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东华养生网 > 美容养生 > 养生减肥 > 正文

非耐力性运动的目的(耐力运动的方式为)

  分类:养生减肥  发布者:meiziai  发布时间:
运动有哪些好处导语: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来说,运动的好处就是可以促进骨骼长长、变粗,增加骨密度,增加骨重量..

运动有哪些好处

导语: 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来说,运动的好处就是可以促进骨骼长长、变粗,增加骨密度,增加骨重量。爱做运动的孩子们,他们的肌肉都长得很结实,这是因为运动让他们的肌纤维得到了生长,增加了肌肉的力量和耐久力。

运动减肥主要分为耐力性运动、力量性运动和球类运动三类:

1、耐力性运动

适合肥胖者锻炼的耐力运动项目有平地步行、爬坡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

2、力量性运动

力量性运动主要是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是消耗脂肪的有效运动,适宜于体质较好的肥胖者采用的锻炼方法。

3、球类运动

体质较好的肥胖者可参加不太激烈的球类比赛,体质弱者只能采取非比赛形式的球类运动。

运动有哪些好处

一、运动可延长寿命

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寿命可以延长。经研究发现,每天运动的老鼠比关着不动的同类老鼠,寿命长25%。野兔平均可活15年,家兔只能活4-5年。牧羊狗可活27年,家狗仅活13年。大象在野外可活到200岁,从小捕获喂养的大象最多活不到100岁。野生动物比饲养动物寿命长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经常地保持着频繁运动的缘故。邮局的职工,外勤人员的寿命比内勤坐办公室的人员寿命要长。

二、运动可以促进骨骼的增长,有利于长高

有机体的生长主要指细胞的繁殖和细胞间质的增加所造成的形体上的变化;发育则包括了有机体各器官系统在形态结构和机能上的变化。

骨骼的生长决定了身高。通过体育锻炼促进中小学生骨骼健康地生长与发育,这是非常重要的。

身高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四肢长骨不断地加长。在四肢长骨的骨士与骨骺(长骨两端膨大部分)之间,儿童少年时期有骺软骨,这层软骨不断变成硬骨,又不断生成新的软骨。这样,骨头就不断加长,这个生长过程在儿童少年时期十分旺盛,一般要到20~25岁左右骺软骨才完全骨化成一条骺线,那时骨就不再加长。在骨头生长旺盛时期,合理的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对骨的血液供应,使正处于旺盛造骨时期的骨组织获得更多原料,从而加速造骨过程;在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过程中,使骨骼受到各种刺激,对骨骼的'生长十分有益。经调查研究证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10-14岁的学生要比同龄的不经常锻炼的学生身高高出4-8厘米。

体育锻炼除有助于骨骼生长以外,还有助于使骨变得更加坚硬,对人体起到更好的支撑和保护作用。一般地说,骨的抗压能力比花岗石大25倍,比砖头大30倍,一个体重70~80公斤的人站立时胫骨(小腿骨)可经受1.5~3吨的重压而不致折裂。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由于肌肉的牵拉和重力作用,使肌肉附着在骨上的骨突起部位增大。运动对骨的机械性刺激增加,使骨的细胞代谢更加旺盛,加上运动使血液循环加速,更快更多地供给养料,于是使骨骼增粗,骨外层的密质增厚。骨松质的公布与肌肉的拉力和人体重力的作用相适应,骨小梁的排列更加合理。久而久之,骨的坚固、抗折断、抗扭曲性能随之得到提高。在户外进行体育锻炼,机体受到阳光的照射,有助于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和对钙磷的吸收,使骨变得更加坚硬,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三、改善体型

运动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改变体形,通过健身可以令身体的任何部位(只要是有肌肉组织的部位)增大或减小并有效地改变其形状,达到形体漂亮的效果,并且这一过程是可以控制的,这也是常说的减肥塑形作用。

四、运动有利于全身由内而外的健康

为研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苏联科学家曾做了下面有趣的实验。将一批经检查确认身体完全健康的20~30岁的男子作为实验组,规定在20个昼夜里一直卧着不准坐起、站立和做操。另选一批条件相同者做为对照组,按上述规定接受实验,差别在于一昼夜允许对照组人员在保持卧姿的基础上,可在专门器械上锻炼四次。三五天后,实验组全部人员反应背部肌肉酸痛,食欲不振、便秘。二十昼夜过去后,当他们从床上站起来时,立刻感到头晕目眩,肌肉极度衰弱,脉搏不正常地加快和急速减慢,动脉压高到危险程度,心脏功能下降70%。体内组织严重缺氧,连站立和缓缓走动都感到肌肉酸痛。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实验结束后的2-4天。而对照组则基本保持着工作能力水平,活动过少能引起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使人情绪不稳定,新陈代谢产生障碍,肌肉萎缩,骨组织成份发生变化,心血管系统急剧恶性化,肠胃功能紊乱,肾功能失调。可见,身体运动有益于健康。

