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东华养生网 > 运动养生 > 正文

提高肌肉耐力(提高肌肉耐力的运动)

  分类:运动养生  发布者:yansheng  发布时间:
好多朋友想了解提高肌肉耐力的一些知识,在此小美给大家介绍一些提高肌肉耐力相关的知识,大家可参考一下肌肉耐..

好多朋友想了解提高肌肉耐力的一些知识,在此小美给大家介绍一些提高肌肉耐力相关的知识,大家可参考一下

肌肉耐力的训练方法

肌肉耐力的训练方法

发展耐力素质的基本途径有两个,一是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肌肉耐力的训练,另一途径是提高心肺的功能。可安排室外较长时间的走、跑,跳绳、爬山、游泳、滑冰、各种球类运动等。同时应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众所周知肌肉力量的增长依赖于一定负荷的科学训练。运动负荷合理程度直接影响锻炼效果。影响唯带负荷的因素主要有五个。

1)强度

即负重抗阻的大小,一般讲,用极限负荷85%以上的重量为大强度,60--80%为中等强度,50%以下为小强度,通常以竭尽全力只能做1-3次的重量为大强度,6--12次为中强度,15次以上为小强度。

2)组数

使用器械的回数:一般4组以下为少组数,4-8组为中组数,8组以上为多组数。

3)次数

一组中的动作重复的次数,通常以1-5次为少数次数;6-12次为中次数;15次以上为多次数。

4)密度

指每组之间休息时间的长短。间歇时间达2-3分钟为小密度;1-1.5分钟为中密度;每组间歇30秒以内为大密度.

5)动作速度

指动作快慢,据研究,快速对发展爆发力有利,混合速度对增长力量有利,而慢速和中速则对发展肌肉有利。要根据锻炼的目的任务不同进行负荷因素调节,发展爆发力,增加肌肉体积,或增长肌肉耐力削减脂肪,其练习中因素也不同。

提高肌肉耐力的锻炼方法

在健身,健美运动中需要进行举重和各种负重训练来发展肌肉力量和增大肌肉的体积,同时许多运动项目在训练过程中也经常采用举重和各种负重发展肌肉力 量,因此,所有的体育锻练者,健身,健美训练者必需了解掌握发展力量的内容和合理的运用它,你就会在训练中达到自己所理想的目标。

发展绝对力量

绝对力量即人在完成某种动作所表现的力量,不考虑与其本人体重的关系。发展绝对力量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选择重量大小的问题,如果不进行系统的克服相当 大的重量训练,肌肉的最大力量就不会增长,采用重复次数少而大的训练,最有利于发展肌肉力量,重量的大小一般采用最大力量的百分数或一次训练能重复的次数 来却定,发展最大力量采用能重复1-3次的重量(相当于本人最大力量的85%-95%的强度)进行3-5组训练,组间休息1-3分钟,隔天训练一次效果最 佳。健美训练者会定期进行肌肉绝对力量专项训练。

但在健美训练中主要是发展肌肉体积,所以发展肌肉体积最有效的重量是本人能连续做8-12次,最低不少于 6次,最多不超过15次的重量,如果只能连续做5次以下,就只发展肌肉力量而很少增大肌肉体积,重复次数多而重量中等训练,可增大肌肉体积及肌肉耐久力, 如果重复次数能超过20次以上的重量,竖山羡则肌肉力量和余拍肌肉体很少增长,会消耗体内能量,减少脂肪和发展肌积肉耐久力。

所以,要增加肌肉力量和肌肉体就要在训 练能重复次数超过12次时,便增加重量,重复次数不到8次时,就要减轻重量进行训练。但直得注意,不经常从事力量锻练的人,最出采用的重量不能过大,因为 力量训练的效果在最初阶段几乎不取决于重量大小,只要重量超过一定的最低限度(约为最大重量的40%左右就可以)。

 

肌肉肌耐力很差,应该怎么锻炼?

肌肉肌耐力很差,应该怎么锻炼?

肌肉耐力是肌肉通过长段巧差时间工作而不疲劳的能力,可以衡量的指标包括肌肉的耐力和心肺功能耐力。锻炼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就行训练:第一、负重训练。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负重,重量控制在50%-80%之间,每次训练在10-15次以上,训练肌肉承受力量的强度。第二、频率训练。包括组与组之间的间隔时间及每组持续的时间及训练的个数,一组10-15个,每次3-4组。第三、速度训练。减少动作所需要时间,时间越快,强度越大,训练效果越好。

