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端午节,我们都会早早准备好粽子,端午节吃粽子也逐渐成为中国的传统习俗。但是,你知道粽子的起源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立即划船施救,一路到了洞庭湖,再也没有见到屈原的尸体。楚国人民为了悼念,异常悲痛,纷纷涌向汨罗江边悼念屈原。渔民划着船,在河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一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把它们“扑通、扑通”地扔到河里,说鱼、龙、虾、蟹要是吃饱了,就不咬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人们怕饭团被龙吃掉,就想出了用印楝叶包裹米饭,再用彩色的丝绸包裹,发展成褐色的种子。
但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起源,专家考证,粽子只是一种常见的民间食品,最早并不固定在端午节。据说端午节吃粽子是对屈原的祭祀,是后人形成的,只是反映了民众的意愿。事实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民间节日“寒食节”比端午节更早开始。直到现在,在清明前一天吃饺子的习俗仍然在许多地方流行。
知识拓展:端午节吃粽子寓意什么
1.人丁兴旺,因为“粽子”的谐音是“中子”,“粽子”也是“诸子”的谐音,所以表示人丁兴旺。同时也有荣耀祖先的意思,因为“宗”与“宗”音相近;因此,端午节吃粽子意味着祭祖。
2.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他不忍看到国家灭亡。他投河自尽,于5月5日死亡。为了防止屈原被鱼虾吃掉,楚国人划着船打捞尸体,还把自己煮的饭撒到河里。此后,每年端午节,都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3.高中功名,因为“宗”和“中”音比较接近,意为“高中功名”,暗指学士学位的功名。在古代,科举考试是在秋天,端午节的时候,想取得功名第一名的人会吃粽子,这意味着高中。
以上是对端午节吃粽子起源的介绍。希望今天分享的内容能帮助到大家,也祝大家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相关热词:,,,,,,,,,,,,健康常识,,,,,,,,,,
时间:2025-07-04
时间:2025-07-04
时间:2025-07-04
时间:2025-07-04
时间:2025-07-04
时间:2025-07-04
时间:2025-07-04
时间:2025-07-04
时间:2025-07-04
时间:2025-07-04