五、运动增强记忆和分析综合能力

记忆能力高低取决于大脑的结构与质量。脑组织对氧的供应十分敏感,它消耗人体总氧量的1/4。若想使记忆力旺盛首先要保证大脑得到充足的氧。前边已经阐明了体育锻炼能使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得到提高,从而为大脑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能源和氧。人的记忆力和智力还同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络是否完备与繁多有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视、听觉等感觉敏锐,神经系统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加快,灵活性增加,人脑的记忆储备信息也随之得到提高。

六、消除大脑疲劳,提高学习工作效率

运动是一种积极性休息的方式,因为运动时,与运动有关的神经中枢兴奋,与文化学习有关的中枢进入抑制状态。这种抑制随着运动中枢兴奋的加强,抑制得更深,从而使与文化学习有关的神经中枢得到很好的休息,起到了保护作用。学习后进行体育锻炼又可以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也有利于改善大脑的功能。

一些商家也看出其中的商机,用出各种手段大捞油水,但结果许多人往往是费尽周折却徒劳无功,因为那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善人体.其实,健康及美丽的钥匙就在我们的手上--那就是健身。健身可以为我们带来的好处:

七、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例如,仅就心脏而言,常人安静时心脏每搏输出量为60~80毫升,运动员可达100毫升以上,所以运动员安静时心率较常人徐缓而有力(运动员安静时每分钟心率为50次左右,常人为70~80次左右)。体现了心脏机能水平较高出现节省化的优热。日本著名马拉松运动员濑古利彦,曾三次蝉联国际马拉松比赛冠军,科学家对他做了全面检查,发现他的心容量和体重之比,居日本所有运动员之首,且心壁厚度和心脏形状都优于其他运动员。他的最高心率达每分钟240次左右,常人只能达180次左右。濑古好像是在轻巧的身体内装了一个大功率的水泵,以强大的马力支持身体运动。这反映了激烈运动时,心脏功能的高效化优势,这正是多年坚持运动生活锻炼的结果。

运动减肥的好处有哪些?

1、促进新陈代谢

运动能恢复对新陈代谢的调节,刺激机体机能,消耗掉多余的脂肪,进而促进脂肪的代谢。

2、阻止脂肪形成

肌肉的运动,使肌肉对血液内游离脂肪酸和葡萄糖利用率增高,使脂肪细胞缩小变瘦;另一方面,多余的糖被消耗而不能转化为脂肪,减少了脂肪的形成。

3、改善心血管系统

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提高心肌工作能力,心收缩力加强,改善了肥胖者心血管系统对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减轻心脏负荷,从而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4、改善肺呼吸功能

运动增加了呼吸肌的力量,增加胸廓活动范围及肺活量,改善肺通气及换气机能,气体交换加快,有利于更多地氧化燃烧掉多余的脂肪。

5、促进胃肠蠕动

运动改善了腹腔内脏活动的调节机能,增加了胃肠蠕动及其血液循环,使腹胀肠鼓、便秘、下肢静脉曲张、痔疮、嗜睡等并发症减少。

6、增加大脑活力

运动调整了大脑皮层活动状态,使精神饱满,增加了战胜肥胖的信心。

【知识延伸】:

为什么饭后不宜马上运动?

1、饭后胰岛素分泌上升,可抑制脂肪的分解,能量的来源就受到限制。由于脂肪分解少,减肥运动也不宜在这个时间段进行。

2、刺激肠胃:吃饱饭后进行运动,会给肠胃带来机械性刺激,使肠胃内溶物左右、上下震动,可能引发呕吐、胃痉挛等症状。

3、影响减肥运动效果:人体进食后体内副交感神经易受到抑制,此时机体若要锻炼,运动效果会打折扣。

4、血流分配紊乱:吃饱饭后消化器官需要大量血液消化吸收,当全身肌肉在运动时,也需要大量血液参与,于是就会夺取消化器官的血液量,导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乱,这种紊乱既影响运动效果又危害机体。

