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减肥先减的是脂肪还是肌肉
运动减肥先减的是脂肪还是肌肉,很多人都会做一些适当的锻炼来保证身体健康,运动还可以可以帮助我们减肥。下面分享运动减肥先减的是脂肪还是肌肉的知识,希望能帮到你。
运动减肥先减的是脂肪还是肌肉1
从能量需要类型的角度来说,人体随时随地总要保持一定的血糖水平,因为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不能直接消耗脂肪,主要需要葡萄糖供能。虽然脂肪中的甘油能由肝脏转化成葡萄糖,但不是主要的糖异生底物。并且肝糖元储量也很有限。
因为脂肪产能比较慢,所以高强的有氧运动时,脂肪的能量供不上。所以身体会优先使用肌糖原供能。长时间的持续有氧运动,肌糖原会很快消耗殆尽,BCOAD活性迅速提高,加速分解蛋白质供应能量。所以,有氧运动是先分解肌肉,而不是先分解脂肪。研究显示,在适中强度有氧运动的前20分钟(达到最大心率65%的强度),身体消耗的大多是糖元。
另外,身体无法把脂肪转化为肌肉,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组织,一个是脂肪细胞,一个是肌细胞。
之所以大家会有脂肪变成肌肉的错觉,是因为脂肪分解产生的能量能供给肌肉修复,造成一种变相的转化肌肉的假象,记住那只是假象!
怎么才能减脂不减肌肉
1、先力量训练再有氧运动
想要达到减少脂肪不减肌肉,那么可以先做力量训练,再做有氧运动,而且持续时间是在30分钟左右的。
因为在做完力量训练之后,不仅仅会消耗掉体内储存的糖分,也会对肌肉造成一定的损伤和撕裂,当肌肉被破坏掉之后,会自发性的进行对自身的保护,而且破坏掉之后肌肉需要更多的能量去恢复,因此当在做完力量之后去做有氧运动,燃烧的是更多的脂肪,而且几乎不会流失肌肉,并且在休息的时候,多补充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还会合成许多肌肉。这样就能起到很好的增肌减脂的效果。
2、减少饮食中的脂肪量
想要减脂不减肌,可以减少饮食中的脂肪量。选择不含脂肪的蛋白质,如鸡蛋清、鱼等。6-7天后,饮食中再增加一点脂肪,这样做能增加食品中的脂肪量,并能提供必需脂肪酸——肌肉增长的必需物质之一。
3、吃鱼增大肌肉
吃鱼既能增大肌肉,又能减少身体脂肪含量。冷水鱼(如鲑鱼)能提供ω-3脂肪酸,它可使肌肉对胰岛素更敏感(肌肉对胰岛素反应灵敏有利于增大肌肉、减少脂肪)。
4、饮食中稍微多吃点纤维素
适量摄取纤维素不仅有助于减少脂肪,还可以阻碍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减慢糖分子进入血液的速度,有利于减少胰岛素的释放,防止发胖。
5、夜间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
夜间,特别是晚上8点之后摄取碳水化合物会增加身体储存脂肪的机会。因为身体在休息时仅消耗少量的热量,睡觉时身体的新陈代谢水平也降低了,晚间摄取碳水化合物后,身体会释放更多的胰岛素,而高水平的胰岛素会增加脂肪储备。
6、保持一定的血糖水平
低血糖促进肝脏糖异生,分解自身蛋白质供能,所以不要让血糖水平太低。
运动减肥先减的是脂肪还是肌肉2
1、运动有张有弛
我们进行健身运动时一定要有张有弛,什么是有张有弛呢?其实很简单,就是知道自己应该运动的量有多少,如果在半小时有氧运动中掌握好强弱节奏,即在高强度运动的间隔中加入平缓的恢复时间,那么就可以收到更好的瘦身效果。同样是半小时的有氧运动,带有强弱节奏运动30分钟所耗热量是平稳运动30分钟所耗热量的1倍。如果连续做高强度的运动,你很快就会筋疲力尽,但是间歇的休息、恢复可以帮助你保持运动的高强度。
2、骑车时单腿用力
当你在脚踏车上健身时,间歇地让一条腿更用力蹬踏板可以增加运动强度。开始时,两腿先一起以中等强度蹬踏板4分钟,然后左腿着重发力蹬踏板。30秒钟之后,换右腿作为主要发力腿,再蹬30秒钟。然后,两腿一起以中速蹬4分钟,作为调整与恢复。这样,每隔4分钟单腿用力蹬1分钟,一共锻炼30分钟。
3、拆分运动时间
很多健身运动老手都会使用这一方法进行运动,那就是拆分运动时间,简单来说就是将平常的运动拆分为两段进行。如果你以前习惯于每天跑5公里,那么可以拆分为早上2.5公里,晚上2.5公里。时间和距离缩短之后,你可以试着加大强度,这样就可以在同样的距离中增加热量的消耗。
