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对于那些原本体能很差的人来说,运动不仅消耗了脂肪,还加强了内脏功能,提高了肌肉在体成分中的比例。然而,肌肉的比重大于水,脂肪的比重则小于水,如果减肥者的身体减少了1公斤脂肪,却增加了1公斤蛋白质,那么就必然会表现为体重上升。
在运动的初期,这种情况最为明显。等到代谢率恢复到高水平的时候,胖人分解脂肪的能力就会加强,然后就会看到缓慢但持续的体重下降。
很多人开始跑步运动后,体重一开始反而增加,但是穿衣服却明显感觉体型好了,原来穿不进去的衣裤能穿上了,而且腰围更瘦,这实际上恰恰是跑步的减肥成果,因为这意味着减少的几乎都是脂肪。只有脂肪率降低的减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减肥,才是让体型变美的减肥。
扩展资料:
刚开始跑步的注意事项:
30分钟的慢跑虽可达到有氧锻炼之目的,但减肥成效却甚微,实践证明,只有运动持续时间超过大约40分钟,人体内的脂肪才能被调动起来与糖原一起供能,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脂肪供能的比例可达总消耗量的85%。可见,少于大约40分钟的运动无论强度大小,脂肪消耗均不明显。
只有持久的小强度有氧运动才能消耗多余的脂肪,这是由于小强度运动时肌肉主要利用氧化脂肪酸获取能量,因此脂肪消耗得快。运动强度增大,脂肪消耗的比例只占15%。因此,轻松和缓、长时间的低强度运动或心率维持在100到124次/分钟的长时间运动是最有利于减肥。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陷入跑步减肥4大误区 让你越跑越胖
对于那些原本体能很差的人来说,运动不仅消耗了脂肪,还加强了内脏功能,提高了肌肉在体成分中的比例。
然而,肌肉的比重大于水,脂肪的比重则小于水,如果减肥者的身体减少了1公斤脂肪,却增加了1公斤蛋白质,那么就必然会表现为体重上升。
在运动的初期,这种情况最为明显。等到代谢率恢复到高水平的时候,胖人分解脂肪的能力就会加强,然后就会看到缓慢但持续的体重下降。
扩展资料
1、跑步减肥的最佳时间:早晨与傍晚
早上空气清新,很是有利跑步,迎着和暖的阳光,慢慢地进行跑步,可以神清气爽,让人精神愉悦,能从一早帮你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但早上空气湿度较大,空气中附着的颗粒较多,对于呼吸道有疾病的人不适合。
傍晚进行跑步减肥,在吃饭前跑步也不错,气温比较适中,跑步也不产生燥热感,对于控制晚餐帮助还很大。
2、跑之前喝杯水
在开始跑步的时候,先喝上一杯水,可以补充一下身体在跑步过程中散发的水分,还可以吃1根香蕉,在跑步之后,增加肠胃蠕动,缓解出现的便秘现象。跑步减肥之前,补充水分很有必要,这样能防止在跑步过程中出现的脱水现象。
3、消除紧张感
慢跑可以抑制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两种造成紧张的激素的分泌,同时可以释放让人感觉轻松“内啡呔”。
4、保持年轻
经常运动,生长激素HGH的分泌增多并且可以使皮肤紧致、延缓衰老。
5、储存能量
通过跑步,肌肉肝糖原的储存量从350克上升到600克,同时线粒体的数量也会上升。
6、塑形
通过跑步,女性体内的脂肪含量可以减少12%-20%,男性可以减少6%-13%。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跑步
平时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刚开始运动时都会出现体重增加,考虑存在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考虑是任何事物都存在一定的适应过程,刚开始运动身体调整能量分配的能力不足,需要大量摄入碳水化合物,一定程度上很可能会刺激肌肉生长,但相对来说是比较缓慢的。另一方面主要考虑是刚开始肌肉耐力不足,方法不当的话很可能会导致乳酸淤积,产生肿胀。
如果是正规恰当的运动锻炼,体重一般是不会上升,会逐渐的出现下降,如果在运动初期体重上升,一定要弄清楚是不是运动的方式不合适,或者没有配合饮食控制。运动锻炼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以有氧运动为主,同时配合一些抗阻训练。
有氧运动,最常见的就是游泳,骑自行车,快跑,慢走等等,有的时候抗阻训练,包括哑铃,杠铃等等都可以进行。但是注意运动锻炼,一定要配合饮食控制,不能锻炼完身体之后大吃大喝,饮食必须限制每天进食的总热量,这样才能消耗的热量不会反弹。锻炼身体,贵在长期坚持,每天都要运动,最好结伴而行,增加运动的兴趣。
刚开始锻炼体重会增加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主要由两个原因导致的。
1、刚开始锻炼体重会增加是由于身体调整能量分配导致的。据相关研究表明,当身体的能量在短时间被消耗时,人体内脂肪分解的速度就会相对落后。与此同时,若消耗能量过快,身体往往就需要让能快速分解产生大量能量的碳水化合物来提供。
在此时出现体重增加大多是由于糖原变成大量碳水化合物,从而停留于体内导致的。通常而言,在进行运动后大量糖原会被消耗,身体内的肌肉组织就会得到有效刺激,接下来大量吸收营养导致体重增加。相对的,脂肪细胞较少吸收营养,于是糖原便会大量沉淀在肌肉组织里。
2、刚开始锻炼体重会增加第二个原因就是,对于刚开始运动的减肥者来说,往往会出现肌力/肌耐力不足的情况,而在运动后隔天开始会出现延迟性酸痛。其实这种现象是非常正常的,由于肌纤维轻微受损而引起肿胀发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复原过后会提升肌力和肌耐力,往往会由于肌肉的发炎会伴随着水肿的现象,也会使体重稍微上升。这是个比较次要的原因。
减肥最有效技巧:
第一、 就是每天三餐必须要吃的。
并不是说不吃饭硬饿就会瘦下去,这样是很每个人都很难坚持下去的,如果一顿吃一顿不吃的话, 反而会很快的胖下去,是瘦不下去的,坚持早餐吃好,中午吃饱,而晚上吃少,早上尽量吃点苹果之类的水果,再加一杯牛奶,就好了。
而中午饭就是尽量的吃饱,不过也就是八分饱而已,晚上尽量就是喝些粥就行了,空几天肚子,慢慢晚上就习惯了,只喝一碗粥也不会饿了,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也不是很难,也是长期比较有效的一个减肥办法。
第二、在每天晚上半小时以后。
也可以利用看电视的时间,原地踏快半个小时以上,或者也可以做那个减肥操,我个人也试过,确实也有点用,刚刚二十来分钟就会出汗的,所以我觉得这个运动也是可以的,因为我们减肥主要就是卡路里嘛!