力量、耐力练习中要充分考虑不同的运动项目和专项力量、耐力的需求程度。

首先,得到锻炼的肌肉应该是在耐力和力量方面需要改善的肌肉,如腰痛,就应该增强腰部力量,若锻炼上肢力量则对腰痛的缓解没有多少益处。

其次,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应采用不同的运动强度。大强度运动(每组1-4次)能增加肌肉力量和体积,但不能增加肌肉的耐力。采用低强度重复次数多的练习(每组12-15次及以上),可提高肌肉的耐力,而肌肉的力量增加不明显。

3系统性原则      根据用进废退的原理,力量练习握皮应全年系统的安排。练习宽闭频率高、肌肉力量增长很快者,停止练习后消退也快,而练习频率较低、训练时间较长、肌肉力量缓慢增长者,力量保持的时间则相对较长。

坐姿提踵主要是锻炼小腿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外侧,是中高级水平者的最佳选择。动作要领:坐在提踵机上,前脚掌踏垫板,膝盖顶牢重物,脚跟悬空下垂。小腿肌用力向上提踵至小腿肌“顶峰收缩”位,稍停片刻,控制性还原,在动作过程中脚跟始终要垂直上下,以确保小腿肌受力集中。为保证动作质量,提踵时躯干不宜后仰借力。

锻炼肌肉耐力训练方法

想要拥有结实的肌肉绝对不是坐着就能够形成的,运动不能够缺少,尤其是对于肌肉的一些耐力训练非常重要,可是方法是怎么样,应该如何进行了比较有效呢,下面我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关于锻炼肌肉耐力训练方法,让自己的身材可以更加的健壮结实。

锻炼肌肉耐力训练方法1

伏地挺身

扭瓶盖、搬重物,生活大小事全部都需要“肌力”,这次教你从核心肌群出发的几个简单动作,找好道具在家就可以轻松练习。另外,若想进入健身房好好锻链体魄,增加肌耐力便是做为前导训练的良方。不想再当弱“肌”一族,那就赶紧拿起手边哑铃动一动。

伏地挺身训练部位:胸大肌

1. 双手置於软垫上并约略对准锁骨位置,双脚着地距离约为肩宽的1.5倍,注意腹部、臀部紧收,身体侧面成一直线。

2. 手肘向外张开让胸口下沉,尽量靠近地面,再回到预备姿势。操作12到15下,并重覆3循环。

哑铃肩推

哑铃肩推训练部位:肩部肌群

1. 训练利用道具:哑铃,呈站立姿势,身体自然挺直。

2. 双手持哑铃,维持并置放於耳朵两侧,手肘维持约90度左右。

3. 双手慢慢往头顶方向上推,感觉手肘接近伸直,再回到预备姿势。操作12到15下,并重覆3循环。

上臂锻练

上臂锻猜仿练训练部位:二头肌

1. 利用道具:哑铃,呈站立姿势,身体自然挺直。

2. 双手掌心向前并握住哑铃,手肘顺势自然垂放。

3. 双手慢慢弯举到接近胸口位置,手肘接近约45度左右,注意双手贴紧身体不向外张开。操作12到15下,并重覆3循环。

上面介绍的这些锻炼肌肉耐力的方法,你是否已经了解了呢?平时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更加注重自己的锻炼以及身体保健,而且饮食问题也不可忽略,因为合理的运动加上正确的饮食,对练就结实的肌肉,也可以带来很大的帮助。

锻炼肌肉耐力训练方法2

1.分钟立卧撑。撑由直立姿势开始,下蹲两手撑地,伸直腿成俯码埋撑,然后收腿成蹲撑,再还原成直立。每次做1分钟,4~6组,间歇5分钟,强度为50~55%。要求动作规范,必须站起来才算完成一次练习。也可以穿上沙背心做该练习。或做立卧撑接蹲跳起,则强度稍大,做30次为一组,组间歇为10分钟。

2.重复爬坡跑。在15度的斜坡道或15~20度的山坡上进行上坡跑,重复5次或更多些,跑距250米或更多些,间歇3~5分钟。强度为60~70%。也可根据训练目的决定强度,可以心率控制运动强度,也可穿沙背心进行。

3.连续半蹲跑。成半蹲姿势(大小腿成100度角左右),向前跑进50~70米,重复5~7次,每组间歇3~5分钟,强度为60~65%,不规定速度,走回来时尽量放松,在进行下次练习前,可做15秒贴墙手倒立。

4.连续跑台阶。在高20厘米的楼梯或高50厘米的'看台上,连续跑30~50步,如跑20厘米高的楼梯,每步跳2级。重复6次,每次间歇5分钟,强度穗模纤55~65%。要求动作不能间断,但不能规定时间,向下走尽量放松,心率恢复到100次/分钟时可开始下一次练习,也可穿沙背心做该练习。

