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朋友想了解解剖学肌肉的一些知识,在此小美给大家介绍一些解剖学肌肉相关的知识,大家可参考一下
解剖学基础重要必考点:
一、躯干解构
1、躯干的骨骼:对躯干结构的认识上,要遵循从简单的几何体到复杂的结构体块造型不断深入的认识过程。
2、脊椎骨:第七颈椎在背颈上最突出,它是颈部和胸腔的分界点。骶骨三角形是后背脊椎底沿的重要标志。
3、胸廓:
A.胸廓的正面中心是胸骨,在体表胸大肌和乳房之间形成沟状称正中沟,上边衔接锁骨头并在中间形成锁骨窝,下边界是胸窝。
B.胸骨角处两边和第二根肋骨相连,形成一个胸部突出的隆起;肋软骨和侧肋骨的相连处形成夹角,这个夹角是胸廓正面和侧面的转折线。
C.胸廓的背面成折扇的形状。
D.胸廓正面的第七根肋骨在胸廓上下部分形成转折夹角。
4、锁骨与肩胛骨:
A.锁骨和肩胛骨在胸廓的上方形成了一个环,标志着胸腔的顶面和侧面的区域。
B.俄罗斯的一位教员曾说,锁骨像一张弓,霍加思编著的一书中指出,锁骨像一个倒挂的衣架。
C.肩胛骨很像一个30˚、60˚、90˚的直角三角板,30˚角向下,60˚向下,90˚和长直角边在脊椎一侧,而且肩胛冈又和直缘形成了约120˚角的等的等边三角形;肩胛冈和脊椎平行的直缘、斜缘,下沿角在上肢的运动中都能清晰显现;肩峰是肩顶面骨骼突兀的最高点。
D.锁骨以锁骨头为轴既可以上下运动,又可以向前后做水平运动,还可以以锁骨头为轴画圈,并带动肩胛骨运动。
5、骨盆:把骨盆大结构理解为一个上大下小的盆或一个倒置的灯罩。把盆骨的外形从髋骨本身的上大下小的盆形变成了大转子处宽于髂骨处的正梯形。耻骨联合正好是人体的二分之一处。髂嵴是人体腰部、髋骨的分界岭。
6、躯干的肌肉:胸大肌宽阔而厚实,高出胸骨和肋骨很多,形成高起的体块。胸大肌的肋骨相联的止点上下交叉错位。在腋窝出形成麻花状转折。腹直肌肌肉分成两排四个纵向的扁平体块,最下面的一块最长,腹脐在第三、第四块之间。
腹外斜肌群在腰部两侧髂骨上缘形成两块明显的体块。女性的盆骨较大,腹外斜肌群不发达。前锯肌加强了肋骨的“搓板”形态。前锯肌和腹外斜肌形成相互交插、相互叠压的锯齿形态。骶棘肌群在结构上加强了背部胸腔隆起处的高隆形态,使折扇的形态加强,使腰椎形成深凹。
背阔肌比较薄,减弱了背部骨骼肌肉的起伏,增强了后背的厚度和宽度,边缘只是在体侧一方容易看见。斜方肌很发达、很厚,使肩部向上形成上弧线。
7、臀部肌群:臀部的肌群和大转子使骨盆从正面看,从倒梯形变成正梯形。从侧面看形成类似长方形形态向躯干前方倾斜,并且下宽上窄、前方后圆。从背面看臀部肌群就像一个大蝴蝶。
二、上肢解构
1、大臂、小臂的骨骼:肱骨约1.5个头长。肱骨肘关节处内髁略大、外髁略小。小臂骨分尺骨和桡骨。小臂的张开鹰突忽然肱骨内髁、肱骨外髁连成一条直线,小臂向大臂弯曲时,鹰突和肱骨内外髁得人连线形成三角形。 尺骨线是小臂的结构线。
桡骨使小臂绕着尺骨为轴可以做拧麻花般的运动。肱骨角为5˚~7˚,尺骨角为7˚~15˚。
2、大臂肌肉:三角肌从人体的正面和背面看近似于三角形;从人体的侧面看,从肩峰到1/3强的大臂都包裹在三角肌之下。肱二头肌在小臂伸展时,细长、横断面的直径小;在小臂弯曲时,横断面的直径成倍的增大。
肱三头肌,上部浑厚,下面扁平,形成一个以肘方向为圆心弯曲的弧状阶梯面。肱肌外侧头在大臂外侧显露于肱二、肱三头肌之间。