4、负重步行
在疾走时套上一件负重马甲,可以让你多燃烧10%的热量。负重马甲可以将重物直接装在马甲的口袋里,效果要比在腿上绑沙袋或手上举哑铃好,有益于健身者控制身体的姿势。为了安全起见,负重量不要超过体重的10%(例如,体重为60公斤的女性,负重最多为6公斤)。如果你不喜欢这种负重的方法,也可以尝试手中握两根长杆,虽然它们的重量只有0.5千克,但是却可以帮你多燃烧20%的热量,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经常做俯卧撑能帮助我们锻炼胸肌,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强壮。俯卧撑是一项非常有效且很难的.健身运动,初学者需要学习俯卧撑呼吸,及俯卧撑的正确做法。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有关做俯卧撑的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初学者练习俯卧撑可以进行两组,每组15到20下;有一定基础的运动者则可做3组,每组20下;高水平人士可以尝试4组30到50下的俯卧撑锻炼。
俯卧撑呼吸
一、同步式呼吸法
每做一次动作进行一次呼吸,呼吸是在动作过程中完成的。
1、正确的呼吸方法能很好的帮助我们更好的做俯卧撑,因此,一定要学会俯卧撑呼吸的调整方法。肌肉在用力收缩时吸气,伸展还原时呼气。肌肉收缩时快吸气,肌肉伸展时慢呼气。此呼吸方式与上式相反,吸气时快速有力,呼气时缓慢深长。一般在负荷较轻及离心收缩练习时采用。
2、肌肉在用力收缩时呼气,伸展还原时吸气。肌肉收缩时瞬间闭气并快呼气,肌肉伸展时慢吸气。
这是二种相反的呼吸方法。在过去几十年的实践中。很多专家都有过论述。但是这二种呼吸方法。都有一个相同的要求,就是用力的过程中,避免采取较长时间的憋气现象。
二、非同步式呼吸
呼吸频率与动作次数不相等,呼吸是在动作间歇时进行的。一次呼吸多次动作或一个动作多次呼吸。
1、轻重量,快速度采用一次呼吸多次动作
非同步式呼吸需要我们做几次动作然后进行一次呼吸就可以了,这是需要根据我们的身体素质规定的。连续做几次动作后暂停,做一次呼吸,再连续做几次动作后再做一次呼吸。此方式在一次训练的开始阶段,重量轻、速度快、精力充沛时,或做准备活动时常采用。比如,做俯卧撑、双杠臂屈伸卷腹等动作时采用。
2、极限或大重量时采用二次呼吸方法
一次动作几次呼吸。这种呼吸法用于在大重量负荷(所能承受重量的90%以上)或身体接近疲劳时,调整一下呼吸,以便再努力完成一次动作练习。但是哪一种是最适合俯卧撑的呢?需要依靠你的水平来定!
如果你选择只能做4-6个的强力负重俯卧撑可能你会用到二次呼吸法。如果是上斜或者普通俯卧撑能做20次以上并且快速的,那可以采用一次呼吸多个动作。如果你想要慢一点,又可以采用同步式呼吸法。这些方法都是可以互相变化的。
运动减肥的最佳时间
运动也是要注意时间安排的,对于要减肥的朋友来说在对的时间做运动是可以增加减肥的效果的。
一日贵在早晨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当我们在早晨锻炼身体时,需要的热量主要是身体内多余的脂肪氧化来提供的消耗的。身体肥胖的人正是由于体重超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所造成的,因此减肥锻炼一定要抓住早晨这个“黄金时间”。
饭前饭后是良机
饭后运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和肾上腺素大量分泌。由于肌肉做功的需要,中枢神经系统以缓济急,将血液重新分配,肌肉的小动脉扩张,毛细血管大量开放,使运动器官的血流量增加;相反,胃肠等消化器官的血流量则减少。
运动减肥注意事项
1、早上运动是减肥最佳时机
最好在八点钟之后再出来运动,这时候太阳光线比较强烈足以杀菌,浓雾已经散去,这个时候对人体健康是最有利的。
2、让心跳加快但别太勉强
减肥的效果如何,与你运动多久的时间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最好不要选择那种做一下下,就会让你累得半死的运动。
3、有氧运动才能有效燃脂
有氧运动能增加身体的摄氧量,氧气如同燃料,是燃烧脂肪的要角。减肥运动,一定要以有氧为主,效率才会高!
