天,你应该以肱三头肌的肌肥大训练作为训练课开头。
在你周二的训练课开头做10-15分钟的三头肌训练,然后继续你的日常训练(比如深蹲)。
同样地,如果你更专注于增肌,则连续两天训练某个滞后肌肉群。第一天是常规训练。第二天的训练课开头做10-15分钟的孤立泵感训练。
具体如何实际运用?
您可以将以上方法用于三个主要目的:增长整体肌肉量,提升弱势肌群,提升薄弱环节。
1.想要更快地增长整体肌肉质量
将训练课划分成3种类型:
训练日1:推类肌肉(胸大肌,肱三头肌,三角肌)
训练日2:拉类肌肉(背部,斜方肌,肱二头肌)
训练日3:腿部(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
训练日程可能像是这样:
周一:腿部(泵感训练)+推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二:推类肌肉(泵感训练)+拉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三:拉类肌肉(泵感训练)+腿部(主要训练)
周四:腿部(泵感训练)+推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五:推类肌肉(泵感训练)+拉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六:拉类肌肉(泵感训练)+腿部(主要训练)
周日:腿部(泵感训练)+推类肌肉(主要训练)
请注意,你可以在这一周内插入几个休息日。如果你加入了休息日,那么在下次训练的开头就不必做泵感训练了。因为泵感训练必须在主要训练之后的24-36小时内完成,超过这个时间就无效了。
泵感训练应该仅仅是“意思一下”而已,只是为了让更多营养丰富的血液进入到前一天练过的肌肉中,应该在15分钟内完成。目标不是全力以赴搞死你自己(这种心态应该留到主要训练中)。
由于时间被限制了,所以我建议采用循环训练。举个例子,如果你周一的主要训练是推类肌肉,那么周二应该这么做:
1.一个针对胸部的孤立动作(器械夹胸、龙门夹胸等)
2.一个针对三角肌的孤立动作(前平举或侧平举)
3.一个针对肱三头肌的孤立动作(哑铃臂屈伸、绳索臂屈伸)
每个动作8-12次,保持做组时的“恒定张力”。控制动作过程,每一次重复中尽可能收缩你的目标肌肉,在一组结束前绝不要放松肌肉。如果你用恒定张力做8-12次,这意味着每一组应该至少持续30秒,最多50秒。
所以整个流程会像这样:
器械夹胸8-12次
休息15秒
哑铃侧平举8-12次
休息15秒
绳索臂屈伸8-12次
休息30-45秒
将以上过程重复3-5次,在15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结束。
2.想要增长某个滞后肌肉群的体积
这个计划更简单,因为你一周只会进行1-2次的“二次训练”。你可以更容易地安排休息日,并且你在编排计划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非常简单,首先在训练周期中选择1-2个顽固的滞后肌肉群。然后,在正式训练过后的24-36小时后进行第二次刺激。
由于在二次训练中你仅仅针对一个肌肉群,所以不需要像上面那样采用循环训练。15分钟内你可以选择2个动作,使用每组8-12次的恒定张力,或者渐降组、暂停休息法、局部次数等。
次数:8-12次
组数:每个动作3-4组
动作数量:2-3个
做组风格:恒定张力
可能使用的方法:渐降组,暂停休息,全程+半程动作,闭塞训练。
记住,目标是让血液尽可能多的流入肌肉,重量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你在前一天已经完成了大重量训练。
3.想要强化一个薄弱环节
这里的重点不是提高某块肌肉的视觉效果,而是强化某个在复合动作中拖了后腿的肌肉群。例如,肱三头肌可能是你卧推的薄弱环节,或者臀部可能是你硬拉的一个限制因素。
这种方法适用于你在计划中给自己安排了一些“主要动作”——你的目标是为了提高这些动作的力量数据。
在训练这个主要动作时,问问你自己哪块肌肉在联合发力的环节中是最弱的。然后在第二天训练的开头,为那块肌肉做一些孤立动作。
由于我们的目标是增长力量而非增肌,我们使用稍微不同的参数来修正弱点:
次数:6-8次
组数:每个动作6-8组
动作数量:1个(仅选择一个目标肌肉最有感觉的动作)
做组风格:控制离心过程(还原),加速完成向心过程(举起)
可能使用的方法:可考虑使用暂停休息法,但大部分情况下应该正常做组。
相关搜索
李小龙肌肉
彭于晏肌肉
朱亚文肌肉
郑浩南肌肉
施瓦辛格肌肉
黄晓明肌肉严重“违反”健身理论的“双重训练”,竟可以翻倍肌肉合成时间!