运动减肥的四大误区

运动减肥固然有效,但是也要注意避免运动减肥的四大误区。

误区之一:多运动就能减肥

运动虽能消耗人体内的热量,但仅靠运动减肥效果并不明显,研究表明,即使每天打数小时网球,但只要多喝一到两听易拉罐饮料或吃几块西饼,辛辛苦苦的减肥成果便会化为乌有。因此,要想获得持久的减肥效果,除了从事运动外,还应从饮食上进行合理调控。

误区之二:空腹运动有损健康

人们总担心空腹运动会因体内贮存的糖原大量消耗而发生低血糖反应,如头晕、乏力、心慌等,对健康不利。研究认为,饭前1~2小时(即空腹)进行适度运动,如定量步行、跳舞、慢跑、骑自行车等,有助于减肥。这是由于此时体内无新的脂肪酸进入脂肪细胞,较易消耗多余的、特别是产能的褐色脂肪,减肥效果优于饭后运动。

另外,由于运动量适宜,热能消耗较少,体内贮存的足够使用,不会影响健康。

误区之三:坚持30分钟慢跑即可减肥。

慢跑虽可达到有氧锻炼之目的,但减肥轼效却甚微。实践证明,只有运动持续时间超过大约40分钟,人体内的脂肪才能被动员起来与糖原一起供能。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脂肪供能的量可达总消耗量的85.5%。可见,短于大约40分钟的运动无论强度大小,脂肪消耗均不明显。

误区之四:运动越剧烈,减肥效果越佳。

其实,只有持久的小强度有氧运动才能使人消耗多余的脂肪。这是由于小强度运动时,肌肉主要利用氧化脂肪酸获取能量,使脂肪消耗得快。运动强度增大,脂肪消耗的比例反而相应减少。当接近大强度运动时,脂肪供能比例只占15.5%。因此,轻松平缓、长时间的低强度运动或心率维持在100~124次/分的长时间运动最有利于减肥。

运动处方锻炼主要是采用什么运动

运动处方锻炼主要是采用耐力性(有氧)运动、力量性运动及伸展运动和健身操。

一、耐力性(有氧)运动

1、耐生性(有氧)运动是运动处方最主要和最基本报运动手段。在治疗性运动处方和预防性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慢性疾病的康复和预防,以改善和提高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

在健身、健美运动处方中,耐力性(有氧)运动是保持全面身心健康、保持理想体重的有效运动方式。

2、有氧运动的项目有:

步行、慢跑、走跑交替、上下楼梯、游泳、自行车、功率自行车、步行车、跑台、跳绳、划船、滑水、滑雪、球类运动等。

二、力量性运动

1、力量性运动在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肌肉、神经麻痹或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以恢复肌肉力量和肢体活动功能为主。在矫正畸形和预防肌力平衡被破坏所致的慢性疾患的康复中,通过有选择地增强肌肉力量,调整肌力平衡,从而改善躯干和肢体的形态和功能。

2、力量性运动根据其特点可分为:

电刺激疗法(通过电刺激,增强肌力,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被动运动、助力运动、免负荷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等。抗阻运动包括:等张练习、等长练习、等动练习和短促最大练习等。

三、伸展运动和健身操

1、伸展运动及健身操较广泛地应用在治疗、预防和健身、健美各类运动处方中,主要的作用有放松精神、消除疲劳,改善体型,防治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疾病。

2、伸展运动及健身操的项目主要有:

太极拳、保健气功、五禽戏、广播体操、医疗体操、矫正体操等。

四、运动处方的生理作用

1、运动处方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运动处方主要是采用中等强度的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运动。正常情况下,有氧运动对增强心血管系统的输氧能力、代谢产物的清除,调节做功肌肉的摄氧能力、组织利用氧的能力等有明显的作用。按运动处方锻炼可使心率减慢,血压平稳,心输出量增加,心血管系统的代偿能力增强等。

2、运动处方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实施运动处方可增强呼吸系统的通气量、摄氧能力,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

3、运动处方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实施运动处方可增强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肌肉协调性保持及恢复关节的活动幅度,促进骨骼的生长,刺激本体感受器,保存运动条件反射,促进运动系统的血液和淋巴循环,消除肿胀和疼痛等。

4、运动处方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实施运动处方能促进消化系统的机能,加强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增进食欲,促进胆汁合成和排出,减少胆石症的发生,促进胃肠蠕动,防治便秘等疾病。