5.沙滩跑。在沙滩上做快慢交替自由跑,每组500~1000米,也可穿沙背心跑,速度变化和要求可因人制宜,做4~6组。组间歇10分钟,强度为50~55%。

6.逆风跑或负重耐力跑。遇飓风天气(风力不超过五级)可在场地或公路上做持续长距离逆风跑,也可做1000米以上的重复跑,重复次数4~6次,间歇5分钟。强度55~60%。可穿沙背心进行负重耐力跑,要求与间歇同。

7.原地间歇高抬腿跑。原地或前支撑做高抬腿跑练习。每组100~150次,6~8组,每组间歇2~4分钟,强度为55~60%,要求动作规范,不要求时间,但动作要不间断地完成,也可负重做练习,但每组练习次数及组数可适当减少。

8.原地间歇车轮跑。原地做车轮跑,每组50~70次,6~8组,组间歇2~4分钟,强度为50~60%,也可扶墙借助支撑物完成。

9.后蹬跑。后蹬跑每次100~150米或负重后蹬跑60~80米,6~8组,组间歇3~5分钟,强度为50~60%。

10.连续换腿跳平台。平台高度30~45厘米,单脚放在平台上,另一脚在地上支撑,两脚交替跳上平台各30~50次,要求两臂协调配合,上体正直,重复3~5组,组间歇3分钟,强度55~65%。

11.长距离多级跳。在跑道上做多级跳,每组跳80~100米,约30~40次,3~5组,组间歇5分钟,强度为60~70%,如果规定完成时间,强度会大大提高,注意组间的恢复情况。

12.半蹲连续跳。在草地上做连续向前双脚跳,落地成半蹲(膝关节90~100度角),落地后迅速进行第二次。每组20~30次,(也可50~60米),重复3~5组,组间歇5分钟,强度为55~60%。

13.连续深蹲跳。原地分驮痪立,连续做原地深蹲跳起或在草地上向前深蹲跳。要求落地即起。每组20~30次或30~40米,重复3~5组,组间歇5~7分钟,强度55~65%。

14.沙地负重走。沙滩上,肩负杠铃杆,或背人做负重走。每组200米,5~7组,组间歇3分钟,强度为55~60%,注意心率指标保持在130~160次/分钟之间。

15.沙地竞走。沙滩或沙地上做竞走,每组500~1000米,做4~5组,组间歇3分钟,强度55~60%,要求动作规范,尽可能提高速度。

16.沙地后蹬跑或跨步跳。沙滩或沙地上做后蹬跑或跨步跳,每组后蹬跑80~100米(跨步跳50~60米),重复3~5组,组间歇5分钟,强度55~70%。

17.水中高抬腿跑。在40~50厘米深的浅水池中,做原地高抬腿跑,每组100次,4~6组,组间歇十分钟,强度为55~60%,也可穿插进行行间高抬腿跑,间歇则就稍长些。

18.水中支撑高抬腿。在40~50厘米深的浅水池中,两手扶池壁前倾支撑做高抬腿练习,每组50次,4~6组,组间歇5分钟,强度为55~65%,也可在水中行进间后蹬跑穿插进行,间歇则应延长到8~10分钟。

19.负重连续转跳。肩负杠铃杆等轻器械做连续原地轻跳或提踵练习,每组30~50次,重复6~8组,组间歇3~5分钟,强度为40~50%。

20.连续跳推举。原地蹲立,双手握杠铃杆,提铃至胸后,连续做跳推举杠铃杆。每组20~30次,4~6组,间歇3分钟,强度为40~60%。

21.连续跳实心球。面对实心球站立,双脚正而跳过球后,迅速背对球跳回。往返连续跳,每组60次,4~5组,组间歇3分钟,强度为50~55%。

22.双摇跳绳。原地做正摇跳绳,跳一次摇两圈绳,连续进行。每组跳30~40次,做4~6组,组间歇5分钟。强度为55~60%。该练习必须熟练掌握二摇一跳的技巧;心率必须在恢复到120次/分钟以下时,方可进行下一组练习。

23.连续跳深。站在60~80厘米高的台阶或跳箱上双脚向下跳,落地后迅速接着向上跳上30~50厘米高的台阶或跳箱上。连续跳20~30次为一组,3~5组,组间歇5分钟。强度为60~65%。

24.连续纵跳摸高。在摸高器或篮球架下站立,连续纵跳双手摸高。每组30次,4~6组,组间歇2分钟。强度40~60%。

25.连续跳起投篮。在篮下持球站立,听口令后跳起投篮,接球后再投。每组20~30次,做4~6组,间歇2分钟。强度为40~55%。可以规定时间及必须投进篮的次数。

26.连续跳起传接篮板球。在篮下站立,双手持球跳起将球掷向篮板,待球弹回接球后再跳起掷球。连续30次为一组,4~6组,组间歇3分钟。强度为40~60%。不要求跳起高度,但动作必须连贯、协调不间断。