3、小臂外伸肌群包括:肱桡、桡侧腕长肌、桡侧腕短肌等。小臂外伸肌群起于肱三头肌和肱肌之间,很厚实,使小臂桡骨小头前侧隆起很高。小臂伸肌群包括指指伸肌、尺侧腕伸肌、肘肌等。小臂屈肌群包括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等。
4、小臂结构:我们以尺骨鹰嘴、尺骨线和尺骨小头为界,屈肌群在小臂尺骨线内侧、伸肌群在小臂尺骨线外侧,而小臂外伸肌群在小臂的桡骨侧。屈肌群和伸肌群相比,屈肌群更佳发达厚实,屈肌群和伸肌群之间的结构转折形成清晰的沟股是尺骨线的位置;伸肌群的上部和外伸肌群的下部界线不是很明显。
小臂外伸肌群的弧线弧度大,而屈肌群的弧度小,且小臂外伸肌群弧度的高点,比屈肌群的弧线高点更靠近上方,而屈肌群的弧线高点要靠下方。小臂的三组肌群在小臂下部2/3处,逐渐从厚实的肌肉组织变成肌腱,使腕部上端的小布横断面逐渐过渡成比较清晰地长方形。
大、小臂重要的骨点有以下几个:肩峰、肱骨内髁、肱骨外髁、桡骨小头、尺骨鹰突、桡骨大头外髁和尺骨小头。
5、手部:手的各部分主要结构要素是骨骼。
(1)手部骨骼:腕骨,形成向手掌弯曲的月牙形。
(2)掌骨:五根掌骨中连接食指的掌骨最长,连接大拇指的掌骨最短,只相当于食指掌骨约2/3.
(3)指骨:中节的长度约相当于基节的2/3,而末节的长度约相当于中节的1/2强;中指骨最长,其次是无名指骨、食指骨和小指骨;大拇指骨只有二节,基节和末节。拇指节和食指靠拢时,拇指掌骨约在食指掌骨的2/3处,而拇指末节约止于食指基节的2/3处。
从小臂至指尖,每段骨骼组织的厚度越来越薄,并且有明显的几个阶梯。列宾美院素描教员曾说过,可以将指骨理解成连接在一起的哑铃。
6、手部的肌肉和肌腱
(1)手部较明显的几块肌群:拇指球,小指球,拇指、食指间肌群。
(2)手部肌腱:指伸肌腱,坚硬、突兀,在伸指时,这四根肌腱似骨骼般明显,是手背的重要结构组织。
(3)拇长肌腱、拇短肌腱:在伸展拇指时,这两个肌腱突兀,且它们中间形成很深的凹陷。 手背的肌腱从外形上看在腕部几乎是突然消失,这是因为位于腕部的环状韧带将其覆盖。
(4)指伸肌腱:在掌侧腕部比较明显。
7、手部的结构要点:
(1)掌面手掌长:中指长=4:3,掌面中指长:手掌宽=1:1,掌面手掌长:背面中指长=1:1。
手掌的体块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食指到小指形成的动作变化较小的手背体块,它基本形成五边形,基本在一个平面,只在中指掌骨略有隆起。另一个体块是拇指掌骨体块,包括拇指掌骨、拇指球和拇指食指间肌群,这个体块基本呈三角形。
(2)腕部体块:可理解为一块窄于手背体块的长方形,它斜插入手背体块中。
三、下肢结构:
1、腿部骨骼:
A.大转子骨头虽突出,但是却嵌在盆腔体侧的一个凹窝之中,姑且称之为大转子窝。
B.胫骨下端内髁点高于腓骨下端外髁点,形成髁关节轴的倾斜角。
2、腿部肌肉:
(1)大腿前部肌群:
A.股直径约在大腿从下至上2/3处最高,向上便逐渐变成肌腱,外表看上去像是插入骨内肌和骨外肌之间。
B.股外肌的体外高点约在大腿的1/2处,大腿内侧、骨内肌的体外高点在大腿下方靠近膝关节。
(2)缝匠肌:
A.缝匠肌从起点到止点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转到大腿内侧转过骨内肌的腿内侧隆起点。
