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运动有可能会引发肌肉溶解。
短时间内的高强度运动会加速血液循环,当血液循环超过人体骨骼肌耐受范围后,就会产生肌肉缺血,从而导致肌肉溶解,短时间内高强度的局部缺血将使细胞难以恢复。
从科学原理上讲,运动过量引发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强,肌细胞膜受损失常后,肌细胞钙离子浓度会发生变化,从而造成细胞功能失调,磷酸化酶、蛋白酶等化学物质被激活,加剧了细胞死亡,而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运动后肌细胞缺血坏死。
肌肉溶解该如何处理:
肌肉溶解是因肌细胞产生毒性物质而导致肾损害的一种疾病,其发病可能与肌细胞膜损伤或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相关,一般剧烈运动或肌肉活动过度后,直接损伤肌细胞膜,使细胞外钙离子进人细胞内,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一旦钙超载将对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产生病理性影响,并激活细胞内的蛋白酶,引起肌肉破坏和肌纤维坏死,最终导致肌细胞内的物质进入细胞外液和血循环。
对于运动专业人士,大运动量活动前不要使用利尿剂或大量饮酒,并加强水、无机盐、维生素的及时补充,少量多次饮水非常必要,而一旦运动后出现肌肉痛、乏力和深色尿,或伴有短暂意识丧失、大量出汗、头痛、恶心、呕吐、发热等全身症状,应警惕并及时就医。
在运动方面,最需要注意的是量力而行,如果没有什么体力基础,最好不要一上来就进行高强度的运动(比如跑个马拉松),在锻炼时,最好问问专业教练的意见,循序渐进地进行,这样也能避免运动损伤,另外,在进行运动的同时,也应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剧烈运动过后不要立即停下来休息,剧烈运动时心跳会加速,肌肉,血管扩张,血液循环也很快,如果突然停下来休息,血液没有那么迅速流回心脏,这样会因心脏供血不足,就很容易导致头晕、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等症状。
因此剧烈运动后应该做些放松活动,比如慢慢走几步、伸伸腿和手,深呼吸几次,这样就能使血液循环慢慢平稳,心跳也慢慢平稳。
建议:欲速则不达,过犹则不及,运动也要量力而为!
正常的运动强度下,运动45分钟,甚至更长,都不会出现“肌肉溶解”的状况。
这个正常运动强度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头晕、呕吐、冒冷汗、能愉快进行下去等状况下进行运动,运动过程中没有明显的不适感。运动者还可以在运动的第二天通过晨脉来测试自己前天是否运动过度。若晨脉超过平常的5-10那就算是运动过量了,下次要及时进行调整。比如一个人平常晨脉为65次/分钟,若运动后变为70-75次/分钟了,那就要开始调整了。
“肌肉溶解”主要是针对有氧运动,无氧运动不会导致这一症状。无氧运动属于短时间的爆发性运动,若一项运动无法进行,运动者就会停止,不存在说的运动过量。就比如说,让一个人抱起1吨重的石头,他搬不起只能放弃,无所谓的运动过量。
而对于有氧运动,李耿辉教练提醒到,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运动过程保持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非常重要。同时,运动补水也非常重要。运动前15-30分钟最好能补充100-200ml的水分,运动中也需要持续补水,运动后更加需要。对于运动方式而言,李耿辉建议大家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相结合。因为一定量的力量训练能增加肌肉,肌肉的增加能提升免疫力。这样既能保证运动效果,又能有效控制运到强度。
高强度的运动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有些人在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后,可能会出现身体的各种不适症,高强度的运动,最容易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发生,由于过度的运动量而导致肌肉被破坏,他们的肌肉溶解了,那么, 肌肉溶解到底是什么?
肌肉溶解到底是什么?