27.连续反复传接实心球。用实心球做篮球传接球练习。每组50次,3~5组,组间歇5分钟。强度为50~60%。可选用1~2公斤实心球。

28.连续跳起扣吊球。将10~15个吊球并排悬于空中,每个间隔1米,高度为练习者跳起能扣球为宜。听口令后连续跳起扣球,每组扣一轮,5~8组,组间歇3分钟。强度为55~60%。可以规定完成一组的时间。

29.连续跳起网上击掌。排球场上两人隔网相对站立,同时跳起两人在网上双手击掌。每组20~30次,4~5组。组间歇2分钟。可原地或移动中完成。

30.连续跳栏架。纵向排列20个高30~40厘米的栏架。做双脚起跳连续过栏架练习。往返一次为一组,8~10组,间歇3分钟。强度为55~60%。

锻炼肌肉耐力训练方法3

首先你要明白打篮球要用到的主要肌肉群,首先是腿力(以利用率来计算,不是重要性,都很重要),然后是腰腹,最后是肩部肌肉。

1.腿部,腿部大致分为小腿和大腿,动作是深蹲(大腿),踮脚(小腿以及脚掌)

2.腰腹部。腰和腹其实是两个部分,但是大多时候协同工作,比较简单有效的是抬腿,腰和腹都能练到。人完全躺平,脚伸直抬腿,直至于身体成90度左右。用三到四秒匀速完成一次,不可以借助惯性。

3.肩膀,前平举,侧平举

计划:(所有动作都不能借助惯性,一直要保持对身体的控制)

第一天:肩膀,前平举10个,侧平举10个(这两个连着做算一组),8组。然后跳绳,时间看你体能情况了,至少二十分钟以上。

第二天:俯卧撑(很慢很标准)15x8,腹部训练,抬腿,至少10个一组,四到五组。

第三天:深蹲(无负重)20x6,单脚踮脚(练右腿就右手拿个哑铃左手扶着墙壁,左腿反之)30x4,跳绳(对你的脚步绝对有很大帮助)。

第四天:休息(因为动作数量到位,腿部训练会非常酸,所以还是休息一天比较好)

第五天:重复第二天

第六天:10米折返跑(两个来回,共四十米),五组,30米冲刺跑,五组,跳绳二十分钟。

第七天:休息,有体力的话可以去打球。

里面的数量都是个人推荐,可以自己调整的,另外运动前做足热身以及拉伸,冬天容易受伤。每天训练完如果觉得还有余力可以去打会儿球。

如何锻炼肌肉

1.跑步

我们可以每天坚持跑步,两千米到五千米的长跑都是可以常识的,因为跑步能让我们身体的心肺功能耐受性大大的提高,同时还能锻炼到我们全身的肌肉群,是快速练好健美肌肉的基础。

2.跳远

立定跳远我们可以分早中晚做三组,每组做五十个,是最为快速练习腿部肌肉以及拉长全身肌肉线条的方法。

3.俯卧撑

俯卧撑要适合有一定力量基础的朋友来做,每次做要让身体尽量的绷直,尤其是腿部和腰部是不能弯曲的,每天至少做1组就可以了。

每组俯卧撑做二十个到五十个,这是锻炼我们的手臂肌肉和力量最好的一个方法了。

4.仰卧起坐

做仰卧起坐也是练习腹肌的方式之一,这个也是不占用场地的,也很适合在家里做,随时随地都可以做这个动作的,仰卧起坐我们最好要做三十个以上的。

5.哑铃

我们想要锻炼肱二头肌的话,可以尝试一下哑铃,通过手臂对于哑铃的提拉就能强化局部肌肉的锻炼,每次至少做五十个,就能有效的强化肌肉的形状了。

6.游泳

会游泳的朋友,不妨试试每天去室内游泳池里面游几圈,游泳比跑步练习肌肉是更有效更快速的,并且肌肉的线条也会变的更加修长更加漂亮。

所以说我们生活中是可以多游泳的,不仅能练习肌肉,而且减肥的效果也是特别棒的。

7.注意饮食

摄入量的增加也是可以促进肌肉的增长的,首先锻炼的就是这段时间平时的饭量一定要比以前多吃一点,想要长肌肉就得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多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鱼肉之类的。

怎样增强肌肉耐力

(1)原则:使肌肉对抗30%~40%最大阻力做收缩练习,逐渐延长训练时间或重复次数。

(2)方法:常以等张训练方式,也可以等长等速方式进行。

①等张耐力训练:以10RM的60%为负荷做25次运动为1组,每次练习可重复3组,每日训练1—2次。

②等长耐力训练:以20%~30%最大等长收缩力为负荷,逐步延长持续时间至肌肉疲劳,每日1次。

此外还有等速耐力训练的方法可用于增强肌肉的耐力。

肌力训练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选择适当的方法:根据目的、疾患、时期以及肌力的级别不同,选择被动运动、辅助主动运动、主动运动、抗阻力运动等不同的训练方法。