B.缝匠肌在结构上将大腿斜分成两个体块,一个是大腿主体块——下外侧体块,一块是大腿的次体块——上内侧体块。
(3)大腿的后部肌群:
A.上部肌肉组织和下部肌腱组织之间形成一个向下的弧状阶梯。
B.大腿背侧肌群下部两股肌腱之间形成一个很深的三角形凹沟,腓肠肌插入其中,这一结构比正面膑骨略高。
(4)小腿肌肉:
腓肠肌:腓肠肌在小腿内外侧形成弧线,其中外弧线比内弧线平稳,小腿外弧线的突出点高于小腿内弧线的突出点。腓肠肌上端到小腿2/3处为厚实的肌肉组织,这一段下大、上小,上端插入大腿背部肌群分开的两股肌腱之中形成凹陷。腓肠肌在跟骨上方形成德肌腱称跟腱,坚硬而有力,形成了一个突出的结构形。
(5)胫骨前肌:胫骨前肌紧贴胫骨线外侧,使胫骨线形成向内凹结构。
(6)比目鱼肌:比目鱼肌,从正面看,小腿内外侧腓肠肌的下边都可以看到它,而且此时对内侧起的形体作用更大。 小腿正面外侧的胫骨前肌、趾长伸肌、腓骨肌 、比目鱼肌在结构上可以理解为一个整体体块。
3、腿部结构要点:
(1)足部骨骼: 足骨分跗、跎、趾三部分。跗骨部有7块骨头相当于手部的腕骨。其中跟骨最大,呈现出脚后跟的基本形,距骨其次,摞在跟骨之上成为脚踝关节和胫骨的连接骨。其余的5块跗骨组成脚背的上断——脚弓。
(2)肌肉和肌腱:
A.足部——前大后小、前高后低的楔形。将足部理解成一张扭旋的纸片。
B.脚背的左右转折线主要在大脚趾向上沿拇指骨、趾骨一线。
踝关节,像一个相互咬合的榫合,倒挂的凹口为胫骨和腓骨,凸头为距骨。脚外侧的肉垫,使脚背面得横断面边缘线业增加了一个小外弧。
人类对肌肉的崇尚由来已久,古希腊人就对人体美的追求达到了极致,认为只有清晰的肌肉轮廓才是男性最为有力的象征。“科学美国”网站近日载文指出,各项肌肉有强有弱,颇为有趣。 力量最强的肌肉——小腿肌。根据解剖学教科书《格雷氏的解剖学》,力量最强大的肌肉当属小腿肌肉。没有它,我们就无法站立、行走和奔跑。如果比目鱼肌不能持续的拉伸,我们会不断摔跤。也有人认为在分娩时使用的肌肉是最强大的。因为子宫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使人类的诞生成为可能。但这些肌肉不经常使用,且高度依赖于、激素和生化因素。 承受压力最大的肌肉——咀嚼肌。《临床口腔科学》一书认为可以承受最大压力的肌肉是嚼肌,又称颚肌。1986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理查德·霍夫曼创下了两秒钟承受445公斤咬合力的吉尼斯世界记录。 最灵活的肌肉——舌头。舌头虽然力量不大,但其灵活性使我们有能力说话、吃饭和接吻。 最稳定的肌肉——心肌。心肌层是包围在心脏外面的肌肉墙,里面的电脉冲让心脏保持跳动。当它收缩时,会向外泵出大约59毫升的血液,而且在人的一生中它不断地工作。按照一年4000万次计算,当一个人70岁时,他的心脏大概将跳动25亿次。 单块最大的肌肉——臀大肌。它有助于保持肌肉的躯干直立,有较强的臀部让一个人跳得更高,冲刺速度更快。
这个不是必须的,但你如果要是刻意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再深入学习一些运动生理学,生物力学,以及运动医学方面的知识只会对你的教练生涯有益而无害的。家有助于你科学合理地制定因人而异的训练方案,避免运动员受伤,而且更加容易提高成绩。这个时代是讲究科学的时代。