一、肌肉与脂肪
不得不说,很多人是分不清楚肌肉和脂肪的区别的,不仅在视觉上,在功能上也是如此。所以不少人会说「怎么你看上去这么壮,却一点力气都没有,空长一身肌肉」「某某人去锻炼后把自己的脂肪都练成肌肉了,好厉害」之类的话。
可问题是,肌肉和脂肪是不会互相转化的。脂肪简单来说就是能量,肌肉简单来说就是你身体的动力。人体内的脂肪来源通常是由饮食中的合成,或者直接从饮食中的脂肪补充的。而肌肉的基础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基础是氨基酸。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物质,是不会互相转化的。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有锻炼后「脂肪变肌肉」的错觉呢?这是因为你本来就有肌肉(废话,没肌肉你就挂了),只是隐藏在厚厚的脂肪下面而已。等到减肥成功后,脂肪下的肌肉显露出来,难免令你有脂肪变成肌肉的错觉。
相同质量下,肌肉和脂肪的体积比大概是1:1.4。但是人体每日维持肌肉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却比脂肪高得多,因此,肌肉越多的人,其基础代谢率就越大,也就越不容易胖。(基础代谢率就是你每天所需要消耗掉的能量)你觉得不对啊,既然肌肉多的人不容易胖,那为什么健身房里很多肌肉发达的男性还是身上有着厚厚的一层脂肪呢?——下面就要说这个问题了。
二、增肌与减脂
增肌与减脂的区分,看似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只是还是有很多的误区。
很多人认为增肌无非就是练练器械,增加力量增加肌肉维度。减脂就是在跑步机上跑,跟着教练骑骑单车。的确,这不能说算错。但是完全没有抓住本质。
增肌和减脂最为本质的区别是在于饮食上面。
实际上,高强度的无氧锻炼,配合低碳水的饮食,也可以达到不错的减脂效果,减脂最有效的方法不是长时间的有氧,而是高强度的Hiit(不过强度太大,一般人很难完整做完一套Hiit)。
减脂的本质在于你每一天消耗的热量大于你摄入的热量。因此除了运动消耗热量之外,控制住饮食的热量,也是减脂的必要手段。
而增肌的本质则在于保持你的「正氮平衡」。所谓正氮平衡就是说你身体的氮摄入量超过你消耗的量,这说明了你的机体的蛋白质合成量大于分解量。因为锻炼时,你的训练会使肌肉被破坏,而回家补充的蛋白质就是用来补充被破坏的肌肉的,在补的过程中,原先的肌肉纤维会慢慢变大。只有保持「正氮平衡」,你的肌肉才会增长。但是要保持「正氮平衡」就必须摄入足够的氨基酸和蛋白质,而且光摄入不够,还要吸收,而人体要吸收这些氨基酸和蛋白质,就必须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支持。因此,增肌的饮食上,就必须是高碳水、高蛋白。
所以,增肌和减脂的本质区别在于饮食,减脂的同时往往是会附带着减少你的肌肉。而增肌的同时,往往也会增加你体脂含量。如果想要增肌和减脂同时进行,当然可以,只是进展缓慢,而且很容易遇到瓶颈。
那么再回到上面那个问题,你还记得么:为什么健身房里很多肌肉发达的男性还是身上有着厚厚的一层脂肪呢?