(2)正确唯稿歼调节外力:治疗师对患儿给予的辅助量和抵抗量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训练效果。及时、正确地增减抵抗量与辅助量,是提高肌力、避免损伤的关键。

(3)科学地设计运动量:根据超量负荷原则,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设计足够的运动量,一般不得少于1RM的60%,且应坚持6周以上的训练(以第2天不感到疼痛和疲劳为宜)。

(4)充分固定运动肢体的近端:依靠体位、治疗师、沙袋、固定带充分固定主动肌的近端部位的肢体。

(5)正确地指冲设计姿势与肢位:采取有利于目的运动的姿势与肢位,使患儿能充分调动潜能,全力完成设计动作。

(6)防止出现代偿动作。

(7)对患儿或其亲属说明训练的目的和方法,得到患儿或亲属的合作,训练中要随时鼓励患儿,提高其对训练的信心。

肌力训练时的禁忌证有哪些

(1)心血管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病等。

(2)感冒、系统性感染性疾病,接敬答近运动区域的局部感染如疖、痈、蜂窝织炎等。

(3)局部骨关节、肌肉、肌腱、韧带等损伤愈合未坚,非感染性炎症症状较明显时。

如何提升肌肉耐力

提升肌肉耐力的原则:

(1)渐增阻力原则

渐增阻力原则是指在力量练习过程中,要逐渐增加运动负荷。随着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增长,原来采用的档余重量、组数和重复次数以及间歇时间等这些构成运动负荷的因素都需要逐渐进行颂蠢弊调整。当肌肉对某一运动负荷从不适应到完全适应之后,原来的超负荷变成了非超负荷或低负荷,此时如果不增加负荷,则力量、耐力就不能增长。例如:要增加局部肌肉的耐久力,就要逐步减少组与组之间的间歇时间或增加训练组数和训练次数。运动负荷要由小到大,动作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一切都要逐渐增长。

(2)专门性原则

专门性原则是指在练习中针对不同运动项目的需要或专项力量、耐力的需求程度而采取的练习手段和方法。在完成练习动作过程中,每块肌肉都有它各自的作用,但总有一块肌肉群是起主要作用的。如果你要最大限度地单独发展某一部位的肌肉,就要尽可能使主要用力 肌肉与其他肌肉活动分开。例如,要单独加强上肢肱二头肌的力量,采用两臂弯举练习比采用引体向上练习的效果要好。再如,举重物练习中,采用大负荷、少组数的练习,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体积,不能增加肌肉的耐力;而采用小负荷、多组数的练习,可以加强肌肉的耐力,但肌肉力量的增加不明显。

(3)经常性原则

“持之以恒”、“贵在坚持”,增加肌肉的力量与耐力,要通过长期的、系统的训练。研究结果表明野族,如果每隔72~96h(3~4天)不进行适当的超负荷练习,肌肉就会变弱变小。停止练习30周后原增长水平完全消退。每周一次力量练习只能保持原有水平,每周两次练习可以增加力量,每周进行3~4次练习可以明显增加肌肉的力量。

提高耐力的7个训练方法

人对紧张体力活动的耐久能力,是人体长时间进行持续肌肉工作的能力,即对抗疲劳的能力。耐力包括两个方面,即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那么,提高耐力的方法有哪些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提高耐力的7个训练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通过有计划地训练,数以千计的跑者显著提高了他们的耐力水平。 Craig Beesley,跑步新手,从一次只能跑30秒到现在可以坚持将近3小时。Doug Underwood,成功的马拉松选手,希望将其个人最好成绩从3小时50分提高到3小时30分,这样就达到参加波士顿马拉松的标准了。Deena Drossin,美国10公里和越野赛明星,希望自己可以超过传奇选手Joan Samuelson的马拉松成绩。

以上三个跑者都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每个人的训练计划各不相同。这验证了运动生理学家Kris Berg在其近期发表于《运动医学》季刊的文章《跑者的耐力训练及其作用》中的观点,“经过数十年关于提高耐力水平的研究,我对槐哗身体智慧的形成有了比之前更深入的认识,并且鼓励跑者选择合适自己感觉的训练。”

换句话说,训练方式的选择这个问题属于见仁见智的。每个人的条件不同,基因科学称之为“高反应者”和“低反应者”。对于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方法以达成目标。

接下来,介绍7种被很多跑者广泛使用过的训练计划。并不是都会适合你,但总会有适合你的,按照计划进行训练,你会发现自己的耐力水平会有显著增长,你将跑得比以前更快更轻松。