FitEmipre健身领域
3天前 · 健身教练
本文适合初级以上健身爱好者
内容标签 双重训练 延长蛋白质合成
原著:Christian Thibaudeau
编译:陆肆壹
“努力训练一块肌肉,然后让它去恢复。5-7天后才能再次训练它。”
“训练一块肌肉之后3天内,切勿直接或间接再次练到它。”
“在高强度训练之后,肌肉需要恢复72小时。”
是不是对这些话语很熟悉?因为你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如果这些信条阻碍了你的肌肉和力量发展呢?
如果你不遵循这些信条,反倒可以更快地进步呢?
想想看下面这些运动员
---奥林匹克举重运动员每天都在训练抓举、挺举,深蹲。
---顶尖的crossfit运动员几乎每天都训练到全身。
---俄罗斯力量举运动员每周训练好几次卧推、硬拉、深蹲。
简而言之,你所遵循的“训练,然后休息72-96小时”的观念过于简单化了。
身体对训练的适应是一个连绵不断的过程,它没有纯粹的分解代谢期或合成代谢期,它们总是同步发生的。
身体时刻都在不断地分解和建立肌肉组织,只不过分解与合成的比率会不一样。而且这个比率会因为你的训练、饮食、休息而发生变化。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一种我已经大量试验过的训练技巧——能帮助你更快增长肌肉、同时也能突破力量平台期。
双重训练
我是一个高频率训练的信徒,喜欢经常训练一些基本动作。所以我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案,包括每周训练相同动作12次!
我发现,当我连续两天训练同一肌群时,总是会在第二天感到更好的收缩,并得到更好的泵感。第二次训练结束后,肌肉会在很长的时间里呈现出泵感、充血的外观。
但是如果我第三天又再次训练它,就会感到肌肉变得很平坦。
几年前,我曾指导健美运动员Daryl Gee,帮助他备战奥林匹亚先生。Daryl需要迅速改善他的背部肌群。
我让Daryl在第一天的时候非常努力地训练背部。而第二天,我打破规则,让他再次训练背部,不过这次用的是轻重量的泵感训练。
一段时间过后,Daryl最终获得的成果震惊了我!我开始将这种方法运用至所有的主要肌肉群——第一天做大重量复合动作,然后第二天为同样的肌肉做15-20分钟的泵感训练。
我把这第二次训练称之为“喂养训练(feeder sessions)”。我对自己和许多健美运动员进行了测试。毫无疑问,这个方法是有效的。
为什么在第一次训练后的24-36小时内进行第二次刺激?
1.延长的蛋白质合成
该方法延长了第一天训练后的蛋白质合成持续时间。
简单地说,在一次训练结束后,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都是升高的。在最初的4小时里,蛋白质的分解比合成更明显。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合成逐渐变得更高,在训练后24小时达到最高,24-36小时后恢复正常。
所以,你基本上有20个小时的高蛋白质合成/肌肉合成状态。而在第一次训练后24小时进行第二次训练,你可以再将其延长12小时甚至24小时。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营养条件充足时,它才会有效。如果你的训练和营养都很到位,蛋白质的分解会被限制得很低,从而导致更多的蛋白质合成。
此外,如果第二次训练遵循了“泵感、充血原则”,你就可以让营养物质加速传递到正在恢复的肌肉中。
关键信息:第二次训练是为了加强第一次训练的合成反应。它延长蛋白质合成的时间、增加对肌肉的营养输送。
2.强化肌肉反馈
“强化肌肉反馈”是改善大脑肌肉链接的一种好方法。
当你狠狠地训练一块肌肉的时候,你会在第二天更清楚地意识到它。因为你会感到它乏力、酸胀、疼痛等。
当一块肌肉处于这种“增强意识”状态时,你再次训练该肌肉,会在更大程度上感受到这块肌肉。
对于那些很难主动收缩特定肌肉的人来说,刻意营造这种感受是非常有用的。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卧推的时候,胸大肌的收缩感比不上和肱三头肌或者三角肌,那么在卧推之后第二天做一些胸大肌的孤立动作可以帮助你改善大脑肌肉链接。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你改善了大脑肌肉链接时,会变得越来越擅长在卧推时募集胸大肌。
记住,如果你在训练时感觉不到目标肌肉,那么你很可能没有达到最佳刺激效果。因此,花时间去改善那些弱势肌群的大脑肌肉链接,对于你的长远进展是非常重要的。
3.增强肌肉的反应
在被大重量刺激后的第二天,肌肉对训练的反应更灵敏。
当然,你的力量潜力可能会降低,因为肌肉还没有完全恢复,僵硬/酸痛会阻碍你的运动能力。
然而,如果你用更轻的重量来训练肌肉,专注于收缩质量和肌肉泵感,而不是关注举起更大重量——这是提升滞后肌肉群的极好方法。(“滞后”指的是你身体上某个视觉效果偏小的肌肉,或者是复合动作中的薄弱环节、它拖了整体力量的后腿。)
举个例子,假设你在周一做了大重量卧推,你发现可以较轻易让重量离开胸部,但是却很难伸直肘关节完成动作后半段。那么意味着第二天,你应该以肱三头肌的肌肥大训练作为训练课开头。
在你周二的训练课开头做10-15分钟的三头肌训练,然后继续你的日常训练(比如深蹲)。
同样地,如果你更专注于增肌,则连续两天训练某个滞后肌肉群。第一天是常规训练。第二天的训练课开头做10-15分钟的孤立泵感训练。
具体如何实际运用?