——因为他们是在增肌期啊。
1. 大重量、低次数: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2. 多组数: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8~1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 3. 长位移:不管是划船、卧推、推举、弯举,都要首先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举得尽量高。这一条与“持续紧张”有时会矛盾,解决方法是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不过,我并不否认大重量的半程运动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举起,在慢慢地放下,对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别是,在放下哑铃时,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让性练习,能够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视了退让性练习,把哑铃举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很快地放下,浪费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时机。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只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称为高密度。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多组数”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础上的。锻炼时,要象打仗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训练,不去想别的事。 6. 念动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练某一动作时,就应有意识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例如:练立式弯举,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 7. 顶峰收缩:这是使肌肉线条练得十分明显的一项主要法则。它要求当某个动作做到肌肉收缩最紧张的位置时,保持一下这种收缩最紧张的状态,做静力性练习,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觉肌肉最紧张时,数1~6,再放下来。 8. 持续紧张:应在整个一组中保持肌肉持续紧张,不论在动作的开头还是结尾,都不要让它松弛(不处于“锁定”状态),总是达到彻底力竭。 9. 组间放松:每做完一组动作都要伸展放松。这样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还有助于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迅速补充营养。 10. 多练大肌群:多练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仅能使身体强壮,还能够促进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有的人为了把胳膊练粗,只练胳膊而不练其他部位,反而会使二头肌的生长十分缓慢。建议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复合动作练习,如大重量的深蹲练习,它们能促进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这一点极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没有足够重视,以致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训练计划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举、引体向上这5个经典复合动作。 11. 训练后进食蛋白质:在训练后的30~90分钟里,蛋白质的需求达高峰期,此时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但不要训练完马上吃东西,至少要隔20分钟。 12. 休息48小时:局部肌肉训练一次后需要休息48~72小时才能进行第二次训练。如果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则局部肌肉两次训练的间隔72小时也不够,尤其是大肌肉块。不过腹肌例外,腹肌不同于其他肌群,必须经常对其进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练4次,每次约15分钟;选三个对你最有效的练习,只做3组,每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组间隔时间要短,不能超过1分钟。