1、一次锁定一个目标

如果要选出一种最基本的耐力训练法,那就是这种了。它的要点在于逐步提高,要坚持训练,保持耐心,不可冒进。这种方法对任何情形任何跑者都适用——从想要绕小区跑够4圈的新手,到10公里只要36分钟为帆派了准备马拉松而进行12英里到20英里耐力训练的高手。

这种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符合人体的生理结构,自从150,000年前旧石器时代非洲东部的人类开始进行狩猎活动以来,已经有数以亿万计的人遵从此方法跑步,且至今使用。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穆斯乔市的Witness Craig Beesley介绍说。

2年前Beesley刚开始跑步时,他一次跑30秒就跑不动了,接下来的41分钟零30秒都要靠步行。但他没有因此气馁,仍然坚持每次训练40分钟(按5分钟一个小周期分8组完成)的计划按照每周3次的频率进行训练。

13周之后,Beesley可以一次持续不断地跑30分钟了。去年秋天,他以2小时12分的成绩完成了首个半程马拉松,十分令人称赞的成就。Beesley并没有满足于此,在冬季气温只有华氏零下25度(注、约合摄氏零下31度)时他仍然坚持户外训练。到5月,他可以完成进行2小时40分钟的长距离跑训练,可以按1分45秒1组的速度完成6组400米间歇跑。他在为自己的首个全程马拉松努力准备着。

Beesley的训练计划再简单不过了,但成效显著。“我提高了自己的耐力和速度,并且整个过程中没有受伤,”他说,“我的家人说我是个十分有耐心的人,耐心和毅力结合在一起非常适合长跑。”

你需要做的、无论当前的耐力水平如何,要缓慢且稳定地进行训练提高。可以在训练计划中安排周末长距离跑里程每周增加1英里,如从5英里到6英里、7英里,每4周休息一个周末进行恢复,下周开始继续增加到8英里,然后是9英里。如此往复。

2、亚索800训练法

我在一次和跑者世界的赛事推广经理Bart Yasso聊天时知道的这种高效训练方法,并在大约10年前首次撰写了相关的文章。从那时开始,数以千计的跑者在马拉松展会上或通过电子邮件跟我们谈起这个训练方法对他们是多么的有效。亚索800训练法铅轿行,是在场地按一定配速进行800米间歇跑来进行马拉松训练。(例如马拉松目标成绩是4小时30分,那么每组800米就按照4分30秒的速度来跑。)

这种训练法被冠以创始人Yasso的名字,好记又好用。

Doug Underwood是使用Yasso训练法的跑者中的一员。作为有3年跑步经验的选手,Underwood的前两个全程马拉松成绩分别是3小时55分和3小时53分。从那以后,他有了“波士顿情节”,希望自己有朝一日成绩可以达到波士顿马拉松的标准,为此他可以付出艰苦的努力。

他选择亚索800训练法来进行训练。按波士顿马拉松的标准,他的全程目标成绩需要达到3小时30分,那么每组800米就需要按3分30秒的配速来跑,每次10组,每组之间进行3分30秒的恢复慢跑。

Underwood最终达成了目标,在Baton Rouge海滩马拉松中,他跑出了3小时30分54秒的成绩,达到了波士顿马拉松的报名标准(波士顿马拉松的组委会对成绩只要求到分钟,因此选手可以有最多59秒的宽裕时间。)“严格按照亚索800法进行训练是成功的诀窍,”Underwood说,他同时还进行了很多长距离跑的训练,“这个方法很辛苦,但却是有效。如果能够按照目标配速跑10组800,那么你就很可能在比赛中达成目标。”

你需要做的、每周进行一次亚索800的训练。开始时先跑4-5组,然后每周增加一组直到10组。

3、长距离慢速跑

Meghan Arbogast在5年前就成功完成过马拉松比赛,最好记录是2小时58分。但她仍被一个问题困扰,“过量训练搞得我身心憔悴。”她说。

现在她不再为此烦恼了。从1998年开始,Arbogast按照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著名教练Warren Fink所推崇的慢跑训练法进行训练。Finke认为马拉松选手需要关注的是持久力,慢速跑训练可以在避免伤痛的情况下进行耐力训练。“很多跑者练得太狠而被伤痛困扰,这样他们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他说。

Finke的方法强调“速度感觉的程度”,他认为训练的大部分时间都要保持在不那么辛苦的感觉下(大概维持同等里程下最高速度的80%即可)。“大部分跑者在训练时都用比赛速度的90%在跑,”Finke说,“80%的速度感觉很轻松,同时能防止伤痛。”

Arbogast用这个训练方法改变了之前的境况。跟随Finke教练进行了两年训练之后,她的马拉松成绩提高到了2小时45分。去年6月,她继续跑出了2小时45分的成绩并赢得了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马拉松冠军。“我想我还能跑得更好。”Arbogast说,“关键就是在增加耐力的同时避免受伤。”