第三、 也就是每天我们也可以早起一会儿。
如果可以骑自行车或者走路上班就尽量坚持走路或骑车,这样也是有效的减肥运动,星期天了也可以出去公园附近跑跑步,也是很不错的。减肥本身就是很枯燥的一件事,是需要有极大的耐心的,所以是要坚持坚持再坚持才能做到的。
原因:本来不运动,突然运动后的体重增加,主要不是脂肪增加,其主要的原因是身体内的糖原增加以及水的驻留。
在运动中,人身体内的肌糖原和肝糖水大量消耗,它们是运动中最先供能的物质,有数据显示它们在人体的总存量大约在250g到400g之间。而在运动结束后,由于运动的刺激,身体一般会比运动前储存更多的糖原。
在专业运动员比赛前,常见如下的经典饮食、运动安排:在赛前6天到4天,进行高强度、大运动量练习,尽可能消耗糖原,在赛前3到1天,减少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并增加进食含糖食物。这样的安排可以使肌肉中储存糖原比以前增加1到2倍。
扩展资料:
运动在减肥中主要起着两个重要作用,包括:
1、直接消耗大量的热量、氧化脂肪、减轻体重。
2、提升身体代谢消耗,增加日常能量的消耗,同样可以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一般来说,凡是饥饿、半饥饿减肥所减少的体重,除了脂肪的分解,还有很大比例来自于蛋白质的损失。而在体重秤上所表现出来的体重下降,则大部分来自蛋白质和水分的损失。
减脂肪比减肌肉速度要慢很多。减少1公斤的纯脂肪,需要消耗掉9000千卡的热量,在体重秤上的表现,却只有不到1.2公斤的体重下降。即便一名女士一天当中什么都不吃,热量摄入是零,而且正常生活,消耗1800千卡,也只能减少200多克纯脂肪,这点体重变化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减少1公斤的纯肌肉蛋白质,却会有3公斤以上的体重下降。这是因为,蛋白质在体内不是以干粉形式存在的,它总会结合大量的水分。不言而喻,减蛋白质的减肥方法,会带来非常神奇快速的体重变化;而踏踏实实减脂肪的减肥方法,速度是非常缓慢的,缓慢到让那些浮躁的减肥者无法忍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运动不到30分钟=白练?你是不是对运动减肥有什么误解?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必知 揭秘运动后体重增加原因
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主要由两个原因导致的。
第一个是由于身体调整能量分配的关系,这个是让体重增加的最主要的原因。当身体的能量在短时间被消耗的时候,脂肪分解的速度就会落后。与此同时,身体却由于消耗能量过快,需要让能快速分解产生大量能量的碳水化合物来提供。
体重会增加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糖原会变成大量碳水化合物停留在动物体内。一般情况下,运动以后大量糖原会被消耗,刺激了肌肉组织,然后大量吸收营养导致体重增加。相对的,脂肪细胞较少吸收营养,于是糖原便会大量沉淀在肌肉组织里。
第二个导致运动后体重增加的因素是,刚开始运动的人往往肌力/肌耐力都还不足,在运动后隔天开始常常会产生延迟性酸痛。这是个正常的现象,因为肌纤维轻微受损导致了肿胀发炎,但在复原过后会提升肌力和肌耐力。这时由于肌肉的发炎会伴随着水肿的现象,也会使体重稍微上升。这是个比较次要的原因。
综上所述,两个因素一起作用,刚开始运动的人体重会上升一些,但是不必担心,这些现象都只是去脂体重的增加,和脂肪重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一定要坚持规律的运动,体重增加了也没关系,一切都会正常的,越到后面效果越明显。
相关热词:为什么运动初期体重会重了
时间:2023-03-27
时间:2023-03-27
时间:2023-03-27
时间:2023-03-27
时间:2023-01-17
时间:2023-01-17
时间:2023-01-17
时间:2023-01-17
时间:2023-01-17
时间:202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