能量守恒原理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这就是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定律。脂肪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储能物质,所谓减脂,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并没减少,而是随着脂肪的减少必然伴随着脂肪分解的能量转换为另外一种能量,比如提供运动所需要的机械能。那些充斥市场的不运动就可以减脂的说法,岂不是告诉人们:脂肪减掉了,能量也随之消失。这种公然违反现代物理学基本理论的减肥方法的发明者如果不是比牛顿还伟大的天才那一定是无知的疯子!
物质不灭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质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只能由一种物质形式转变为另一种物资形式。脂肪这种物质的来去也不能例外,鉴别所有减肥方法真伪的基本标准就是脂肪要来有踪,去有影。任何一种科学的减肥方法都应该能清楚地说明:脂肪从哪里来的,减脂后到哪里去了。遇到来去无踪影的减肥法,是地球人都知道那一定是骗人的。
基础代谢原理
基础代谢率(BMR)是指一个人在静态的情况下,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热量所消耗的卡路里数,简单来说,若你的基本代谢率是1200卡路里,而你整天都在昏睡,没有任何其它活动的话,这天便会消耗1200卡路里。
如果你不十分具有动物好动的天性,那么,基础代谢量就会约占你一天总热量消耗的65-70%。基础代谢是在不运动的前提下人体消耗热量最多的一项,所以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减肥的速度。
基础代谢量也会择人衣帽,因年龄、性别、身体组成、荷尔蒙的状态而有所不同,短期内很少改变,几乎在娘肚子里就已经决定一个人基础代谢率的高低。但是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一个“救生圈”的出现是很多窈窕少女人到中年的第一个标志,它比脸上的表现来得更早。由于美容技术的飞速发展,花花公子们已不再从脸部来区分女性的年龄,而形体会把年龄—这个女人的最高机密暴露无疑。
有人说,25岁是个分水岭。25岁之后,再瘦的人都开始长小肚子,这不仅是美丽问题,更与健康攸关。这一场减肥战争无可避免,而且旷日持久。因为只要你退一步,“敌人”就会跟进。25岁以后,基础代谢率就会慢慢下降,即使还吃同样多的食物,身体也会慢慢发胖。一般来讲,从25岁到35岁的这10年间,如果不做额外锻炼,每年身体基础代谢会递减100kcal/天。运动时肌肉所消耗的卡路里是等量脂肪的9倍。定期的运动会使你的代谢率从6.8%增长到 7.8%。这意味着,如果你做了运动,体重还是55公斤,即使什么也不做,每天都能额外消耗掉约100卡路里热量。
运动对能量消耗影响最大。激烈运动时,身体内就像在炉火熊熊的灶上沸腾的一壶水,代谢速率可达静止时的20倍。即便在火熄灭后,沸水还会持续向外散热。运动停下之后,能量消耗还会继续维持高水平一段时间。
性激素可增加10~15%的代谢速率,无疑可以把它看成一种“减肥素”。很多年轻时候的帅小伙,随年龄增加保养不够,压力又大,性激素减少很快,三十岁出头就成了幸福的“买买提”大叔。女性的减肥周期就像日月的盈亏,波动性比男人大得多。所以女性的胖瘦更像是在吹气球,胖了又瘦,瘦了又胖。女性月经前两周开始排卵,到月经前两天这段时间,雌激素和黄体酮的分泌达到最高水平,它们能促进人体将脂肪转为能量。在这段时间里进行锻炼,你会多消耗掉30%的脂肪。
节食的人对自己要求甚过监狱里的牢头对犯人,恨不得只用“两颗小皇后苹果仁”果腹。这时候营养不良就露头了,代谢率反而会降低20~30%。我们的身体已经“编程”设计了食物需求,以保证基础代谢。如果饮食中突然大量减少了进食量,使身体经常处于饥饿状态,身体会误认为你在挨饿,需要平衡,用来维持呼吸、心跳等的基础代谢便会自动降低,反而影响身体功能的正常运转。人也成天昏昏沉沉,疲乏困倦。
在人体内,脂肪组织和骨骼组织的代谢有如乌龟爬行,肌肉组织的代谢好似猛虎下山。身体中肌肉比例越大,代谢率越高;脂肪比例越大,代谢率越低。因此BMR与肌肉组织的数量(Lean Body Mass)成正比关系。每天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保持肌肉,提高身体的基础代谢率,而节食(极端节食)会使肌肉流失,降低人的基础代谢率。
热量平衡原理
热量是从热力学的角度来看饮食和运动对体重的影响,身体胖瘦的结果就像在一个跷跷板上由两端的重物决定。跷跷板的一端在口里,它摄入热量的多少确定了一端的砝码,另一端在身体内部,它消耗热量的多少是这一端的砝码。当“摄取热量 = 消耗热量” 跷跷板平衡时,体重保持稳定;当“摄取热量 消耗热量”跷跷板偏向口部时,体重处于上升趋势;而当“摄取热量 消耗热量”跷跷板偏向体内时,体重处于下降趋势。 这就是“热力学法则”——热量平衡原理。
减掉10公斤,要花多少时间?也许在减肥者眼里,这是一道难题。但在医学专家根据热量平恒原理量化之后,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失去一磅,您必须比平常正常生活状态多消耗约3500卡路里。德国医学家计算的结果是,一个80公斤的人减掉10公斤,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所需要做的是,骑100个小时的自行车、走267个小时的路程、慢跑110个小时、打146个小时的网球。因此,掌握了热量平衡原理,就似有了悟空的金箍棒,可以七十二变了,胖瘦由己。
减少口部膳食的热量摄取,使跷跷板偏向体内是减轻体重的一种重要方法。 而跷跷板的另一端,体内消耗热量( = 基础代谢率 + 身体活动总消耗 + 食物热效应)的增加,也是跷跷板偏向体内的又一重要途径。