你需要做的、将大部分的训练维持在比赛速度的80%。例如,10英里比赛的速度是7分半每英里,那在训练时的配速就是9分23秒每英里。将比赛配速转换为训练配速的简便算法就是在比赛配速的.基础上乘以1.25。更多信息可访问Finke的网站、teamoregon.com;跑者世界的网站、runnersworld.com上有配速计算的页面。

4、高效训练

如果你有25年的马拉松参赛经验同时恰好还有运动生理学的学位,那么关于训练方法的问题应该会有些许心得。佛曼大学健康运动科学系主任,运动生理学家Bill Pierce就是这样一个跑者。最近,他发现了一种训练方式十分适合他。53岁的Pierce仍然保持全程马拉松3小时10分完赛的好成绩,和20年前的水准差不了多少。

他的秘诀?每周3次高效训练。Pierce遵从一般训练计划中高强度训练日和低强度训练日交替进行的原则,不过他做得更加彻底。在他的计划中,只有每周3天的高强度训练日,其他4天则完全不跑,但会进行一些举重训练并打几次网球。

为了使训练发挥出最大效果,Pierce每次训练时都设定一个具体的配速和里程目标。每周三次分别是一次长距离跑,一次节奏跑和一次速度训练。“我跑得比普通训练计划设定的强度稍高一些,但这些年来我发现这样更适合我,”Pierce说,“这种方法减少了受伤的风险,提高了长距离的耐力,并且可以感受到努力训练带来的满足感。”

你需要做的、可参考Pierce的安排。周二进行间歇跑,周四进行节奏跑,周日跑长距离。其中,间歇训练按照比5公里比赛配速稍快一点的配速跑12组400米或6组800米;节奏跑则按照每英里比10公里比赛配速慢10-20秒的速度跑4英里;周日的15英里长距离则按照比马拉松比赛配速每英里慢30秒的配速来跑。你也可以很轻松的按照自己5公里、10公里和马拉松比赛的配速来规划自己的训练。

5、增加肌肉力量训练

Deena Drossin两年前造访Zach Weatherford的时候,就已经同Joan Samuelson, Mary Slaney, and Lynn Jennings一起位列全美女子长距离跑选手的前列。Zach Weatherford,加利福尼亚丘拉维斯塔的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训练部体能教练。Drossin问他能否设计一套训练计划让她耐力更强速度更快。

Weatherford开始并不确定,他告诉Drossin自己之前从未和长跑选手合作过。“不过我会考虑这个问题并做些研究的。”他说。

之后Weatherford设计出了一些训练方法,他俩从那时起一直合作至今。“我们从核心力量开始,逐步扩展至腿部。做好基本的训练,注重训练的质量而不是数量,长跑选手最不缺乏的就是训练量,”他说,“Drossin第一次进行力量训练时,她触地的动作就像长了扁平足大脚丫的人一样沉重,我一直不断地告诉她'抬脚要轻快,抬脚要轻快。’”

Drossin的训练计划中有跳绳、钻障碍、跳箱子,甚至运用了足球训练中常见的借助绳梯进行高抬腿冲刺跑。训练之后,她在去年4月的伦敦马拉松比赛中以2小时12分16秒的成绩将个人最好成绩提高了5分钟,并破了美国记录。“我在伦敦的感觉大不相同了,”Drossin说,“我在跑步的过程中身体感觉有了明显的变化,脚的触地时间减少,并提高了步频。比赛中和比赛后,我的双腿完全没有疲劳的感觉。”

你需要做的、你可以和当地高中的足球队一起进行跑绳梯的训练(注、该吃药了亲……)。如果条件不允许,还有种更简便的方法、用“快脚训练”取代每周放松跑之后跨步跑,即全力冲刺15-20码(注、1码=0.91米)。不必将膝盖抬得很高,只要抬得快速,每步向前移动几英尺(注、1英尺=30.84厘米),同时用力摆臂。如此往复跑6-8组,每组间稍事休息。每周或每两周,可以在柔软的场地——如草场或土场,做5分钟的单足跳、双足跳、高抬腿训练。

6、进行更长距离的节奏跑

我们都钦佩那些不放弃,坚持进行各种努力来达到自己目标的人。以这个标准,现在居住在韩国的退役军人Partrick Noble无疑可以获得终身成就奖。1986年,Noble的在首个马拉松比赛中跑出3小时17分的成绩之后,他雄心勃勃地对自己说、“跑进3小时吧。”

Noble开始了持续不断的训练,并且接连跑出了3小时零4分,3小时零1分,3小时零5分和3小时零2分的成绩,遗憾的是一直没有达成其心愿。面对现实,别人可能会放弃最初的目标,但Noble不会。

