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过后,白天会一天比一天长。那你知道冬至的由来和习俗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冬至的来历
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就用土归观测太阳,确定冬至,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一个,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殷周时期规定冬至的前一天为一年的结束,冬至节相当于春节。后来实行了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节气之首,称为“分年”。人们最初庆祝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古人认为,从冬至开始,天地阳气开始越来越强,代表着下一个周期的开始,是大繁荣之日。所以后来,春节期间,祭祖和家宴的习俗,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一直流传至今。
冬至的风俗
一、冬至三候
等蚯蚓打结:据说蚯蚓是有阴阳的生物。此时,虽然杨琪已经长大,但殷琦依然很强壮,泥土中的蚯蚓依然蜷缩着。
两候驼鹿角:驼鹿和鹿同属一科,但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驼鹿角生得较晚,故为阴,冬至晴时,驼鹿感到阴气渐退,故解其角。
三候泉动:因阳气生,此时山中泉水可流而温。
二、冬至民俗
1.祭祀
冬至是祭祖的日子。这一天,皇帝会在郊外举行仪式,百姓会在这一天祭拜父母长辈。明清时期,皇帝有祭天的仪式,称为“冬至郊天”。宫里有官员向皇帝献礼祝贺的仪式,也要互相捅刀祝贺,就像过年一样。
2.祈福
《周礼春官神仕》:“随着冬天的到来,献给神、人、鬼。”目的是为了祈祷和消除国家的流行病,减少饥荒和人民的饥饿和死亡。
3.贺冬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静居,凡官无能。”我们还会挑选“能人”,吹笙鼓,奏“律黄钟”来庆祝。所以这一天朝廷会放假休息,亲朋好友会互相赠送美食,互相拜访,过一个“安息”的快乐假期。
通过上面的阅读,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冬至的由来和习俗。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相关热词:,,,,,,,,,,,,,,,,,,,,,,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
时间:202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