肌肉是由成束排列的肌细胞组成,肌细胞外形呈细长圆柱状,又称肌纤维,是肌肉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中解剖学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肌肉的横断面积;另一个是关节运动角度
负重抗阻训练是发展肌肉力量的基本手段。
先弄清楚该肌肉的起止点,知道它跨越哪一个或哪 些关节,从哪一个方位跨越关节,就很容易分析出肌肉的功能。
例:肱二头肌,起点:肩胛骨的盂上结节和喙突,止点:桡骨粗隆。从前方跨越肩关节和肘关节,具有屈肩关节和屈肘关节的功能。同时注意桡骨粗隆位置并不是在正前方,而是略朝向内侧,故肌肉收缩时能将止点向前外侧拉,造成前臂的旋后。因此肱二头肌的功能包括屈肩、屈肘和使前臂旋后三方面。
“接入手腕的一切,都包裹在名叫筋膜鞘的保护性绷带里,所以,很难一刀割到动脉。大多数割腕的人都没死成,毫无疑问,这是件好事。”
“从高处跳下去也很难把自己弄死。腿变成了缓冲区。你会把自己搞得一团糟,但很可能活下来。把自己杀死其实很难。从设计上来说,我们的目的是不死。”
通常而言, 我们有206块骨头 ,但实际数字可能因人而异。每8个人里会有一个人有着额外的第13对肋骨,而患有唐氏综合征的人经常会缺少一对肋骨。
所以,对很多人来说,206是个近似值,而且,它不包括散布在所有人手脚肌腱里的细小籽骨(籽骨的英文是Sesamoid,意为“像芝麻种子一样”,这基本上是一种合适的描述,但也并非总是如此。膝盖骨或髌骨也属于籽骨,但并不像芝麻籽)。
从任何意义看, 你的骨头都不是均匀分布的 。光是脚里就有52根骨头,脊椎的数量加倍。手脚一起拥有身体一半以上的骨头。拥有很多骨头的地方,不是因为这些地方迫切需要骨头,其他地方就没这么迫切,而是因为演化把它们留在了那儿。
骨头不仅仅能让我们免于垮塌。除了 提供支撑 之外,它们还能保护我们的内部,制造血细胞,储存化学物质,(在中耳)传播声音,甚至有可能增强我们的记忆力(新近发现的骨钙素似乎就有这种作用),提升我们的精神。
直到21世纪初,没有人知道骨头也会生成激素,但这时,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遗传学家杰拉德·卡尔桑迪意识到, 骨骼生成的骨钙素不仅的确是一种激素,而且似乎参与了全身范围内大量的监管活动,从帮忙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男性生育能力,到影响我们的情绪,保持记忆有序运作 。除此之外,它还有助于解释长久以来的一个谜: 经常运动为什么有助于避免阿尔茨海默病 。因为 运动可以强化骨骼,而强健的骨骼可以产生更多的骨钙素。
通常, 骨骼里约70%的成分是无机材料,30%是有机物。骨骼最基本的元素是胶原蛋白。 它是体内最丰富的蛋白质(所有蛋白质里有40%是胶原蛋白),而且有着很强的适应性。胶原蛋白构成了眼白及透明的角膜。在肌肉中,它形成如同绳索一般的纤维,拉伸时紧绷,推到一起就松垮。这对肌肉有好处,但对牙齿就没那么好了。因此,如果要永久性地坚固,胶原蛋白通常会与一种被称为羟基磷灰石的矿物质结合在一起,在受压时仍然强健,故此使得身体得以创造出骨头和牙齿这类有着良好稳固性的结构。