一、人体的肌肉是需要根据形态来区分的,主要分为平滑肌和横纹肌两种,而支配躯体运动的骨骼肌以及心脏跳动的心肌都是属于横纹肌,横纹肌在高强度的运动后会发生溶解,而这种溶解并不是真的肌肉融化,而是因为各种原因而引起的骨骼肌急性破坏,从而使肌肉细胞中内的容物会释放进入到血液当中,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二、肌肉细胞受损后,横纹肌溶解症的病人通常都会出现肌肉红、肿、痛、僵硬等症状,这种疼痛与平时运动完后的肌肉酸痛是有区别的,常伴有全身的突然发热、乏力等症状。患者的尿液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通常表现为酱油色、茶色或红葡萄酒色,原因是因为肌肉细胞里的肌红蛋白随血液排出的缘故。
三、肌肉溶解严重时会给肾脏造成巨大的负担,肌肉溶解后就像给干净的血液倒上了一盆脏,水里面各种各样的脏东西会随着血液的流动到达肾脏,当超过了肾脏的超负荷时,就会堵塞、损伤肾小管,造成肾脏的缺血,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其实,肌肉溶解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系列的症状构成的综合征,是一种会引起生化紊乱以及脏器功能损坏的一种综合征,肌肉溶解综合症的致病因素很多,包括遗传因素和获得性因素。肌肉溶解一旦发生,如果不重视治疗,任其发展,对患者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表现,严重者会直接导致死亡。
运动过量可以导致肌肉细胞破裂,肌肉细胞里面的肌红蛋白和肌酶释放到血液中去,引起血液和肾脏的改变,这是横纹肌溶解症。肌溶解常见的症状,首先是肌肉的酸痛、乏力。其次是可以发现尿的颜色改变,变成浓茶色、酱油色或红葡萄酒色,这是肌红蛋白排到尿里面的表现。如果严重,可以引起肾功能衰竭,出现少尿、无尿、腰痛等症状。如果化验血液,可以查出血液里肌酶增高,肌红蛋白增高等异常。
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肌肉萎缩的症状。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在运动员中非常常见。
横纹肌溶解症不仅对长期不运动的人来说容易,而且强化健身也是一个危险因素。但横纹肌溶解症可能是长期运动时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引起的,就像反复进行不熟悉的动作训练一样。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可以使运动更容易引发横纹肌溶解症。对于复发患者,可以进行综合体检,探索潜在因素。
为了预防这种疾病,我们应该循序渐进地锻炼,不要承受太大的负荷。
运动中期需要大量饮水,使水稀释成尿液,及时排出肾脏中的肌红蛋白,防止肾脏蓄积造成损伤。有些人需要屏住呼吸,做离心运动。离心运动的肌肉训练效果比向心运动好,但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操之过急,适当喝水。
它经常出现在过度锻炼或过度锻炼的人身上,例如,渴望减肥的人或运动员。
在现在的许多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是由他们的过度锻炼引起的。得了肌溶解症,死于此。运动过程中有多种不良习惯,可能导致这种肌溶解。比如运动后,水分没有及时补充,导致体内严重缺水。比如运动时不做拉伸和热身,就直接进入高强度运动。这种行为对于不规律运动的人来说可以说是非常危险的。
对于一个人的身体来说,一个运动过程需要他慢慢适应。
身体也需要慢慢适应这个过程,这是一个渐进的、突然的剧烈运动,自然会让身体难以承受。除了运动之外,这种肌肉溶解也是因为药物或酒精中毒而发生的,但更多时候是因为剧烈运动而发生的。通常,当出现肌溶解时,身体会出现可见的肌肉疼痛,人们会感到四肢无力、肌肉痉挛,并伴有全身疲劳、发热等高度炎症症状。
相关热词:运动过度肌肉融化
时间:2023-03-27
时间:2023-03-27
时间:2023-03-27
时间:2023-03-27
时间:2023-01-17
时间:2023-01-17
时间:2023-01-17
时间:2023-01-17
时间:2023-01-17
时间:202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