他坚持不断参赛。最近的两年里,他参加了49个马拉松,但都没打成目标。第50个,没成功。第51个,也没成功。最终,去年5月,在他参加的第52个比赛,凯西军事基地马拉松上,Noble跑出了2小时58分23秒的成绩。帮助他跑进3小时目标的诀窍就是节奏跑。

对于节奏跑,保守的观点认为应该按照比10公里配速慢5-10秒的速度跑20-40分钟。Noble将节奏跑的时间延长至60分钟。“长距离的节奏跑增加了我需要的力量,”他说,“我会确保在节奏跑之后的训练日进行放松跑来恢复,并且注意饮食,在比赛前的8周我甚至戒掉了啤酒。”(美国马拉松记录保持者Deena Drossin的教练Joe Vigil和2003年美国马拉松冠军Ryan Shay也认为长距离的节奏跑可以增强耐力。)

你需要做的、每周进行一次节奏跑,持续8周。开始时以比10公里比赛配速慢5-10秒的配速进行20分钟的节奏跑,然后每周增加5分钟。训练的前一天和后一天不要安排高强度的训练项目。

7、长距离快速跑

好吧,你一定看出来这个计划3的说法刚好相反。但对一些跑者来说,这训练方式的确有效。这可以看做是“高反应者”和“低反应者”理论的实例。

阿拉巴马州伯明翰的Scott Strand是一个最近开始进行长距离快速跑训练的选手,在伯明翰举办的国家挑战杯马拉松比赛中,他将自己的个人最好成绩从4个多小时提高到了2小时16分52秒(注、震惊了……)。他认为,创造这个成绩的对他来说就是一次更长更快的训练。

“我每次长距离训练大概跑18-23英里(28.8-36.8公里),”Strand说,“在最后的9-14英里(对应训练中的结束前的14公里至结束前的22公里)我用马拉松配速或更快的速度来跑。这比我之前长距离训练的速度快多了,以前跑17-22英里的长距离时我都是按照轻松跑的速度来进行。”

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Khalid Khannouchi在最近几年才将这种长距离高强度跑的耐力训练法推广普及。Khannouchi的这种训练法可以称之为是凶残的(注、原文用词太给力了),因为实在是太快太长了,他自己在进行训练之前的几天都会感到紧张。老思路、只要持续跑2-3小时即可,时间是关键。新思路、如果想要在马拉松比赛中去的好成绩,那么在长距离训练中要维持较快的配速不掉速。

你需要做的、在长距离训练的后四分之一里程中提速,达到马拉松比赛配速甚至是节奏跑的速度。当然,你不用把自己逼到像Khannouchi那样训练前好几天就开始紧张,身体在训练结束的时候应该不至于崩溃。但一定要保证训练的强度,让身体习惯在马拉松比赛后半程的疲劳感。

拓展:散打耐力素质的训练

耐力素质可分为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一般耐力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机体能够维持长时间的中等强度肌肉活动的能力,是人体一般耐力的综合体现.专项耐力则是指机体能够坚持长时间高效率地完成某一专门性项目的能力.它是在一般耐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体专项耐力的特殊体现。通常包括:速度耐力、静力耐力和灵敏耐力等。

1、提高肌肉力量,发展肌肉耐力

从训练学角度讲,肌肉耐力主要取决于脊髓前角小运动神经元的的神经支配能力、慢肌纤维的生理横断面、肌红蛋白的含量、线粒体的数目和肌糖元的含量以及ATP、CP的含量等。实践证明,任何用增加重复次数给肌肉与极限负荷的练习,均能有效地发展肌肉耐力,并施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间歇时间、休息方式、重复次数五个因素的调整和控制。

2、提高“神经活动能力及心肺功能”的练习

心肺功能的练习可分为有氧练习和无氧练习,有氧练习是为了提高人体呼吸循环系统供应机体细胞氧气的能力。最好采用持续训练的方法。强度较低,练习不间断,持续练习的时间长。阿斯特兰德认为,对发展有氧代谢能力来说,总的工作量,远比强度更为重要。由于机体植物器官能惰性较大,约运动 开始后3分钟才能发挥最高功能水平,因此发展有氧代谢能力,练习持续时间必须在5分钟以上,心率最好掌握在130——150次/分范围。

耐力素质是人体的重要素质之一。发展耐力素质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即:一是增加肌肉力量,提高肌肉耐力;二是提高心肺功能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无论是改善哪方面的能力,都必须采取渐进的极限负荷原则,而不能盲目地追求超越自己能力的耐力标准。

以上提高肌肉耐力相关的内容 如果部分信息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 爱美达人养生网管理员交流处理,感谢关注本站,获取更多养生美容知识,做最美的达人

相关热词:提高肌肉耐力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