我们往往以为,骨头就像脚手架一样,是无活性的零件,但它们同样是活体组织。像肌肉那样锻炼和使用它们,它们能长得更粗壮。玛吉·普拉腾举了拉菲尔·纳达尔(Rafael Nadal)的例子,告诉我说:“职业网球运动员发球的那只胳膊,骨头比另一只要粗三成。”在显微镜下观察骨骼,你将看到跟其他任何活物里同样活跃的一连串复杂细胞。
骨架只是保持你直立和行动的关键基础设施之一。你还需要 大量的肌肉、各种各样的肌腱、韧带和软骨。
肌腱和韧带是结缔组织。 肌腱将肌肉与骨骼连接起来,韧带将骨骼跟骨骼连接起来。肌腱有弹性,韧带弹性较差。肌腱基本上是肌肉的延伸。人们常说的“筋”,其实就是肌腱。如果你想看看肌腱,很容易做到。手掌朝上,握拳,手腕下方将形成一条凸出的脊。那就是一条肌腱。
肌腱很结实,要想撕开它们,通常需要很大的力量;但它们的血液供应也很少,因此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愈合。 不过,这至少比软骨更好,软骨根本没有血液供应,因此几乎没有愈合能力。
不过,你的身体(不管你多么缺乏锻炼)主要是靠肌肉撑起来的。你总共有600多块肌肉。一般来说,只有肌肉疼痛时我们才会注意到它们,但它们其实正以1000多种没人关注的方式为我们提供着持续的服务:噘起嘴唇,眨动眼睑,在消化道里传送食物。
我们甚至并不把许多肌肉看作肌肉——比如我们的舌头和心脏。解剖学家按照肌肉的任务来对其进行分类:屈肌关闭关节,伸肌打开关节;提肌抬升,降肌压低;展肌把身体的部位拉开,内收肌将它们拉回来;括约肌负责收缩。
如果你是一个身材瘦削的男性, 肌肉大约占总体的40% ;如果你是比例类似的女性,肌肉含量略低于此。你静止不动的时候,光是维持这些肌肉量,就要消耗你能量限额的40%,而在你活动的时候,这个比例会更高。因为肌肉维持起来非常昂贵,所以,一旦我们不再使用它们,很快就会牺牲掉肌肉张力。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究表明,宇航员到太空去执行哪怕是5~11天的短期任务,也会失去高达20%的肌肉量(他们的骨密度也会有损失)。
所有这些东西——肌肉、骨骼、肌腱等——以灵巧而精彩的编排协同工作。没有什么能比 你的手 更好地证明这一点了。你的每只手里各有29根骨头、17块肌肉(外加位于前臂但负责控制手的18块肌肉块)、2条主动脉、3条大神经(其中一条是尺神经,也就是你敲击自己“麻骨”时感觉到的那条肘部神经),另外46条其他神经和123条有名有姓的韧带,所有这一切都必须精确细致地协调其每一个动作。
手和3块肌肉
手 是神奇的作品,但它并不是所有部分都平等。如果你把手指握成拳头,试试一根一根地把指头伸直,你会发现,前两根手指能听话地伸出去,无名指却似乎根本不想伸直。无名指在手里所处的位置意味着它对精细运动没有做出太大贡献,因此在肌肉组织方面分配到的角色较小,不足为奇。不是所有人的手都有着相同的组成部分。 我们大约14%的人缺少有助于保持手掌绷紧的掌长肌。 在排名靠前的男性运动员和需要强大抓握力的女性中,它很少缺失,但对其他人来说,它可有可无。事实上,肌肉的肌腱末端也没什么必要存在,外科医生在进行肌腱移植时经常会使用它们。
按照通常的说法,我们拥有的对向拇指(这意味着,拇指可以触摸其他的指头,提供良好的抓握能力),是一种人类独有的特点。事实上,大多数灵长类动物都拥有对向拇指。只不过,我们的拇指弯曲度更好,也更灵活。我们的拇指里有3块名字精彩的小肌肉,不见于其他任何动物(黑猩猩也不例外): 短伸肌、长屈肌和亨利掌侧骨间肌。它们协同工作,让你得以牢靠又灵敏地抓握和操作工具。 你可能从未听说过它们,但这3块小肌肉是人类文明的核心。