5、运动处方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实施运动处方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能力,改善大脑皮质和神经—体液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调节。

扩展资料:

制定运动处方

1、运动目的

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各人的情况千差万别,运动处方的目的有健身的、娱乐的、减肥的、治疗的等多种类型。

2、运动项目

在运动处方中,为锻炼者提供最合适的运动项目关系到锻炼的有效性和持久性。选择运动项目,要考虑运动的目的,是健身的、还是治疗的;要考虑运动条件,如场地器材、余暇时间、气候等;还要结合体育兴趣爱好等。

3、运动强度

是运动时的剧烈程度,是衡量运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可用每分钟的心率次数来表示大小。一般认为学生心率:120次/min以下为小强度,120~150次/min为中强度,150—180次/min或180次/min以上为大强度。测量运动强度的简单办法是:测量运动后10s脉搏X 6,就是lmin的运动强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运动处方

耐力运动主要目的是

耐力运动,我想大家并不陌生,但当进行耐力训练时,估计大家会不知所措,如何正确的进行耐力训练,科学地运动处方让你的耐力训练达到你的预期。

耐力性运动处方

耐力性是指个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在运动中会导致个体疲劳,疲劳的产生则限制着个体继续承受运动负荷。良好的耐力性能更好地克服在运动中产生的疲劳,承受更大的运动负荷,提高运动效果。

耐力性运动的分类

按人体生理系统的分类,耐力性可分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肌肉耐力也称为力量耐力,心血管耐力又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

有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氧气供应比较充足的情况下,能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有氧耐力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个体吸收、输送和利用氧气的能力,促进有机体的新陈代谢。

无氧耐力也叫速度耐力,它是指机体以无氧代谢为主要供能形式,坚持较长时间工作的能力。在无氧代谢的肌肉活动中,糖的酵解供能,产生乳酸。机体处在这种状态下,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称为糖酵解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

运动目的

耐力锻炼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心肺的适应能力,即提高机体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最终表现为心脏功能的提高。经过长时间的耐力训练后,最大吸氧量会有明显增加。

运动种类

耐力训练的主要方式是有氧运动。如各种形式的长时间跑步,长时间进行的其他周期性运动、长时间重复做某一非周期性运动,反复做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坚持较长时间的抗小阻力的练习、循环练习等。

1、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运动时可以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供能的主要物质——糖可以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供给人体长时间运动,称为有氧代谢系统。有氧运动是指运动时以有氧代谢系统功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有氧运动可持续很长时间,也被称为耐力练习。

典型的有氧运动包括走、慢跑、跑、骑自行车、上下台阶等。

2、球类游戏

常用于心肺耐力素质锻炼的球类项目有:非竞赛性的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球类运动适合于耐力性较好、运动水平较高的人群作为提高心肺耐力的手段。

3、我国传统的运动项目

气功、太极拳、自我按摩等,它们动作强度较小,动作柔和缓慢,占地不大,可活动全身,表现自我。除了保持、提高心肺耐力外,对改善平衡素质,协调素质,保持健康的心态等都有一定作用。

4、小负荷力量练习

小负荷、多重复次数的力量练习,在提高心肺耐力的同时,还有助于提高肌肉耐力,成为健身活动中心肺耐力锻炼的常用手段之一。通过小负荷的力量练习,还可以适当增加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水平,增加能量消耗,减少脂肪的堆积,取得更好地减肥效果。

运动强度

确定运动强度是制定耐力运动处方的关键。运动强度过小,达不到锻炼效果;运动强度过大,并不会收到更大的锻炼效果,还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甚至出现意外事故。因此,要根据自身的靶心率和范围来确定自身的运动强度。

运动时间

训练强度要在靶心率(THR)范围内,持续一定的时间,才能保持和提高心肺耐力,一般耐力训练,持续时间为每天20-60分钟,这个时间包括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在内,其中只是要有20分钟以上,心率保持在靶心率(THR)范围之间。

运动频率

训练水平一般的人每周可活动3-5次(常采用隔日锻炼一次),训练水平高的可增加次数。运动强度达到60%-80%或70%-85%,3次/周即可保持或提高心肺功能;采用低运动强度,每周需要活动3次以上。为保持或提高锻炼的水平,每周保证3次进行有氧运动的锻炼,另外,1-2次可进行其它项目的锻炼。

相关热词:非耐力性运动的目的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