如何提高基础代谢率已在前面介绍过了。如果把身体活动总消耗量比喻成一个人的全部收入,那么身体日常活动消耗和运动额外消耗就是构成收入的工资与奖金。一般情况下,工资是基本固定的,而奖金就会因业绩好坏而有天壤之别。也就是说运动额外消耗是产生减肥效果差异的主要因素。与我们的一般认知不同的是,运动的消耗不仅仅是它直接消耗的热量,就象投资不仅仅是为了收回本钱。运动减肥更象一项好的投资,一本多利。运动至少可以获得三大部分的收益: 运动的进行需要直接消耗热量; 运动提升的新陈代谢消耗;长期持续的运动带来的基础代谢率的提高。
食物热效应正是印证了“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格言。人体在消化、吸收、运送、摄取食物过程中需要额外的能量消耗。其中蛋白质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最大,相当于消耗其本身能量的30%,碳水化合物为5%-6%,脂肪为4%-5%。减肥者在赠送身体的能量方面无疑是全世界最大方的人。所以,为了捐出更多的热量,在饮食中增加蛋白质的比例是必要的。
从以上对热量平衡原则的分析可以看出:合理的饮食和有规律的运动是持续减重的有效方法。
脂肪的分解与合成原理
脂肪代谢过程就像买黄金保值的过程。人们把花不完的钱换成黄金保值,需要用钱消费时再把黄金变成钱。黄金只是金钱的一种保存形式。人体在摄入供能物质超过能量消耗时,多余部分可合成为脂肪储存,而在摄入供能物质不足时,则动用储存脂肪来分解供能。在这一过程中脂肪只不过是一种能量的保存形式。而一旦外来的油水很肥,不仅不用动用库存脂肪,而且还不断给库存增加新的脂肪,最后就会形成我们最咬牙切齿的东西——赘肉。
身体内的脂肪并不是我们当初大哚快颐时的脂肪,就像不管是美钞还是人民币,只要是一种货币的形式都可以换成金条,我们吃的米饭、白面馒头、可可可乐、苹果汁、瓜子零嘴之类,只要是带热量的通通可以在身体用不完的时候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以备闹灾荒或发地震时也可以当一回“猪坚强”。可惜,现在这好年景,眼看着一身膘越攒越多,闹灾荒的日子百年难遇了。为美丽、为长寿计,人们又开始琢磨如何把这一身的脂肪消费掉。这时候脂肪要也象黄金那样“来之不易去得快”就好了,可是事实正相反,如何去掉公民身上的这一堆脂肪成了很多发达国家总统夜不能寐的大事了。
就象黄金只有换成现金才能消费,体内储存的脂肪组织的利用也要经过脂肪水解和动员、脂肪酸(FFA)的运输、骨骼肌对血浆FFA的摄取、及线粒体对FFA的氧化等复杂的过程。在运动过程中脂肪水解和动员的FFA量远远大于血液的运载能力和线粒体的氧化分解能力,有三分之二的FFA就像花不完的钱又换成黄金一样再次被酯化,只有三分二之一被动员的FFA进入血液循环而被分解利用。所以,加速脂肪的分解的关键不是脂肪的水解和动员,而是提高FFA的转运和线粒体的氧化能力。
因此,体内存储的脂肪组织的消除,实质上是脂肪在各种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被氧化分解成co2和h2o的同时释放能量以转换成其他的所需的能量形式(如运动的机械能)。就象黄金的消费是在银行被转换成了现钱,然后用它与玩具商交换了圣诞节孩子们的礼物一样。脂肪只有通过氧化反应才能分解释放能量。反之,也只有在人体需要比平常更多的能量时(如运动)储存的脂肪才会被动用和分解。那些叫嚷“睡觉都可以燃烧脂肪”的减肥方法只能骗骗傻子,明白人一听就知道那是痴人说梦。
淋巴循环原理
人体的血液循环好比是纵横全身、奔流不息的河流,而淋巴循环只是人体里涓涓细流的小溪。
与血液循环相比,淋巴循环确是小溪,淋巴管都很细,绝大部分淋巴管肉眼无法看到。粗一点,即使可见到,也只有头发丝那般细。淋巴导管的末端稍粗一些,也要比火柴杆细得多。要想在体外按摩到这么细的淋巴管恐怕华佗转世也不可能做到。更何况,这些“小溪”的流动速度极慢,在最大的淋巴管道里,每分钟的流量不到1 毫升,与“大江大河”的血液循环相比,显然差远了。即使按摩到淋巴也没有什么意义。
淋巴循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单向流动而不形成真正的循环。淋巴管是一端封闭的盲端管道,管内有单向活瓣,组织液只能流入,但不能倒流。这就决定了所谓“淋巴排毒”“淋巴排脂”是那些缺乏医学常识的人为了牟利所编的一个天大的谎言。
在淋巴小溪流过的路上,还要穿越许多扁球状的、直径几毫米到几厘米的淋巴结,它们是人体免疫的特殊结构,只起三种作用:一是淋巴液的检疫关卡,负责拦截与消灭混入“小溪”的细菌、病毒等。二是生产淋巴细胞,并通过“小溪”,输送到血液,起着维持人体免疫力 的作用。三是生产对付细菌、病毒等的特种武器——抗体,这些抗体像导弹一样准确地追踪和打击入侵之敌。淋巴结在人体的防卫系统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但是,没有任何“排毒”、“排脂”的作用。
新陈代谢废物的排泄原理
代谢废物是指经过人体细胞内的呼吸作用,分解利用有机物(包括糖、脂肪和蛋白质)产生的人体所不需要的二氧化碳、水、尿素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的主要排泄途径有肺、肾脏和皮肤三种。肾脏和皮肤排泄相同的成分,水、无机盐和尿素;肺排泄二氧化碳和水。大肠是里的物质不是代谢后的废物,是食物残渣。所以叫排遗。人体主要排泄途径就像人体的废水沟,脂肪不是细胞代谢的废物,当然不可能直接从废水沟排出体外。这是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知识。那些无知地大张旗鼓宣称“排脂减肥”的人想必是连初中生物都没学过吧!
相关热词:运动减脂??肌理论
时间:2023-03-27
时间:2023-03-27
时间:2023-03-27
时间:2023-03-27
时间:2023-01-17
时间:2023-01-17
时间:2023-01-17
时间:2023-01-17
时间:2023-01-17
时间:202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