脚
脚必须同时发挥三种作用: 减震器、平台和推进器官 。你迈出的每一步(你一辈子大概会走上两亿步),脚都会按照上述顺序执行这三种功能。脚的弯曲形状,就如同罗马拱门一般,异常强壮,同时又很柔韧,为每一步都提供了带着弹性的回弹。拱形和弹性两者结合,让脚获得了一种后反坐机制,能让我们的行走变得有节奏、轻快而高效,相比而言,其他猿类的运动就笨重多了。人类的步行速度平均为 每秒103厘米,或每分钟120步 ,但显然这取决于年龄、身高、紧迫度,等等。
按照设计目的,我们的脚要有抓握力,所以,脚里有着大量的骨头。它们的存在,不是为了支撑重量, 这也是站立或走了一整天之后,你的脚会感到疼痛的原因之一 。杰里米·泰勒(Jeremy Taylor)在《演变带来的身体》(Body by Darwin)一书里指出,鸵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把脚和脚踝的骨头融合在了一起,但鸵鸟适应直立行走已经有2.5亿年的 历史 了,差不多比我们要久远40倍。
所有身体都要在力量和机动性之间进行妥协。 动物的体格越庞大笨重,骨骼必然越大。 因此,大象的骨骼占自身重量的13%,而一只小地鼠只需要把4%的体重用于骨骼。人类介于两者之间,为8.5%。如果我们拥有更结实的脚手架,就没法那么灵活。 我们为能够蹦跳奔跑所付出的代价,对许多人来说 ,就是 晚年生活的背痛和膝盖痛 。按彼得·梅达沃的说法,直立姿势带给脊柱的压力,可使人“年仅18岁”就产生病变。
直立姿态会对支撑和缓冲脊柱的软骨盘施加额外的压力 ,于是,它们有时会移位或突出,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椎间盘突出 。1%~3%的成年人存在椎间盘突出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背部疼痛成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据估计,60%的成年人曾因背痛至少休息了一个星期。
我们的 下肢关节 也非常脆弱。在美国,外科医生每年要进行超过80万例关节置换手术(主要是臀部和膝盖),原因主要是关节内膜软骨的磨损。由于软骨没有血液滋养,保养软骨的最好办法,就是 四处活动 ,好让软骨沐浴在自己的滑液里。而 最糟糕的做法是给它附加太多额外的体重 。
对很多人来说,人体基础设施中最棘手的部分是 臀部 。 臀部磨损是因为它们必须做两件互不兼容的事情:它们必须为下肢提供活动性,同时又必须支撑身体的重量 。这对股骨圆头和圆头所插入的臀窝的软骨施加了很大的摩擦压力。于是,两者不再流畅地旋转,而是开始痛苦地碾磨。
以上解剖学肌肉相关的内容 如果部分信息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 爱美达人养生网管理员交流处理,感谢关注本站,获取更多养生美容知识,做最美的达人
相关热词:解剖学肌肉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
时间:202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