您可以将以上方法用于三个主要目的:增长整体肌肉量,提升弱势肌群,提升薄弱环节。
1.想要更快地增长整体肌肉质量
将训练课划分成3种类型:
训练日1:推类肌肉(胸大肌,肱三头肌,三角肌)
训练日2:拉类肌肉(背部,斜方肌,肱二头肌)
训练日3:腿部(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
训练日程可能像是这样:
周一:腿部(泵感训练)+推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二:推类肌肉(泵感训练)+拉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三:拉类肌肉(泵感训练)+腿部(主要训练)
周四:腿部(泵感训练)+推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五:推类肌肉(泵感训练)+拉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六:拉类肌肉(泵感训练)+腿部(主要训练)
周日:腿部(泵感训练)+推类肌肉(主要训练)
请注意,你可以在这一周内插入几个休息日。如果你加入了休息日,那么在下次训练的开头就不必做泵感训练了。因为泵感训练必须在主要训练之后的24-36小时内完成,超过这个时间就无效了。
泵感训练应该仅仅是“意思一下”而已,只是为了让更多营养丰富的血液进入到前一天练过的肌肉中,应该在15分钟内完成。目标不是全力以赴搞死你自己(这种心态应该留到主要训练中)。
由于时间被限制了,所以我建议采用循环训练。举个例子,如果你周一的主要训练是推类肌肉,那么周二应该这么做:
1.一个针对胸部的孤立动作(器械夹胸、龙门夹胸等)
2.一个针对三角肌的孤立动作(前平举或侧平举)
3.一个针对肱三头肌的孤立动作(哑铃臂屈伸、绳索臂屈伸)
每个动作8-12次,保持做组时的“恒定张力”。控制动作过程,每一次重复中尽可能收缩你的目标肌肉,在一组结束前绝不要放松肌肉。如果你用恒定张力做8-12次,这意味着每一组应该至少持续30秒,最多50秒。
所以整个流程会像这样:
器械夹胸8-12次
休息15秒
哑铃侧平举8-12次
休息15秒
绳索臂屈伸8-12次
休息30-45秒
将以上过程重复3-5次,在15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结束。
2.想要增长某个滞后肌肉群的体积
这个计划更简单,因为你一周只会进行1-2次的“二次训练”。你可以更容易地安排休息日,并且你在编排计划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非常简单,首先在训练周期中选择1-2个顽固的滞后肌肉群。然后,在正式训练过后的24-36小时后进行第二次刺激。
由于在二次训练中你仅仅针对一个肌肉群,所以不需要像上面那样采用循环训练。15分钟内你可以选择2个动作,使用每组8-12次的恒定张力,或者渐降组、暂停休息法、局部次数等。
次数:8-12次
组数:每个动作3-4组
动作数量:2-3个
做组风格:恒定张力
可能使用的方法:渐降组,暂停休息,全程+半程动作,闭塞训练。
记住,目标是让血液尽可能多的流入肌肉,重量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你在前一天已经完成了大重量训练。
3.想要强化一个薄弱环节
这里的重点不是提高某块肌肉的视觉效果,而是强化某个在复合动作中拖了后腿的肌肉群。例如,肱三头肌可能是你卧推的薄弱环节,或者臀部可能是你硬拉的一个限制因素。
这种方法适用于你在计划中给自己安排了一些“主要动作”——你的目标是为了提高这些动作的力量数据。
在训练这个主要动作时,问问你自己哪块肌肉在联合发力的环节中是最弱的。然后在第二天训练的开头,为那块肌肉做一些孤立动作。
由于我们的目标是增长力量而非增肌,我们使用稍微不同的参数来修正弱点:
次数:6-8次
组数:每个动作6-8组
动作数量:1个(仅选择一个目标肌肉最有感觉的动作)
做组风格:控制离心过程(还原),加速完成向心过程(举起)
可能使用的方法:可考虑使用暂停休息法,但大部分情况下应该正常做组。
相关搜索
李小龙肌肉
彭于晏肌肉
朱亚文肌肉
郑浩南肌肉
施瓦辛格肌肉
黄晓明肌肉
以上郑浩南肌肉怎样锻炼的相关的内容 如果部分信息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 爱美达人养生网管理员交流处理,感谢关注本站,获取更多养生美容知识,做最美的达人
相关热词:郑浩南肌肉怎样锻炼的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